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一例

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一例

張某某,男,71歲,退休職工,主訴腹瀉十一年,2016年9月3日初診。

吾觀其人,身材高大,體型中等稍胖,臉呈橢圓,面泛油光,腹胖大,語聲急促。

患者自述2000年因患急性胰腺炎在南昌大學一附院搶救九天治癒,2005年因腹痛劇作亦在南昌大學一附院確診為膽囊結石,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後開始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少則日三五行,多則日十餘行,至今已十餘年矣。在原手術醫院和本市其它醫院多次檢查,確診為「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其長子原為南昌大學教職工,近年已在美國工作、定居,次子在本市某國企上班,其長子出國前多次介紹南昌大學各附屬醫院中西醫生為其診治,皆乏療效,此次由和他同住一個小區、經我治癒的一位慢性腸炎患者介紹來診。

吾細詢之,患者自述現在每天腹瀉稀便,食油膩之品後腹瀉更甚;左下腹脹痛時作;噯氣頻頻;緊張時更容易發生腹痛腹瀉;自述每次上公交車前必須上廁所,解乾淨大便才敢坐車;對不了解廁所分布的陌生地方,不敢前往,因此十年多來很少出遠門;因顧忌汽車上沒有廁所,自2005年膽囊切除術後未再外出旅遊;吾觀其腹,皮膚較為細膩;按其腹,腹力中等,患者稍感腹脹。觀其舌,中等偏大,苔稍黃膩;脈稍數。患者否認有其它明顯不適。

處方:姜半夏15g,黃連5g,黃芩15g,炮姜5g(掰碎),生甘草15 g,党參20g,大棗20g(剪碎),白芍30g,仙鶴草50g,7劑,機煎,每日一劑,每劑打包三袋,每袋200毫升,每日三餐後一小時各服用一袋。

辨治思路:患者中等偏胖,皮膚細膩,臉大而圓,面泛油光,顧慮重重,半夏人也;噯氣、腹脹、腹瀉頻作,半夏瀉心湯「上嘔中痞下瀉」 三大主症皆具也;語聲急促,黃連證也;緊張則腹痛腹瀉,芍藥甘草湯緩急解痙,痛可止也;合方中諸葯,半夏瀉心湯為主方,對人對病,芍藥甘草湯針對其兼夾之緊張則腹痛腹瀉加重一症;無明顯誘因時,患者仍日瀉三五行,且腹瀉十餘年之久,加之患者年事已高,所以加仙鶴草補虛止瀉,是為增強療效治標之品。

2016/9/20,時隔17天後,患者第二次來看診,自述服初診方葯後腹瀉止,噯氣除,腹脹痛消失,大便正常,遂停葯。因昨日參加宴會,見席上有油燜大蝦,思之自患腹瀉十餘年來不敢食蝦,自覺腹瀉已愈,遂放膽食之。食後腹脹頓作,當晚大便即不成形,微有腹痛,深懼久泄複發,特來複診。

處方:姜半夏15g,厚朴8g,茯苓15g,炮姜5g(掰碎),紫蘇梗15g,黃連5g,黃芩10g,生甘草15g,党參20g,大棗20g(切碎),枳殼15g,白芷10g,仙鶴草30g,7劑,機煎,每日一劑,每劑打包兩袋,每袋200毫升,早晚飯後一小時各服用一袋。此為半夏厚朴湯合半夏瀉心湯加味,仍緊扣其半夏體質,和腹脹腹痛、大便不成形之症。

2016/9/27,三診,患者自述腹脹消失,腹痛亦愈,大便正常,唯余心窩處痞悶不舒,又言及懼怕複發,要求繼續服藥,鞏固療效。吾再按其腹,患者稍感腹脹,轉方為中劑量的小陷胸湯對人對病,考慮其人思慮過度,另合上小劑量的八味解郁湯調理身心;觀其舌苔仍膩,師已故名醫許公岩經驗,又加蒼朮、麻黃推化濕濁;另加葛根增強血流灌注,提高胃腸機能,防止腹瀉再作。患者此次來診還訴,近幾年來因前列腺增生導致夜尿四五行,經過服用前兩診共14天的中藥,夜尿已減為二三次。

2016/10/1,四診,患者自述服完上診7劑葯後,已無任何不適,因天氣轉冷,害怕複發,要求調理身體,鞏固療效。其帶來的近一年內體檢報告顯示,血糖血脂均較正常值稍微偏高,處以黃師八味解郁湯合四味健步湯合三仙湯加減七劑,又告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若能做到以上要求,不必靠服用藥物調理來增強體質。

2016/10/15,患者來門診送來錦旗一面,言及十餘年之腹瀉,多方治療無效,僅看診兩次,花費三四百元,即告痊癒,萬分感謝云云。

2017年2月中旬,患者夫人因感冒咳嗽前來求治,我追詢其夫身體情況,答曰近幾個月一切安好,正在海南旅遊,尚未歸來。

2017年初夏,患者夫人帶其次子前來調治高脂血症,我再詢其夫近況,答曰他身體更佳,正在申辦護照和簽證,準備一償夙願,趁暑假赴美國長子家探親。

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post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有過膽囊切除病史的患者術後發生的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癥狀的統稱,是由於膽囊切除術後所出現的與膽系病變有關的臨床症候群,也稱膽囊摘除後遺症、再發性膽道綜合征。一般認為膽囊切除後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人出現一過性PCS癥狀,可很快消失,但仍有不到10%的PCS病人可因癥狀顯著而需要積極治療。病因和膽囊切除術後胃腸動力學改變引發十二指腸胃反流(胃-幽門-十二指腸協同運動障礙),膽管運動障礙,膽總管狹窄,膽床粘連以及內臟神經失調等有關。現代醫學對PCS的治療有內科對症處理和外科再手術治療等。

一半的PCS患者有 「消化不良」和腹痛的表現,如腹脹、腸鳴、腹瀉,可有噯氣、噁心、嘔吐、燒心、不耐受脂肪等癥狀,常於術後數周內出現,另一半患者於術後數月或數年內出現癥狀。這些癥狀為非特異性的,依潛在的病因不同而癥狀各異,但常包括腹痛,多見於餐後。本例患者於2005年切除膽囊後,出現腹痛腹瀉頻作,噯氣,不耐受脂肪飲食,十餘年不愈,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經原手術醫院和其它醫院多次檢查,均診為PCS。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膽囊切除術後綜合症不是一個非常確切的診斷名詞,所以自1970年代以後,隨著內窺鏡技術和影像學診斷的普遍開展,膽囊切除術後綜合症的診斷已經逐漸為具體疾病的診斷所代替。

仙鶴草,我臨證時經常選用,若按照漢方醫學藥物分類,該葯為強壯性收澀葯,其補虛止瀉、補虛止汗、補虛止咳、補虛止帶、補虛止血之功效卓著,我在主方中常大劑量加味使用,均可增強療效,明顯縮短療程,且其物美價廉,所以我極愛選用,常用量50-250g,大劑量用時,可減少甚至代替其它相應的貴重藥物的使用,能為患者明顯減輕經濟負擔。而且我發現在主方中加味使用仙鶴草,其並不斂邪、生熱。美中不足的是仙鶴草質地輕薄疏鬆,大量使用時,體積龐大,煎煮比較麻煩。好在經方作為主方劑量並不太大,再用上大劑量的仙鶴草,常見的煎藥機一次仍可代煎五到七劑。

經方,來自遠古,是億萬炎黃子孫成千上萬年來,主要運用天然藥物治療疾病的規律總結,自醫聖張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經,為《傷寒雜病論》,近兩千年來繼承研究、使用者代不乏人,是我國傳統醫學防疾治病寶庫里最得心應手的一套武器,它雖沒有華麗的理論,但含有豐富的經驗,而且療效確切,可重複性很強,所以它是科學的,在它樸實無華的外表下蘊藏著先人戰勝疾病的無數奧秘。

「往聖越千年」,雖仲聖大論不可能言及PCS一病,但細察PCS之表現,其一派消化系統功能紊亂之症候群,當屬於《傷寒論》所言之「壞病」,遵仲聖遺教,「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吾輩日常門診,基本上僅靠著望聞問切,短時間內要完成從診察到處方,囿於門診檢驗和檢查條件所限,不可能在開方前得到所需的全部檢驗結果作為處方參考,診療實踐中給予醫生的「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期待大」,吾輩本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也哉,所以為了保證療效可靠,更需站在前輩巨人的肩上——診療根植於仲聖經方醫學,辨治恪守於黃師經方「方-病-人」思維模式,可望在醫患相對斯須之間,四診有條不紊,見病知源,見微知著;處方絲絲入扣,聚焦體質,緊扣病情。確定主葯主方,自然效追仲聖。

半夏瀉心湯一方,被黃師譽為千古奇方、胃腸病專方,十五年來吾常加減用之於治療消化系統各種常見病,只要有「上嘔下瀉中痞」之表現,療效多令人滿意。需要指出的是,半夏類方,半夏都是作為主葯,為了用藥安全有效,按照黃師經驗,最好用姜半夏,還有,按照目前的藥典規定,半夏超過9克使用,需要加簽,這些細節亦是需要注意的。

行文至此,憶及黃師教誨: 傳統認為半夏瀉心湯之「辛開苦降」,除熱散寒,消痞和中,即為調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恢復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今經半夏瀉心湯加味調治PCS一案,我更加服膺黃師之垂教,更嘆服於黃煌經方「方-病-人」辨治體系之科學合理、簡明高效。

(2018年3月2日任玉璽寫於南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夏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半夏
舒半夏:3.9黃金走出冰火兩重天,三分鐘了解非農怎麼贏!

TAG:半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