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越長大,越怕活成爸媽的樣子

越長大,越怕活成爸媽的樣子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瀚濤




什麼時候,你發現自己和爸媽越來越像?特別是隨著你年紀越來越大。





「你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樣子,跟你媽一模一樣。」


「你什麼時候跟你媽一樣了,斤斤計較,尖酸刻薄。」


「別跟你爸一樣,拿起酒杯就沒完沒了。」




明明你遠還沒到那個年紀,卻發現自己越來越有父母的影子,而且是缺點的影子。小時候看到母親跟人尖刻地爭吵,或者看到父親總是對母親要麼斥責要麼冷臉,然後發誓長大了絕對不要變成這樣。




可是,為什麼你害怕活出父母的缺點,卻越活越像你的父母?



有的人,一直在複製父母的人生





插圖 | 電影《我是山姆》




到一定的年紀,你會發現,原來最恨父母的那一套東西,已經完全活在了自己的身上。



 


小林是一個沉默寡言的計算機管理員,他恨父親一輩子走不出小鎮,發誓要考學走出大山。可當他工作後,卻發自內心覺得融不進這個世界,

自己的內向沉默、只會埋頭做事,和父親如出一轍



他常想起父親說的話——「外面的世界很危險,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多長几個心眼

。不知不覺也已經成了他無法輕鬆的緣由。


 


而我二表姐,從小她媽媽爭強好勝,把她當作鐵姑娘養,她恨透了媽媽對她一言不合就拳腳交加,卻驀然發現,每當孩子淘氣,

她也控制不住開始變成自己的媽媽,媽媽的語言、神態在自己身上得到複製並發揚光大……



朋友s的公公婆婆的相處模式是各自活動、各自生活,s的婆婆喜歡跟自己的姐妹打麻將,而沉默的公公不是去釣魚就是去老茶館獨自喝茶。而s的丈夫現在也在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顯得有些疏離。


 


好奇怪,明明對父母的一些行為又恨又怕,卻又在不斷追逐重演。


刻進成長軌跡里的印記


讓你和父母越發緊密





一個人成長的家庭氛圍,可能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在好的家庭里收穫的愛和鼓勵,讓人更加自信和確定,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給孩子需要的所有,才有了那麼多想擺脫父母陰影的孩子。





所以,

是什麼在影響你重複這些想擺脫的陰影?






  • 心智模式的成長方式



 


心理學家認為,

每個人的心智模式形成於我們自我構建的成長過程中




一個孩子一開始感知、反應事物的方式,

來自身邊重要他人對ta的影響,

多次發生後,就會慢慢固定下來,形成這個孩子一生的關係模式。


 


朋友s說起丈夫以前說過:「你多好啊,你從小家裡都圍著你轉,我呢,是放養!」

s的丈夫第一天去小學報名,都是他自己去的。


 


在放養的環境里,無數個這樣的事件,讓s的丈夫習慣了一個人運轉自己的世界,久而久之習慣了不傾訴、不求助、自成一體。










  • 那些沒有說出來的「話」也編織進了心中


 


一個人長期生活在一個家庭里,成年人或許會對自己的煩惱隻字不提,然而,一個孩子會感受到這個家庭信息場里的所有信息。


 


特別是那些沒有說出來的話。


 


s的公公沉默寡言,從小生長在這樣的家庭,s的丈夫可以感受到父親的情感壓抑,也感知到母親為了這種痛苦而痛苦。




這種情緒孩子也寫進了孩子的情感模式中。

於是不知覺地把這個關係模式帶到自己的婚姻中,

不想要父母那樣的婚姻,卻又越來越像


 


s丈夫的經歷,和很多人一樣:

明明知道原生家庭有很多問題,卻在越來越多的瞬間,發現自己越來越像父母。


 


心智模式是過去的小情緒體,慢慢固化,長成了的大情緒體,過去的小反應,現在成了無意識的自然反應,在心理學裡這叫做「

強迫性重複

,那些固有的情緒反應成了我們確認過的自我的一部分。


 




  • 有時候越恨,就是聯結得越緊


 


可為什麼明明自己是知道父母那一套有問題,甚至是恨的,發誓不能重蹈覆轍,還會去重複呢?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愛和恨其實是同一種東西,都意味著強烈的聯結。

當一個孩子無法改變讓它痛苦的東西,就會非常恨它。


 


生活中,我們往往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就是因為你的「怕」和「愛」,是同一種強烈的情緒,你早就與它有聯結了,越掙扎,命運之手會將你抓得越緊。



從舊的家庭里,長出新的自己






有時候,科學家們做科學實驗研究新藥品,總是會讓小白鼠,先感染上病毒,有了癥狀,再用藥品去治癒。

不從一種疾病中求生,就身體來說,不能發展出一種抗體。

對很多人來說,我們對父母原生家庭的重複,也具有這樣的意義。





依照家庭系統來說,我們正是要從系統的內部生長出革新的力量。這裡面,有繼承,就必然有前進。


 


一切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這種重複的命運。

正如,了解了丈夫的更多過去和現在,s也對自己的婚姻和成長有了新的認識。


 


原生家庭關係綿密的s,從小生活在無微不至的情感支持中,但是卻成了一個有強烈依賴性的姑娘,她覺得很多事除非找到依靠,否則自己完成不了。

這是一種緊密型家庭關係提供的安全感,也是對向外探索的限制。


 


正如戀愛初期,她在丈夫身上,看到了力量和穩定,他從來不假手於人,他有主意,彷彿所有事情,他都能搞定。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疏離的家庭情感模式,給予他的獨立的力量。


 


任何一種心智模式,一定蘊藏著資源和限制兩面,並不僅僅是你看到的可怕的、你最恨的那一種重複。







公平地說,s的丈夫和她正是因為來自兩個不同的原生家庭,對彼此有「異質文化」的衝擊,讓他們互相吸引,組成家庭,想要突破自身,渴望完整。


 


沒有人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有無法選擇的力量和限制,那就是

上帝交到我們手裡的一副牌。如何打好它?便是你一生的任務


 


生活在受害者的角色中,就像很多人說「

父母皆禍害

」一樣,否定父母是容易的,但是,知道了父母的禍害,卻依然不能讓自己活得更好。

因為我們只是否定了,卻沒有完成真正的肯定,從中汲取到力量。


 


如果把家庭看作是一個系統的話,在這個系統中成長,我們必然會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學會它的運作方式,變得越來越像父母。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

作為這個系統嶄新的一部分,也註定要發展這個系統,讓它有所不同。


 


我們是新的一代,會長出自己

——雖然是在舊的基礎上。但這可能正是這個世界自我更新的方式,我一直相信這就是人的使命。


 


相信我,如果你為原生家庭而痛苦,那可能是你走向改變的開始。重複不僅僅是為了重複,而是為了創造,人正是這樣才尋找到了自己的意義。



作者:蘑菇姑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媒體人,在婚戀文化、女性成長、親子等方面著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媒體專欄上。公眾號「Miss蘑菇姑姑」(ID:housewife-online)



主播 | 瀚濤,電台主持人,配音員,微信公眾號:暖被窩FM。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思緒飄蕩在這城市的夜,讓我用聲音溫暖你吧。


插圖 | 電影《我是山姆》




今日話題





親愛的,你害怕活成爸媽的樣子嗎?你的原生家庭給了你什麼樣的成長?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點個贊,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春節相親指南:只要能遇見對的人,無所謂什麼方式
努力卻不問將來的人,最後都贏了 | 年度男神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