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時在遼國混的最好的漢臣

北宋時在遼國混的最好的漢臣

金庸大師的武俠名著《天龍八部》里描寫的丐幫幫主、一代大俠喬峰得知自己是契丹人後改名蕭峰。後又因幫助遼國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平叛,受封遼國南院大王。

電視劇《天龍八部》

遼國當時有兩大貴族姓氏:「耶律」和「蕭」。當然「耶律」是遼國皇族姓氏,那「蕭」呢,是因為遼國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是漢朝劉邦的鐵杆粉絲。他將祖母、母親、妻子對自己的幫助比作漢朝丞相蕭何對劉邦的幫助,所以,自己有個漢名叫劉億,將祖母、母親、妻子家族的姓氏乙室氏、拔里氏、述律氏都改姓蕭,以後所有的後族都姓蕭。

這我們就知道了,遼國的太后都姓蕭,那評書《楊家將》中的蕭太后具體指哪一個呢?其實是原姓拔里氏的蕭綽,小名燕燕。北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蕭綽被冊封為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遼景宗病危,授命南院樞密使韓德讓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為顧命大臣,共同輔佐十二歲的遼聖宗耶律隆緒,蕭綽為攝政皇太后。

蕭太后執政初期,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握有兵權,對皇室構成極大的威脅,宋、遼邊境又戰事頻發。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韓德讓和耶律斜軫雪中送炭,表示效忠。於是韓德讓總管宿衛事,蕭太后和遼聖宗的安全才得到了保障。韓德讓日漸受到寵信,他在請示了蕭太后之後,撤換了一批大臣,並敕令諸王各回自己宅第等待,不許私自互相宴請,乘機奪取了他們的兵權,蕭太后和遼聖宗的地位才得到了鞏固。

韓德讓,遼國權臣,賜名耶律隆運,祖籍薊州玉田(今河北玉田)。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是被擄掠去遼國的漢人,後在遼國官至中書令。父親韓匡嗣是遼國的南京留守,西南面招討使,封秦王。韓德讓在遼景宗時任東京供奉官,後逐漸升遷至權知南京留守事。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韓德讓在南京幽都府抵抗北宋討伐,因功授遼興軍節度使。後又升遷為南院樞密使,賜名「德昌」,成為遼國權勢最大的漢臣。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韓德讓率軍擊敗北宋北伐的部隊,被封為楚國公,後又進封為楚王。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韓德讓被任命為北府宰相兼南院樞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樞密使,官拜大丞相,封齊王。此時韓德讓總理南北兩院樞密院,集遼、漢軍政大權於一身。簽訂宋、遼澶淵之盟後,韓德讓封晉王,賜名耶律隆運,位在親王之上。韓德讓身為契丹化的漢人,成為蕭太后攝政時最受寵信、最有權勢的人。

據野史上說,蕭太后年輕時曾許配給韓德讓,然而還未來得及結婚,就被遼景宗選為妃子。遼景宗死後,蕭太后看中了韓德讓的政治才能與軍事才能,當然也是由於當時政治需要,於是就改嫁韓德讓。這在當時契丹族的風俗中是允許的。此後,韓德讓就無所避諱不斷出入於蕭太后的帳幕之中,兩個人同案而食,同帳而卧,過著夫妻生活。而且還據說蕭太后曾派人秘密毒殺韓德讓的妻子李氏。

可以肯定的是,韓德讓在當時的權勢和待遇是其他大臣不能望其項背的。根據《遼史》記載,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因對韓德讓無禮,韓德讓竟然當庭將耶律虎古打死。一向以執政嚴明,在國內推行殺人償命制度的蕭太后眼睛一閉,硬是當沒看見。還有一次蕭太后觀看打馬球,韓德讓出場時被契丹貴族胡里室誤撞墜馬,蕭太后立刻將胡里室斬首,群臣面面相覷,不敢出一言相救。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1年),韓德讓隨遼聖宗出征高麗,在回師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一歲。遼聖宗親自為韓德讓舉行了國葬,並將其安葬在蕭太后的陵墓邊上。韓德讓也成為葬在遼國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大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容慶恪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愛好舉重運動的一國之君
史上最牛老丈人,三個女兒為三個朝代的皇后

TAG:慕容慶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