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人的衣櫃」存貨太多 海瀾之家陷斷舍離困境

「男人的衣櫃」存貨太多 海瀾之家陷斷舍離困境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張傑 北京報道

以「男人的衣櫃」自居的海瀾之家,在業績增速下滑以及高庫存的持續壓制之下,最終在可轉債獲批的背景下緩了一口氣,不過還是難逃遭機構拋售的命運。

3月20日,海瀾之家公告稱,公司發行可轉債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此次發行可轉債擬募集不超過30億元,用於產業鏈信息化升級、物流園區建設、愛居兔研發辦公大樓建設項目。不過,就在公司可轉債獲批的前一天,卻有機構通過大宗交易售出股票。

近兩年,困境中的海瀾之家四處擴張門店以及多方尋求合作,但高庫存的發展困境依然不能緩解,這到底是為什麼?而在遭遇機構及散戶低調逃離的背後,海瀾之家到底遭遇了怎樣的發展困局?

獲批可轉債卻遭資本逃離

積極布局並持續打造產業鏈的海瀾之家似乎有做大之勢,然而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好似都不買賬。

根據海瀾之家公告,此次不超過30億募資中有6.20億計劃投資於公司產業化信息鏈升級項目,具體包括5500家門店的「智慧服務系統」以及覆蓋其中1000家門店的「精準營銷系統」;4.30億計劃投資愛居兔研發辦公大樓,19.50億計劃投資於物流區建設項目,為公司電商及愛居兔品牌未來快速發展打下基礎。

資料顯示,海瀾之家是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服裝品牌,主要採用連鎖零售的模式,銷售男性服裝、配飾與相關產品。2014年4月11日,海瀾之家正式登陸A股市場。

按照通常的企業發展思路,此次獲得發行可轉債之後,海瀾之家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而且還會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過,對於這一重大利好消息,似乎並不能讓機構和散戶感興趣,不但有機構已經開始低調拋售撤離,而且散戶也開始用腳投票。

根據資料顯示,就在海瀾之家公告可轉債獲批的前一天,機構專用席位通過大宗交易賣出海瀾之家125.74萬股,成交金額1532.77萬元,成交價12.19元/股。

有意思的是,在海瀾之家可轉債獲批的前一天,股價已經開始出現小跌。記者查閱海瀾之家的股價走勢發現,3月19日,海瀾之家高開12.35元/股,收盤價12.19元/股,跌幅就達0.19%;而20日的走勢更是讓業界大跌眼鏡,當日低開12.05元/股,最終收盤價11.6元/股,跌幅高達2.71%,創年後以來跌幅最大值。3月21日,海瀾之家的下跌之勢仍在繼續,當日跌幅1.01%。

海瀾之家「瓶頸期」

對於機構與投資者失望的最大原因,有長期觀察服裝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造成機構與散戶持續用腳投票的主要原因是海瀾之家持續疲軟的增長業績,究其根本原因,儘管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每年都在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其主營業務男裝品牌海瀾之家的業績已經進入「瓶頸期」。

根據海瀾之家最新的業績公告顯示,2017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2.00億元,同比增長7.06%;凈利潤33.29億元,同比增長6.6%。

而這一增速,遠低於整個服裝行業的增長。根據資料顯示,隨著國內服飾行業的復甦,國內男裝領軍品牌的業績報告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中,七匹狼、利郎、卡賓等多家閩派上市企業的凈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其實,海瀾之家這一疲軟的增長態勢已經持續了多年。根據海瀾之家的財報數據顯示,在2014年-2016年期間,海瀾之家主品牌海瀾之家的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1.25億元、128.74億元、140.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幅分別為49.58%、27.16%和8.98%,呈逐年下滑趨勢。

到2017年,這個數據仍在繼續下滑。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海瀾之家主要品牌海瀾之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58億元,較2016年度營業收入的140.31億元僅增長了5.18%。

3月22日,《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就股價持續下跌以及機構逃離之事,再次致電海瀾之家董秘辦,一位男士對記者表示,造成該問題的原因很多,具體對此事並不回應。截至《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發稿,公司對於該問題並沒有直面回復。

高庫存壓力難解

「高庫存以及海瀾之家毫無目的的多元化,或許也是機構和散戶用腳投票的關鍵。」有資本行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海瀾之家存貨接近89.96億元,相較於年初的86.32億元又有增加,在2017年上半年的公告中,海瀾之家這一數字為86.75億元。

而這一數據遠遠高於同行。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一直喊著去庫存的利郎,公司存貨才3.23億元;此外業界爭議比較大的美邦,其存貨數據2017年9月底,才攀升至22.19億元。截止到2017年9月底,七匹狼存貨為10.81億元,報喜鳥為8.09億元。

有行業人士指出,對於服裝企業來說,存貨是重點考慮的指標,由於服裝行業的特性,每年的時尚風潮可能都不一樣,一旦形成大量存貨對服裝企業將是致命的。

業內分析稱,雖然近兩年海瀾之家積極對外擴展,但高庫存問題仍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而且問題越發嚴重。

此外就是海瀾之家的多元化正遭遇質疑。由於急於擺脫「男人衣櫃」的形象,向「全家衣櫃」轉變,不但馬不停蹄擴張女裝、童裝、家居、海外等更多方面的業務市場,而且還在女裝品牌愛居兔、童裝品牌愛居兔kids、商務職業裝聖凱諾上均有涉獵。

資料顯示,2017年8月14日,海瀾之家宣布擬參股本土快時尚品牌UR,9月23日,旗下生活類家居品牌海瀾優選生活館開業,線上店鋪隨後上線。

今年2月初,騰訊斥資近25億元入股海瀾之家,並獲得5.31%股權。緊接著,海瀾之家又進入美團點評,成為唯一一家能夠負責外賣的服裝品牌。

但海瀾之家與美團的合作並不順利。資料顯示,在開賣當天就遭遇眾多的投訴。2月26日,美團點評回應稱,與海瀾之家的合作細節還在溝通,目前處在試運營和測試階段。

「如果持續的高庫存一直存在的話,這也必將拖累海瀾之家的未來發展。」有觀察人士對記者分析說,如果給予公司與其凈利潤增速相匹配的估值,即給予12倍PE,那麼公司的合理股價為9.96元。3月22日,海瀾之家股價收於11.68元。顯然,與這個價格相比目前的股價還是顯得偏高。

面對高庫存和持續增長疲軟的海瀾之家,如何打破困境成為備受業界關注的問題,對此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匯付天下擬赴港上市 2017年凈利潤166.5百萬元
尹同躍:以財稅金融政策 支持中國品牌走出去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