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的「人臣無外交」的舊制徹底消亡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的「人臣無外交」的舊制徹底消亡

作者:王開璽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咸豐帝繼承了道光帝有關宗室親貴及清廷大臣,不屑於,也不得與外夷交接的「人臣無外交」的思想。但是,面對兇悍的英法聯軍,咸豐帝所要面對的已不僅僅是「人臣」有無外交的問題,而是必須開始「親王外交」了。

咸豐帝

1860年9 月,咸豐帝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趕赴通州與英法議和。這是清廷第一次諭命親王直接出面與外國議和。

通州議和失敗後,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咸豐帝率文武百官倉皇逃往熱河。咸豐帝諭內閣稱:「載垣、穆蔭辦理和局不善,著撤去欽差大臣,恭親王奕訢著授為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督辦和局」。咸豐帝雖並非真心命恭親王奕訢直接與英軍談判,但親王直接參与外交的形式的確已經出現。

奕訢不但要親至禮部參加中英《北京條約》簽訂儀式,而且還要與英、法代表保持互贈小禮物的必要禮儀交往。咸豐帝對於這一迫不得已的「親王外交」,深感愧憤:「此次夷務,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見朕弟,已屬不成事體,若復任其肆行無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咸豐帝身在熱河,盡可大發「我大清朝有人無人」之感慨。但奕訢卻要與英法等國辦交涉,空懷一腔孤憤,於事毫無裨益,只得面對現實。他在給咸豐帝的奏摺中說:「前奉訓諭,不令與夷酋接見」,臣等自然「感荷聖明慈愛,寐寐不忘」,也深知自己「以天潢近胄,苟可設法推避,亦知自尊體制」。但現在的問題是,英、法等國「總以欽差為重,他人俱所不信」。如果自己借故不與英法等國代表相見,「該夷必多疑慮。萬一別生枝節,有求赴行在叩祈之事,更屬難於措手」。意思是說,清廷切不可因小而失大,更不可因堅持「人臣無外交」的舊制,而引發更為嚴重的政治問題。戰敗後的咸豐帝只能如乃父道光帝一樣,在奕訢的奏摺上無可奈何地硃批「覽奏均悉」而已。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廷被迫與西方各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外國取得了公使駐京,與清廷官員平等往來的條約依據;與此同時,清廷也開始向外國派遣常駐公使,特別是1873年6月29日,同治帝本人也親自接見了外國使臣。清廷官員同外國使臣交往不但成為必須,而且早已成為事實。清廷「人臣無外交」的舊制徹底消亡。

編稿編輯:姚天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章太炎:從民國元勛到民國囚徒,局勢造就還是性格使然?
守乎?棄乎?誰該為抗戰南京的慘劇負責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