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覺得錢不夠花的人,都應該來看看這篇文章

覺得錢不夠花的人,都應該來看看這篇文章

有句老話是:有啥不能有病,沒啥不能沒錢。

辦公室里曾經有過一次關於「窮」的大討論,每個人都有一本血淚史:

剛畢業,工資微薄,部門聚餐都不敢去,因為會花掉一個星期的飯錢。

每天早上不是被鬧鈴叫醒,不是被夢想叫醒,而是被銀行的貸款嚇醒。

工作壓力大到脫髮,但是想想家裡的生活開銷、孩子的補習班費用,我都不敢失業。

沒錢的滋味,很多人都體會過,是真難受啊。那種窘迫、焦慮、煎熬,讓你在多年之後仍能歷歷在目、無法忘懷。

上周日,我們發起了關於「你在最窮的時候經歷過什麼」的話題徵集,後台收到了近千條的留言,有些讓人心疼,但更令人欣喜的是很多人在通過自己的奮鬥後,已經過上了夢想的生活。

今天我們精選了部分留言並整理成文,相信你看完之後,會覺得「窮」這件事,沒那麼可怕。

原來「窮」這個事這麼複雜

那段日子,永生難忘

@素顏C小鹿

最窮時選擇當了兩天的舞女,還沒領到工錢就被帶到賓館。義正言辭的跟那人說自己是只賣藝不賣身,然後轉身就走了。現在想想還挺有勇氣的,再窮也要有自己的底線。

@家有兒女

兩天喝了一瓶礦泉水。

@苗嶺

一家三口,過年花了五十塊。

@唐美美

最窮日子應該就是現在了。為了買個40塊錢的呼啦圈和老公吵了起來。他覺得我買只是過癮,不實用,就不讓我買。現在每個月拿2000塊錢的工資,因為想要個小孩去醫院檢查花了上萬塊錢,還是欠債查的。

壓力非常大,值得安慰的是,和老公感情還算好,希望能一起渡過這段艱苦的日子吧!

@未央

為了省錢,一星期花了十幾塊錢。每天吃老乾媽配米飯,要麼就是白水煮麵條加點鹽。感謝歲月。

上天不會放棄努力變好的你

@牛奶

2015年來上海實習,特別窮,早中晚只吃一個包子,或者白粥加榨菜。每晚睡覺時都能被餓醒,走路沒力氣,感覺隨時會昏倒。住群居房(違規的,100平方住30多人的那種)。現在在讀博士,早已脫離了那種窘境。因為窮苦過,更知道奮鬥的意義,也更懂得貧窮的人對生存的渴望。

@姜利安

2002年來到北京的建築工地打工,大冷天就穿雙布鞋,站在中國廣播電視音像資料館工地的高樓上,第一次看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感覺暖暖的,並不覺得自己窮!

如今在一家外企工作,讓我倍感珍惜工作和生活。

@畫伊

初中剛開學幾天,老師說學費沒交清的同學先回家湊好學費再來。回到家一家人忍不住痛哭流涕,那時爸爸得了肺癌晚期,欠了很多債,沒人再願意借錢給我們,怕我們還不起,拖了半年爸爸還是走了。現在我們家有房有車。

@卧虎藏龍

記得父親去逝,母親帶我們八個孩子,靠乞討生活,身無分文,記得有一家的大狗趴在門上,差點兒把我的鼻子咬掉。

如今的生活好了,每當想起這些,忍不住潸然淚下,真的佩服母親,用她那柔弱的身體卻扛起這個家。她有八個孩子,在窮面前,沒有放棄一個,更給了我一生的堅強。

那段印記,無法消除

@恆毅心

窮過才知道真心永磨滅不了的痛,同時讓你看清很多,當只剩下回憶那麼那個烙印永遠都在!

@楊

年少窮過,忘不了人世冷暖,即使現在不缺錢,但對於窮這個字眼,仍有著根植到骨子裡的恐慌。

窮會對我們產生多大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提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當我們的某些需要未得到滿足,就會對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看似早已遺忘的經歷,仍會潛移默化地控制著現在的我們。

窮,影響的是我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心理匱乏感」。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長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人就會習慣性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漸漸地,他們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認為這是可恥的;見到喜歡的東西,也不敢表達出渴望、甚至不敢去爭取,只能說「真不錯啊」。

他們所有的一切都不敢按內心想法進行,只能將就。曾經有一個女孩就和我說過,我從來不敢主動跟優秀的男士說話,更別說向心儀的對象表白,因為覺得「我不配」。

考慮問題時的悲觀傾向。

長期為「窮」所困的人,會更在意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而非擁有的東西。比如,杯子里只有半杯水的時候,他們會說「只剩半杯」了,而不是「還有半杯」。

所以,當你對一個經歷過長期貧困的人說:你放棄現在月薪5000的工作,去一個新的地方上班,前半年月薪3000,但半年後就會達到月薪1萬甚至2萬。他們會選擇不去,因為他們會太怕失去前半年那些少去的錢。

容易做出更差的選擇。

美國哈佛大學Mullainathan研究團隊通過數學建模發現,如果一個人生活很缺錢,他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不保、孩子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父母生病了怎麼治病,這些事情牽扯了他太多的「心力」,這將直接導致他判斷力下降,而且做決定易衝動。

比如說,賭博。加拿大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讓參與者先隨便回答幾個關於財務狀況的問題,再給他們20元錢用於拿走或者賭博。結果顯示,那些對自己財務狀況不滿意的人,更傾向於賭一把。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基思·佩恩(Keith Payne)研究發現,窮帶來的匱乏感並不局限於低收入人群。在一個容易攀比的世界裡,那些生活水平還不錯的人也有可能產生這種心理匱乏感。

擺脫匱乏感,沒有那麼難?

經常會聽到一些朋友抱怨,比如覺得錢不夠用、事業不夠穩固、身體不夠健康、別人給我的愛和尊重不夠多、今天完成的工作不夠多……

其實,不必丈量與富人的距離,因為你永遠體會不到別人的喜與悲。聚焦於自身的成長,改變心理匱乏感,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才是正確的態度。因此,「青音約」建議你從以下3個方面做起:

第一、內省與反思。

在我身邊有一些家庭條件並不好的朋友經常會說,因為小時候窮,所以到現在也會每頓飯吃很多;或者因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不敢去爭取更高的職位等。

去尋找導致自己如今的行為模式的原因,是改變的開始。你能夠逐漸了解自己、建立對自己的越來越「客觀」的認知。在這一刻,你開始與自己舊日的習慣剝離。

第二、關注自己的真實需求。

跟自己所在階層的和解,接受真實的自己。不要將目光放在別人身上:為什麼他比我有錢?憑什麼她的東西我買不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當你看到別人擁有的東西,自己沒有時,匱乏感就產生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羨慕他人的生活時,也許他們正承受著你想像不到的壓力與負擔。所以你需要將目光收回,清晰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時你就不會再隨波逐流,也不因別人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而憤憤不平。

第三、感恩與付出。

是的,擺脫匱乏,你要做的不只有收集、積累,還有對外的給予。從自己能做的一點點小事情開始。因為你越給予,內心就會感覺越豐盛。

積極心理學有個實驗顯示,如果一個人每天記錄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過段時間後他的幸福感就會顯著地提高,內心的富足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

最後,還是給你支幾個讓你錢袋子鼓起來的小妙招,這來自青音約的《金錢心理課》。畢竟,發揮能力,讓自己和心愛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還是挺快樂的一件事。

1.開拓收入渠道,減少支出項目。想想除固定工資外,發揮自己特長,還有哪些其他創收渠道。

2.讓錢生錢,錢賺錢。當手裡有了閑錢以後,可以嘗試用小額資金投資理財,注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那會讓自己處於焦慮和恐慌之中。

3.把錢花在值得的地方。每一筆重大花銷,都需要問問自己是保值、增值還是貶值?這時你會對自己的資產更有規劃。不要忘記,投資自己,不論是健康、外貌還是能力,都是保值、增值的。

最後,送給你一個金錢安全感計算小公式:(存款+不工作也可以得到的被動收入)/月支出=你的金錢安全期。

如果你的結果大於6,那說明你6個月不工作還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說明你是足夠安全的。

人窮不可怕,心窮才要命。有些人月入5000也可以活的積極向上,充滿旺盛生命力;有些人存款5000萬仍然焦慮不已。希望這篇文章會幫你正視「窮」的感覺,做一個心靈富足的人。

只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無論現在是順境還是逆境,心向陽光,相信自己,你所有的付出終究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回報到自己身上,一起加油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音 的精彩文章:

在最親近的人面前,你是一隻刺蝟嗎?
如果有後悔葯,你想要改變什麼?

TAG:青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