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已被隱身飛機團團包圍:想要破局只能靠這一利器

中國已被隱身飛機團團包圍:想要破局只能靠這一利器

原標題:中國已被隱身飛機團團包圍:想要破局只能靠這一利器


2018年3月19日,韓國採購的第一架F-35A在美國得州沃斯堡成功首飛,韓國空軍正式跨入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時代。就此,國內眾多媒體表示,中國已經被隱身戰鬥機包圍了!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令人不安的情緒。那麼就讓筆者深入扒一扒周邊國家隱身戰機發展現狀,以及對我國的威脅。


生產編號為 AW-1的韓國第一架F-35A戰鬥機首飛成功


韓國於2014年以單價超過7億人民幣的價格採購40架F-35A戰鬥機,按計劃今年要交付6架,首批F-35A將會留在美國空軍基地培訓韓國飛行員。韓國以如此高的價格採購F-35A是有其小算盤,韓國要求作為研製生產方的洛克希德·馬丁轉讓F-35A上17個領域的技術,並且要讓洛馬為韓國自行研發生產下一代戰鬥機KF-X項目提供支持。


韓國的KF-X項目早在1999年就被提出,由於其自身在戰鬥機領域的技術沒有任何積累和研究,只得向歐美廠商尋求技術支持,幫助其研發第四代戰鬥機。然而第四代戰鬥機的技術在全世界內屬於頂尖技術,出於技術限制的原因美國對韓國的要求模稜兩口。而在四代機上沒有研製項目的歐洲,所能提供的方案也就是在現有三代半的颱風戰鬥機上改進。


心高氣傲的韓國在美國那裡付出了巨資卻只得到含糊的回應,歐美的項目又瞧不上,KF-X項目起起落落至今還停留在PPT階段。自1999年首次被提出已經過去了19年,也是世界戰鬥機研發歷史上史無前例的。2017年12月,在被美國明確表示不會轉讓F-35A技術之後,韓國自知KF-X項目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於是再決定購買20架F-35A戰鬥機。


韓國的F-15K是在F-15E戰鬥轟炸機上發展而來的,在保持制空能力的同時具備強大的對面打擊能力


韓國空軍現役大約共420架戰鬥機,其中180架F-16C/D和60架F-15K戰鬥機是其主力機型。68架即將到壽的第二代戰鬥機F-4將由F-35A替代,剩下還有一百多架老舊的F-5E/F,一部分由T-50高級教練機發展而來的FA-50輕型戰鬥機替換,而另一部分韓國依舊希望繼續推進自主研發項目的下一代戰鬥機用以替換。韓國在採購一部分F-16C/D成品後於1994年引進生產線,由韓國航空宇宙產業生產組裝,最後一架在2003年被交付。也就是說,早期的F16C/D也即將到壽。



韓國展出的眾多KF-X項目模型中的一個

迫於換裝壓力,韓國再次重拾KF-X項目,找到曾經瞧不起的歐洲防務公司尋求技術支持,在近日達成了初步的協議。在四代機關鍵技術上沒有技術積累的歐洲防務,能否按時給韓國設計出一款第四代戰鬥機還存在諸多不可確定因素,就算能夠得到巨額的資金投入,以歐洲防務的技術最終成果也只能是採用雙發中推的中型四代機,自然也就無法和F-22和殲-20、蘇-57一類的重型四代機相抗衡。


比韓國換裝壓力還要大的就是日本了,日本的F-15J/DJ最早在1981年引進,最後一架於1998年服役。日本擁有的F-15戰鬥機共有202架,其中一半是在1985年前生產的,平均壽命超過了30年,所以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日本的F-15戰鬥機飛著飛著就掉零件。還有100多架是在1985年到1998年之間生產的,儘管來自美國先進的延壽技術和先天的高可維護性讓F-15機隊保持著不錯的出動率,但近年來隨著中國軍機不斷出遠海空域訓練,修修補補的F-15戰鬥機已經難以為繼。



多次傳出掉零件的F-15J難以為繼


日本也很早開始探求自主研發第四代戰鬥機的道路,與韓國在國際上尋求技術支持不同,日本從氣動設計、武器系統到發動機都要求自主研發,並提出了超越現有技術的先進隱身技術、雲射擊、雲計算機、光傳飛控、新一代大推力發動機等等具體的技術指標,而且還陸陸續續公布了相關研究進程。

按照計劃,2014年驗證機「心神」首飛,2016年下一代戰鬥機F-3進入工程研製階段,在2025年前後F-3首飛,最後在2030年左右開始批量生產交付部隊。就算一切順利,日本現有老舊的F-15和F-4戰鬥機也不可能堅持到2030年,更何況日本和韓國一樣在戰鬥機領域同樣沒有多少技術積累,尤其是獨立自主研發的能力更加不具備,日本提出的各種令人眼花繚亂、時髦的技術目前為止只是概念性的,就跟當年吹噓F-2戰機一樣,終究是自欺欺人罷了。



被局座稱為「心神不寧」的「心神」驗證機只飛了幾個架次便宣告整個項目終止


讓人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日本宣布了「心神」驗證機項目終止。要知道,作為一架驗證機,在沒有飛行足夠多的架次取得足夠多的數據,整個項目就沒多少意義。日本在「心神」沒有飛幾個架次的情況下就宣布了項目終止,其F-3戰機項目恐怕凶多吉少了。日本已引進美國F-35A戰鬥機生產線,在國內自己組裝。到目前為止,日本利用美國提供部件組裝的F-35A第7架已經完成首飛。


日本最終想要開發的F-3戰鬥機前途比韓國KF-X還要渺茫


根據日本宣布的消息,日本將採購42架F-35A,其中4架由美國製造,剩下38架都將由日本在國內的生產線完成組裝。這和當年引進F-15J一樣,但是由日本自己組裝的F-35A比在美國生產的要貴3000多萬美元,日本要為國內軍工爭取機會和保留生產能力,貴也就貴了。



俄羅斯蘇-57戰鬥機已經服役並首次投入到戰爭上


而另一個四代機的大客戶印度,隨著俄羅斯宣布蘇-57服役,印度版的蘇-57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儘管傳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印度畢竟是整個項目的投資者,跟俄羅斯有很深的軍事合作,還不至於沒溜到「自己砸自己鍋」的這種境地。另外有傳出美國在向印度推銷F-35A的消息,不管印度以後是否採購F-35A戰鬥機,和俄羅斯的蘇-57項目是不會終止的。媒體炒作美國試圖攪黃印俄之間的軍事合作夥伴關係,恐怕也就是停留在炒作階段了。話也說回來,站在印度的角度上,同時採購蘇-57和F-35A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隨著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的四代機項目進入實質裝備階段,我國如何應對呢?


嚴格意義上來說,美國F-35的全名叫「聯合攻擊戰鬥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為重型制空戰鬥機的F-22A搭配使用,低成本、多用途、三軍通用的戰鬥機,為了實現這些技術指標,F-35A的空戰性能被削弱嚴重。說直白了,F-22A作為高端重型制空戰鬥機,目的是為了消滅敵方的空中優勢戰鬥機,而F-35是側重對地、對海攻擊只有有限制空能力的戰鬥機。美國有F-22A自然不怕,然而別國卻只能用F-35去執行對空作戰,這就比較尷尬了。用三代機時代的標準去衡量,把F-35作為主力戰鬥機執行對空作戰是一種倒退。面對我國的殲-20時,連F-22A都沒有多少優勢,更何況F-35了。



用以探索下一代戰鬥機的蘇-47


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是蘇聯解體以來第一款全新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儘管傾注了俄羅斯的尖端科技實力,但由於俄羅斯經濟低迷,投入到科研當中的經費十分有限。很多蘇聯時期就已經開始探索的先進技術都無法從實驗室中走出來,導致翻看歷史看明明有豐富技術積累的俄羅斯,最終研製出的下一代戰鬥機蘇-57身上有諸多的技術妥協,最明顯的就是隱身設計的不徹底。從技術上來分析,俄羅斯解決隱身問題並不存在難度,卻卡在了研製經費上。現如今俄羅斯的蘇-57也算是服役了,印度也眼巴巴等著裝備,做了各種技術妥協的蘇-57面對殲-20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更讓國內軍迷吃了定心丸的是,猜測多年的關於我國反隱身技術得到了來自雷達總設計師的確認。近日,央視財經頻道的《對話》欄目開展了「我是總師」系列專題節目,作為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反隱身雷達總師的吳劍旗在節目中向全國人民宣布:我國成功研製具有反隱身能力的第四代米波三坐標雷達,這種雷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先進反隱身米波雷達,除了中國以外再也沒有第二個國家擁有這種技術。



201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以實物公開展示的第4代YLC-8B型機動預警雷達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都是體系化作戰,而雷達是整個體系的核心節點,沒有雷達就無法發現敵人,也就沒法組織人員裝備來禦敵。而傳統高頻雷達並不具備反隱身能力,在面對諸如F-22A、F-35以及蘇-57這些隱身戰機時,發現距離縮小到令人驚訝的地步。敵機可以深入雷達防禦網內部打擊你的雷達站、指揮機構等等核心軍事設施,為後續大規模軍事入侵提供「踹門」式的精確打擊。


在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軍雷達儘管發現了日軍機群,卻因為當時雷達的落後,等到發現時日軍偷襲機群已經深入珍珠港內部,加之無法有效識別和辨明意圖,導致被日本用極微小的代價偷襲成功。如果沒有反隱身雷達,面對隱身戰鬥機的偷襲,結局不會比珍珠港好到哪去。



反隱身作戰示意圖


當第四代米波三坐標雷達為我國國土防空構建起完善的雷達網路,我們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之外就發現隱身目標,通過連續跟蹤和定位,為殲-20戰機在不開雷達保持絕對隱身的狀態下前出攔截提供引導。敵人此時將面對的是戰場的單向透明,他們發現不了高速接近的殲-20戰鬥機,等到了導彈發射最佳距離並佔據最佳高度的時候,殲-20雷達一旦開機便可鎖定目標發射中遠程空空導彈,在目視距離之外解決戰鬥。就算敵機逃過一劫,也表明這場偷襲已經失敗,敵人接下來將要面對的是來自我國全面的火力反擊。


更加令人興奮的是,吳劍旗總師還在節目中表示,我國第五代反隱身雷達已經開始研製。在多種武器系統配合下形成體系化作戰能力,使得我國的國防安全更加穩固,並將使來犯戰機「有來無回」。(利刃希夕回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造最「完美」的槍:不貼近槍身 幾乎聽不見槍聲
我國最合理的人口數量應該是多少?人多不一定是優勢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