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烏飯樹盆景——凌冬不凋易成活,南燭垂珠顆顆紅!

烏飯樹盆景——凌冬不凋易成活,南燭垂珠顆顆紅!

南燭:又名烏飯子、染菽等,為杜鵑花科常綠灌木。在南方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常能見其蹤跡,,南燭適應性極強,少有病蟲害,且萌發力強,夏季葉色翠綠層疊有致,秋葉微微泛紅,花多玲瓏秀美,有清香,漿果在9月份由綠變紅直至暗紫成熟,降霜之後果實香甜可口,可觀賞亦可食用,南燭葉片革質細小,枝節短密,枝幹蒼古,根系發達,耐性較強,易打理。是不錯的觀葉賞花,觀果的盆景素材!

新葉嫩紅

栽種:南燭(烏飯子)的成活率高,扦插亦可繁殖,於開春後梅雨季節前選擇一年生木質化的枝條扦插,扦插時可浸泡生根水後再進行扦插或塗抹生根粉,利於更快生根,當年即可移栽上盆。作為盆景素材,南方多選野外生長的樁材培育,殺樁時可在切口處打上泥漿或紅霉素軟膏塗抹創口。

殺樁後創口塗抹癒合劑益於生長

土壤:南燭(烏飯子)的盆土可用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為宜,可參考配土:用腐殖土+河沙或爐渣灰混合(參考比例1:1)作為培養土。

澆水:南燭(烏飯子)喜濕怕澇,澆水時宜保持盆土微濕為宜,三伏高溫天氣時早晚澆水並向植株葉面噴水,保濕的同時起到清楚葉面積灰保持葉面鮮亮的作用。

整枝造型:南燭(烏飯子)的枝條柔韌易於蟠扎,可根據造型需求蟠紮成需要的造型,蟠扎的技巧可參考我們以往的文章視頻,這裡便不做過多贅述。由於其萌發力強,除了早春和秋末越冬之前的剪枝造型,平時也應時常修剪以保證樹形樹冠美觀,將過密枝、徒長枝、病蟲枝部分交叉枝等影響造型的枝條剪除或剪短,應經常疏葉剪枝。由於南燭的根系發達,除了常見的造型之外,亦可做成提根式附石式等造型,懸根露爪、蒼古遒勁。

因勢樹型

病蟲害防治:南燭(烏飯子)的病蟲害較少,常見有紅蜘蛛,褐斑病,紅蜘蛛的防治上可用用柑橘皮加水10倍左右浸泡24小時之後過濾噴洒植株防治,此法對紅紅蜘蛛、蚜蟲對紅蜘蛛、蚜蟲土內的線蟲均有防治效果;褐斑病在梅雨時節偶有發生,可用波爾多液15天左右噴洒一次進行防治。

預防為主

關於南燭的一些養護常識就介紹到這,歡迎喜歡盆景的盆友們分享交流,若有不足還望留言斧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路線圖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活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