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壯哉!戰神,哀哉!白起

壯哉!戰神,哀哉!白起

嗨,大家好!在此小博先生誠摯地感謝你們對小博愛歷史的關注!此篇是小博愛歷史的第一篇文章,望大家喜歡!若有不足,望大家多多指教。小博非常渴望和大家一起成長!

由於春節期間小博追了《大秦帝國之崛起》,從而引起了我對有著血肉之軀的神——白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小博想和大家一起來品味一下戰神——白起的一生!那麼,戰神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我們又能從中體會到些什麼呢?學到些什麼呢?

白起,又稱武安君,戰國時期秦國郿人(今陝西郿縣人),秦昭王的得力戰將!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位出色的軍事家,並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此一生所經歷的戰役可謂戰無不勝!人曰:「戰神」。戰神一生所經歷的戰役中秦與韓魏的伊闕之戰、秦楚的鄢郢之戰、秦趙的長平之戰三次最為著名。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率兵與韓魏戰於伊闕。據《史記》記載,在伊闕之戰中,白起斬獲敵軍二十四萬,掠城池五座。

約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再次帶兵攻打楚國。此戰,秦軍經長途跋涉後與頑強護城的楚軍交戰,經過一段時間的苦戰,秦軍並未攻克城池!且秦軍孤軍深入,不宜久攻。白起認真分析兩軍形勢及地形地勢,最終決定利用夷水從楚國西山長谷出而流向東南的有利條件,帶領士兵在鄢城西百里處修築堤壩蓄水,與此同時還修築長渠(白起渠)直抵鄢城(今宜城東南)。接下來則是開渠灌城了,看著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大水瞬間把楚國別都——鄢城化為深淵。城中數十萬的軍民皆被水淹。水淹鄢城,伏屍百萬!由於鄢城與郢都相鄰,白起又乘勝追擊直取楚國國都——郢都!該站秦軍可謂大獲全勝!從此,秦國走向了崛起之路,而楚國則走向了衰弱甚至滅亡之路!

在這一戰中,我被白起的智慧所折服!他可以避長途跋涉,軍隊疲乏之不足,而充分利用地理優勢來取得自己最大化利益!這又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啟示呢?首先,我們要明白做什麼事之前,需要思考一下我們的不利在哪?從而知道我們需要避開的不利之處,或者說,學會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另闢蹊徑到達我們的目的地!而不是,只知道做事,不知道怎麼做事。簡言之,做事重在思考!試想,若白起只知強攻,而不懂得思考、分析時勢!那鄢郢之戰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歷史又會怎麼發展呢?

這一戰若站在秦昭王的角度來看,簡直堪稱完美!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給楚國帶來不可估量的重創!可是,站在鄢郢城中百姓的角度思考,怎一個慘字了得?數十萬的百姓就在一瞬之間化為浮屍!城中的百姓可是無辜的啊!白起在開渠之時是否想過數十萬的無辜百姓?是否為此感到心痛呢?也許是想過的。戰爭哪有不傷及無辜的百姓的呢?「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此時的白起又能有什麼辦法來改變呢?沒有。身為人臣,只能為國效力!無路可選!是的,人,身在世上,當你選擇了一些東西,也就意味著你必須放棄一些東西!就像白起一樣,選擇了為人臣,為將軍,就必須收起自己的仁慈之心,一心為國、為王效力!所以說,我們在做選擇時,就要思考你做出選擇之後,你會失去些什麼!當你想清楚了,以後的自己或許會少了些許抱怨!

長達三年之久的長平之戰,同樣也是由白起來結束的。秦昭王四十七年,秦昭王派王齕攻打韓國上黨。由於當時上黨郡人民不願歸順於秦,上黨郡太守馮亭帶領百姓歸順趙國以抗秦。最終趙王接受平原君的建議收下上黨,從而引發秦趙長平之戰。因趙將廉頗始終堅守壁壘不出,秦軍又久攻不下,兩軍則就在長平僵持三年之久才決一死戰!在三年之中兩國不斷打聽敵國的軍事情報及政治人事的任用。由秦相范睢最終派人向趙國進讒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又因趙王怨廉頗多傷亡,且壁壘不出!則聽信讒言,任趙括為將。秦得知趙將為趙括,便秘密任命白起為主將。

最終,白起不負秦王所託,大勝趙軍於長平!趙軍四十五萬降卒也皆死於白起之手!當時曾有「降者不殺」的說法。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白起將四十五萬降卒坑殺之?原因在於擔心這數十萬降卒最終會反秦,還是秦當時的國力已無能力養活著四十五萬降卒呢?難道除了殺死這些人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若放回趙國,則趙國的軍事力量還是不能小覷的;若不放回,又擔心其會反叛,或者,如此之多的將卒反而對於國力已匱乏的秦國來說或許是累贅!此時的白起,心中或許也是很痛苦的!那又有什麼辦法呢?一切都歸結於當時的選擇為人臣,為人將!

經歷如此之多的戰役,人稱「戰神」的白起,為秦國後來的統一六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的白起,此一生可謂壯哉!可是,他似乎也有自己的難處!雖然戰場上他是那麼的驍勇善戰,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是在朝堂之上的他卻沒有了光亮。在長平之戰後,秦昭王採用范睢的建議決定休兵整頓,下令不在攻取邯鄲(此建議,是范睢擔心白起攻克邯鄲之後功高,從而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而向秦昭王提議的。)。難道是由於這件事白起一直記在心裡,從未釋懷嗎?若不是如此?那他為什麼在之後秦昭王再次下令攻取邯鄲之時,接連收到敗戰的軍情,一在請求他出征,並命令范睢去遊說與他!他至始至終沒有出征,即使是違抗王命!他應該是知道違抗王命的後果啊!應該看清了當時自己處於什麼地位啊!可為什麼,為什麼還是選擇與秦昭王、范睢抵抗到底呢?或許是,白起身為人臣,他忠於的不是王,而是國!

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

按照白起所言,此時攻取邯鄲是不可。可是,當時秦昭王攻邯鄲之心可是堅如磐石啊!無人可改變一帝王為傾世之權一顆赤誠的渴望之心!難道白起,你沒有體會到嗎?此時的你是怎麼了?若是你體會到王之所想,你又為何不出征呢?按你的想法還是說不通你為何不出征啊?是的,此時出戰或許對秦國是不利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秦昭王對權力的渴望之心若是不改變,他會一直派其他將領繼續征戰下去,對秦國是更加不利的啊!若是這樣,還不如你出征。你若出征,則秦國的百姓還有可能少受幾年的戰爭之苦!此時的我更加困惑了?您為的是什麼呢?

違背王命的你被貶為士武,遷之陰密!最終三個月之後,你行至杜郵,被賜王劍,結束生命。哀哉!白起。在思考,為何你會到此地步?是因為你不識時勢呢?還是因為你的固執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談談不同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博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小博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