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塊廣告牌》:火燒警察局的悍婦背後

《三塊廣告牌》:火燒警察局的悍婦背後

作者:大明

迷影咖啡:一本正經做烘焙,胡說八道聊電影

在1月金球獎獲獎名單公布時初聞此影片,它便是獎項拿了大滿貫。

最佳影片、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編劇的四項大獎花落它家。

我在第一時間先睹為快,果然不失所望。而令人驚喜的是國內居然在3月2日引進此片,我又在大銀幕上看第二遍,心滿意足。

金球獎上全劇組黑衣帥氣登場

然而看到今年奧斯卡直播,令人詫異的是最佳影片竟由陀螺的《水形物語》摘走,我還信誓旦旦想說是這部《三塊廣告牌》呢。

還好眾望所歸的最佳女主不出所料,仍是這部影片中的米媽。

沒有人比她(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更適合扮演這個角色,一個強悍的母親,剛毅中帶著瘋狂。

開場中的她將長發束起,標誌性的頭巾戴上,租下廣告牌。

接受電視台的採訪,斥責神父的勸說,面對兒子學校同學的惡意,上去就是一腳。你在銀幕前感慨,酷,這位母親實在是太有個性,獨當一面的處事方式強悍如斯。

米媽標誌性髮帶

霸氣懟同學

但隨著劇情地深入,你看到她盪著鞦韆裝作毫不在意地責難警長,她滿臉鮮血地盯著犯病的警長,眼神驚恐,又有同情,一時語塞地說不上話,你發現她心有愧疚。

責難警長

爭執中的懊悔

你看到她坐在床邊回憶與女兒的對話,沉痛中無限哀思與懊悔,與前夫的談話被握住的雙手一言不合的抽回。

廣告牌被燒,精神崩潰的她大喊著奪過兒子手中的滅火器,一遍遍撥打警局電話確認無人,看著被搶救的卷宗顫抖,你發現母親的溫情,妻子的善良,人性中的脆弱。

廣告牌被燒

望見卷宗

思念女兒的悲痛

在縝密的敘事下,節奏得當,這麼一個複雜的女性角色在慢慢地展露,科恩嫂地演繹層次豐富,精彩的詮釋出這個角色。

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全篇那唯一的笑容,這是得到原諒後的釋懷,給沉重的故事添上治癒的色彩。

米媽的笑容

影片講述的故事內容簡單,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米爾德雷德的女兒慘遭姦殺,她為控訴警察無能而在郊外租下三塊巨型廣告牌。」

看似簡單的劇情卻在編劇鬼斧神工地展開下抽絲剝繭,事情並非我們所想的那般簡單。

影片開場,我站在主角這方,看著她租下廣告牌質問警察的憤怒,回憶與女兒爭吵細節的懊悔,拿著滅火器沖向廣告牌搶救時的崩潰與悲涼。

我對這位母親充滿了同情,按著普通的套路,劇情應是警方頂不住廣告牌的巨大壓力,處處針對母親,望其撤下廣告。

誰知母親的憤怒與堅持竟是警方難以想像,只得加大警力深入調查,最後找出真兇,還被害者一個公正,給母親一個慰藉。

最好是在影片結尾處的黑幕中間放上一行小字,此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

觀眾們不僅為母愛所動容,又能感慨道正義雖會遲到,但總會到來。我們只需在自己所認為正確的道路上堅持自我。

初租廣告牌

警方深入調查

但真的如此套路,那便不是馬丁·麥克唐納,也失去了最佳編劇的理由。

影片更為貼近現實,因為現實中的正義並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所有的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

故事中的警長在威洛比在慘案面前毫無頭緒,缺乏進展。

我們可以理所應當地譴責他。

但深入警察的生活,你很難對一個將死之人保持憤怒。一個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的警長被疑案弄得束手無策也不能代表他不上心,只是案子太難。

被工作打擾的家庭已是習以為常

猶豫下仍是接起電話

那我們便能像牧師一樣要求母親撤下廣告牌,停止責難嗎?這很難說。因為她宣洩的憤怒也是合理的。

正如種族歧視的媽寶警察,有許多混蛋作為,但警長知道他本質上是一個好人,他在大火中搶救女兒的檔案,衝出火海後,文件被扔到米媽的腳邊。

此處的動容讓米媽的雙手捂著嘴也忍不住顫抖,想必觀眾也是心情複雜。

狄克森在大火中驚醒

而隨後這個警察狄克森雖被辭退,卻仍是心系案件,從鬥毆中取得嫌疑人的毛髮,與米媽一起前往奧提。

心系案件

我們對這個警察的了解越是深入,就越難輕易的判斷這個人,暴躁的脾氣是有單親的緣由,玩世不恭的外表下藏著不安與善良。

這就是現實,現實中的我們很難只通過一件事去判斷一個人,很難通過片面的了解去評價一件事。我們所認為的對錯未必正確,也許只是信息不對稱下站錯了隊伍。

正如現在許多媒體為支撐自身觀點,隱藏部分事實,將自己的主觀帶給受眾。這需要受眾更為仔細地判斷與思考。

在正義難以辨析的情況下,沒有誰是誰非。而事情走向惡化的原因是,憤怒不可解。

全局看似最蠢的19歲女友提出最富有哲思的一句話 「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


話癆傻女友提出睿智名句

米媽因慘案未破,怒上心頭掛起三塊廣告牌,這並沒有給案件帶來實質性的進展。

反而給慘淡環境下的警長威洛比更大的工作壓力,推動其選擇自殺。

讓警察狄克森抑制不住暴躁心情,一怒之下將租賃廣告牌的查理扔出窗外。

警方的憤怒

矛盾的激化

不僅是警方的憤怒在燃燒,雙方在憤怒的碰撞下,米媽被拘,朋友入獄,被火上澆油的她直接炸了警察局,矛盾在不斷激化中成長。

小鎮也像點燃的火藥桶一觸即發,神父帶著群眾站隊勸說米媽,陌生人也帶著替天行道的態度履行正義。

陌生人的「替天行道」

這一切都源於憤怒,她由一人掀起驚濤駭浪,憤怒如滾雪球一般放大。

當事人在憤怒,看客也沉浸在憤怒。

當事人的憤怒有跡可循,有理可解。因被憤怒蒙蔽了雙眼,難有理智,而看客們的憤怒缺少道理,他們沒有資格去評判正義,因為正義本就難辨。

正如女主將宗教比作義大利黑手黨,反對「絕對正義」的神聖,是想向我們傳達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立場,而不是狹隘的被「正義」束縛。

除了演員與敘事,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的黑色幽默,風趣的台詞。

影院里觀眾幾次被「媽寶」警察逗樂,但急轉而下的劇情又令觀眾沉思,重新看待這個角色,這又呼應了影片的主題。

性質的難以判斷,善惡的難以辨析。


你心中的奧斯卡最佳是哪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咖啡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的前任是清華學霸

TAG:迷影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