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VIDIA GPP政策絞殺AMD,AMD顯卡正在跟「遊戲」絕緣

NVIDIA GPP政策絞殺AMD,AMD顯卡正在跟「遊戲」絕緣

【PConline 雜談】自從2006年AMD收購ATI之後,原本與NVIDIA的友好合作關係就蕩然無存了,AMD接過紅色帝國ATI的槍,在與Intel正面剛的同時也要跟NVIDIA爭顯卡市場了。這兩家都有很多粉絲,網路上A飯、N飯也是相愛相殺,還給A、N兩家取了外號,AMD叫做農企,NVIDIA諢號「淫威大」。這兩個外號好玩不好玩我們另說,但是從這兩個外號中我們也可以看出NVIDIA公司在網友心目中的形象是絕對強勢的,而AMD相比之下就要弱勢很多。最近一段時間,雙方又因為NVIDIA牽頭的GPP政策再一次發生了摩擦,這次事件影響可大可小,如果按照NVIDIA的計划走下去,未來AMD的顯卡可能就要跟「遊戲」品牌無緣了。

GPP是什麼?NVIDIA一統遊戲市場的野望?

本月初,NVIDIA在官方博客上公布了GPP項目,全名為GeForce Partner Program(GeForce夥伴項目),他們表示這項計劃的前因是GPU、軟體對遊戲玩家的體驗影響巨大,NVIDIA與顯卡廠商、系統廠商合作致力於提供最佳PC遊戲平台,這是就GeForce品牌的意義。推出的GPP項目就是要確保遊戲玩家對他們購買的GPU和軟體有完全的透明度,可以更放心地選擇NVIDIA GeForce承諾(應有的體驗)的產品。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那麼NVIDIA的品牌與合作夥伴的品牌就必須是始終如一的,所以就有了這個GPP項目,參與GPP項目就有機會獲得NVIDIA最新的創新技術、與NVIDIA工程師一道把最新技術呈獻給消費者。

聽上去GPP項目的目標是非常好的啊,NVIDIA這明顯是給遊戲玩家做好事啊,確保他們買到的顯卡、遊戲能達到應有的體驗,為何又會惹出這麼大的爭議呢?根源就是除了這些表面的說辭之外,要想加入GPP項目,得到NVIDIA的支持,顯卡廠商可能要放棄一些東西。

NVIDIA強調參與GPP項目是志願的,而且不是獨佔的,廠商隨時可以退出,看起來童叟無欺,是一筆公平買賣,不過國外同行網站HardOCP針對GPP計劃做了調研,他們了解到了一些NVIDIA博客中沒公開的協議,顯卡廠商要想加入GPP中,有一條限制就是要求廠商做到「Gaming Brand Aligned Exclusively With GeForce」(遊戲品牌與GeForce獨家對應),這意味著顯卡廠商的遊戲品牌只能用於GeForce產品了,這點到底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後面會有具體解釋。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NVIDIA表示GPP項目是自由選擇的,但是HOP網站挖掘出了更深的協議,而這些協議就有排他屬性了,而且現在的關鍵是NVIDIA以及廠商都沒人公開真正的GPP協議,HOP採訪了七家顯卡廠商,但是沒有一家敢公開表達意見,原文稱顯卡廠商對此很擔心,因為GPP可能會妨礙消費者的選擇權。在NVIDIA那篇博客文章里,下面的讀者評論里也主要是在爭議這一部分。

除了HOP等少數媒體還在質疑GPP之外,NVIDIA、顯卡廠商現在反而低調的很,並沒有大肆張揚這事,但這不意味著GPP項目不再推進了,相反它的影響或許正在顯現出來。

GPP正在生效,A卡逐漸與「遊戲」卡絕緣

GPP項目公開之後,筆者也一直在保持關注,這兩天在美國新蛋網上搜索對應的AMD顯卡,已經可以看到一些變化了。

搜索微星RX 580顯卡,已經沒有Gaming品牌的RX 580顯卡了。

搜技嘉的RX 580顯卡,情況又不同了,AORUS品牌還在,Gaming後綴也在。

搜華碩RX 580,ROG、Strix的品牌好像也在,以上三家的截圖都是本周四中午截的,不過下面這張圖是本周二截圖的時候只有下面的三款,沒有ROG品牌的了。

美蛋上傳遞出來的信息似乎還不夠完整,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事,微星顯卡的官網產品介紹:

微星全球官網上已經沒有Gaming品牌的RX 580

美國官網上還有Gaming品牌RX 580顯卡

從這個官網上來看也是有區別的,全球官網上已經沒有Gaming品牌的RX 580顯卡,美國官網上還是有的,但是NVIDIA陣營的顯卡並沒有這個變化,不受影響。

從這些跡象來看,NVIDIA的GPP政策似乎正在生效了,下場就是AMD陣營的顯卡要跟廠商主推的各種Gaming品牌脫鉤,驗證了上面提到的那個"遊戲品牌與GeForce品牌獨家對應"的條款。

還記得NVIDIA「遊戲之道」帶來的恐懼嗎?

NVIDIA推出GPP這種政策讓人震驚嗎?了解過AMD、NVIDIA競爭歷史的玩家可能還會記得另一件事——NVIDIA的「遊戲之道」,國外的名字是「The Way it"s meant to be played」,國內玩家給翻譯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叫法,那就是「這條路意味著被玩」。這個計劃提出於2002年,官方表示其「目的是讓人們關注那些在英偉達顯卡上開發或者專為英偉達顯卡而開發的遊戲。 該項目讓遊戲玩家能夠知道,使用英偉達精視GPU運行這些遊戲能夠獲得超級佳的遊戲體驗。 在英偉達硬體上運行遊戲不但能夠實現更好的畫質,而且玩起來更加逼真,讓玩家能夠體驗到遊戲開發商想要表達的遊戲之道。」

這套說辭是不上聽上去很熟悉?NVIDIA在遊戲之道也一樣是強調他們的顯卡是最好的遊戲顯卡,通過與遊戲廠商的合作,在NVIDIA硬體上運行遊戲有更好的畫質等等。不過官方是這麼說,The Way遊戲引發的爭議也不少,加入The Way的遊戲往往會使用NVIDIA的一些3D技術,甚至是他們獨家的技術,比如GamerWorks中的Hairworks毛髮渲染等等,特別是NVIDIA的Gameworks開發工具,它一方面可以簡化遊戲開發者的工作量,方便他們調用各種庫文件,但是這個實現過程是封閉的,就連程序員自己也不能控制代碼,所以引發了一些媒體及開發者的質疑,因為用了NVIDIA的開發工具,遊戲在N卡上表現會不錯,但在A卡上,基於NVIDIA的特效往往會讓A卡性能嚴重受影響,比如蝙蝠俠系列的PphysX物理加速、巫師3中的Hairworks特效等。

總之,在這個問題上,NVIDIA通過GPP類似的政策拉攏顯卡以及遊戲廠商進而形成一種聯盟的做法不是第一次見了,只不過之前的事件多是技術上的,現在的GPP則是品牌合作、營銷上的,加入GPP能得到NVIDIA的各種支持,除了公關推廣、嘗鮮新技術、優化顯卡/遊戲之外,更主要的還有遊戲捆綁、返點及營銷費用補償等等,後面這些對顯卡廠商來說尤其重要,特別是返點等政策,這對廠商來說是個重要的資金補償,但是返點這種營銷策略也是最容易被詬病的,當年Intel被FTC調查市場壟斷的罪名中就有銷售返點,Intel藉此拉攏到了大多數廠商,有時甚至逼迫他們不得選擇AMD處理器。

總結:國內市場影響或有限,關鍵還要AMD自身硬

有關GPP的爭議在國內國外是冰火兩重天,國內目前並沒有出現什麼激烈的爭論,顯卡廠商的A卡也沒有出現什麼變化,華碩在國內電子商城上的產品型號照舊,依然有ROG、Strix等品牌命名。對於GPP事件來說,國內的影響可能會很有限,不過這事跟國內特殊的環境也有關係,因為全球主流的顯卡廠商中,能夠跨界AMD、NVIDIA陣營的並不多,也就是華碩、微星、技嘉,國內還有鐳風,但是這兩年的存在感很低。目前技嘉、微星在國內不賣A卡,唯一同時賣A、N卡的就是華碩了,所以國內GPP影響有限,藍寶、迪蘭本來就是AMD陣營獨佔,不會被GPP影響,相反他們反而可能是GPP的受益者,因為GPP一旦加強了對N卡廠商的控制,可能會讓消費者更偏向A卡。

事實上AMD官方對GPP似乎也很冷淡,並沒有看到官方出來大肆抨擊友商的做法,這跟之前的遊戲之道、Gameworks引發的爭議還不同。對AMD來說,要想扭轉現在的局面,打鐵還得自身硬,NVIDIA如今能如此強勢控制顯卡市場,根源還是他們的顯卡在遊戲市場、計算市場有優勢,不論性能還是能效都要比AMD現有產品要好,Maxwell到Pascal這兩代產品幫助NVIIDA征服了高端顯卡市場,而AMD這邊雖然靠著14nm北極星架構的RX 400系列顯卡開始收復部分實地,但是他們與NVIDIA的市場份額依然是三七開,而在高端市場上差距拉的更大,前幾天我們報道了Oculus Rift統計的VR平台份額,AMD顯卡只佔8%左右的份額,NVIDIA高端卡則了92%的份額,差距相當明顯,AMD迫切需要有力的產品扭轉市場份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問題:顯卡玩遊戲為什麼會出現畫面撕裂的情況?
電腦硬體更新升級:這些SSD硬碟值得去考慮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