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工取土:一腳踩出個大寶藏 裡面不少是國寶

民工取土:一腳踩出個大寶藏 裡面不少是國寶

獨立思考丨客觀理性丨藏家立場丨專業視角

收藏動態丨藏界熱點丨市場分析丨文化哲學

有廣度 有深度 有溫度 有態度

歡迎關注公眾號:收藏傢俱樂部-總部

年代:戰國中期

高21.9cm, 長51cm, 重26.6kg.

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1974年河北省文物部門接到報告,平山縣三汲鄉農民大規模平整農田,不斷到附近兩座大土丘上取土,一些古代文物已被挖出並造成了破壞, 考古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對現場進行清理勘察。

中字形的墓室格局證明這是一個王的陵墓,考古工作者發現這個墓穴的主墓室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盜掘。正當失落的情緒在發掘現場滋生的時候,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民工在取土時,一腳踩出了個大窟窿。對窟窿進行清理後,發現原來是個庫。庫與主墓室毫不相連,這種墓葬形式,以後被證明為是戰國時期中山國陵墓所獨有的,也正是由於庫的存在,才使大量的珍貴文物躲過盜劫,得以為世人所見。隨著1號墓兩側庫的打開,人們如願以償的發現了數量眾多的珍貴文物,最先出土的是大量奇巧瑰麗的生活用品。錯金銀虎噬鹿銅屏風座、錯金銀雙翼神獸、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十五連盞銅燈等相繼出土。

錯金銀虎噬鹿銅屏風座長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公斤。器座以虎為主體,虎雙目圓睜,兩耳直豎,正在吞食一隻柔弱的小鹿。小鹿在虎口中拚命掙扎,短尾用力上翹,始終無法脫身。虎後肢用力蹬地,前軀下踞,整個身軀呈弧形,虎的右前爪因抓鹿而懸空,座身平衡借用鹿腿支撐。 整個器形構思巧妙而自然。虎、鹿皮毛斑紋均用金銀鑲錯而成,生動逼真。

虎的項部和臀部各立一個長方形銎。銎兩側同飾山羊頭面,羊口即為銎口。沿兩銎口直線相交,可成84度交角,接近直角,安上屏扇恰成曲尺形。整件器物表現出虎、鹿的動態和身軀結構,增加了器物的藝術效果。虎腹下鑄有豎讀銘文:「十四祀,牀麀,嗇夫徐戠,制省器」12字,記述了器物鑄造者、墓主人墓葬的級別和浩大的墓葬場面。此物器物構思巧妙,鑄工精湛,在國內十分罕見。

錯金銀雙翼神獸

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

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十五連盞銅燈

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 文章源自網路 本刊作了添圖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收藏傢俱樂部》手機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內參 的精彩文章:

這塊玉是做什麼用的:看看
件件珍品:大英博物館95號展廳里的琺琅彩瓷

TAG:收藏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