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內心有確信的人,都戒掉了焦慮

內心有確信的人,都戒掉了焦慮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瀚濤




如果你現在剛好有空,我們可以一起玩一個測算人生長度的小遊戲。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按照我國的人均壽命在75歲計算,人的一生就是900個月,你可以在一張紙上打出一個30*30的表格,每個小格子代表一個月,那麼,你一生的時間配額,就全都在上面了。


 


然後根據你目前的年齡,劃掉已經消耗的格子,剩下的那些,可以用來度量你人生中一些重要時刻佔用的時間份額,比如:





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的時長


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在你懷裡的時光


你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後相聚的天數



把這些時間儘可能地兌換成格子,或許能改變你對事情的一些看法,如果當再疊加一個「生命是一張單程票」的籌碼上去,你會對你目前的生活做出調整嗎?你會重新打量你過去所堅持的觀念嗎?




剩下的格子這麼有限, 你會為你的人生定下一份時間表嗎?或者,你是一個有人生時間表一步一步踏實向前的人嗎?




人生,需要定下KPI嗎



 


你最近有沒有聽說過「

人生KPI

這個詞




新一期的《奇葩大會》上,網紅考研老師張雪峰

給自己設定了30歲必須結婚的KPI

,而他關於婚姻和人生節點的「奇葩」言論也在網上引發了爭議,比如結婚日子定了,新娘卻換了人。






比如關於一個男人的人生節點論:







在網友的評論中,有反對也有贊同。







小編採訪手記:



現在,網路上對於張雪峰的觀點評判眾說紛紜,這次,小編得以採訪張老師,也看到了另一面的他。




網友認為他是一個「嚴格按計劃執行人生的可怕的人」,「換一個新娘也要結婚,不能理解」。可是,當我問他「假設30歲之前沒有遇到正確的人,你也會結婚嗎?」




他說:「肯定不會。」



不同於網路上渲染的形象,他並非執著甚至頑固得不懂變通,40天和妻子從認識到結婚,也是兩個成年人考慮好的結果,如今,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當我問他是一個「利他型」還是「利己型」的人,他毫不猶豫地說:「利他型」。於是,就可以理解他說的那句話了,「家人開心就是最好的」。




他明確了自己要的就是家人幸福,於是為了更好的物質條件和盡量多的陪伴,就算有時想放棄這種高壓力的生活,想想家人,他也就撐下去了。




在我看來,張雪峰就是

一個找到自己人生時間表,並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腳踏實地努力的人

,而他對三個階段里三個男人身份的理解,是他對不同時期自己的隱約期望,而非一種非此不可的魔咒。




他知道他的觀點會被一部分人反對,如同他也不認同有些人的生活,但是他說:「

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經歷的,就沒有權利去評判別人的人生。我不認同他們,但我理解他們。




拋開張雪峰的立場,你認為人需要一張人生時間表來定下KPI嗎?


換言之,你認為一個人處於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事嗎?


你會按照理想中的規劃一步步實現你的人生嗎?


你對於幸福有一個理想的標準嗎?




就像我們少年時父母說,必須考上XX大學才算是有出息;適逢婚娶時,沒對象沒結婚就是一種失敗;成家之後,沒有孩子都不算圓滿。




這樣的話語,我們都不陌生,彷彿上大學、談戀愛、結婚、生孩子,就是一項項的KPI。




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了更多樣的生活方式:

有人朝著傳統的「什麼年齡就應該做什麼事」方向努力;也有人更認同 「我的人生我自己說了算」,不被時間或者他人的期望綁架。



有的人一步一個腳印


有的人期待人生的驚喜







朋友夏夏今年27歲了,這幾年來父母的催婚越發猛烈,媽媽用盡一切辦法來說服她在28歲之前結婚,甚至說些「自己身體不好就是因為她不願意結婚

」之類讓人

哭笑不得的話。





這種精神壓力下,夏夏產生了逆反心理,她索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並向父母表明自己幾年內不想相親、戀愛、結婚,直到後來好友一番話打動了她:





擇偶這件事的時間段也很重要,現在確實不用著急,但很容易在你反應過來的時候,能選擇的範圍早已大大縮小。




不是說非要完成結婚這個目標,而是我們不應該直接拒絕遇見另一半的可能。


 


撇開父母們的態度觀念不談,實際上很少有人會不渴望遇見相知相悅的另一半。




所以,不管是戀愛結婚,還是拼搏賺錢,

面對自己真實的渴望,

做個計劃,

這和別人的期望並沒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事完全能夠並行不悖

。可太多人卻常常因為外界的影響,最後把它變成零和博弈。


 


有人說,把人生用時間表分成一段段,然後往裡面套上自己呆板的模樣,大家都活成一個樣,有什麼意思?




有人說,沒有計划過一天算一天的人生,才是在浪費光陰。




其實,

不把人生限定在某個階段的特定模樣,而是期待意外的驚喜,無可指責;在能夠預估的時間裡朝著目標方向及時努力,也是另一種選擇。




在這個角度看來,不管是張雪峰扛著對家人盡職的重擔,追求著世俗意義的

娶妻生子房子票子的幸福,

還是那些最大限度豐富自己人生體驗,追求「詩和遠方」的人,在「努力」二字上,並沒有矛盾衝突。




只不過是他們選擇的目的地不同,所看到的風景不一樣罷了。


 


最重要的,是你內心的節奏






回到一開始的遊戲,面對有限的人生剩餘配額,我們要用怎樣的姿態抵達目的地呢?我想到了吉姆柯林斯提出的

二十英里法則

,這個法則說:






從美國西海岸聖地亞哥到某個地方有三千英里的路程,這段路程地貌十分地複雜,而且經常會遭遇天氣變化。每天該走多少英里才是一個合適的速度呢?




答案是日行20英里,即每天走32公里。


 


不管是趁著天氣好就猛走,天氣惡劣就躲在帳篷抱怨的人,還是一開始就奮力但後面就越發懶散的人,

都比不上每天固定走20英里的人快


 


就如《內心的重建》一書說:努力,有時候需要百米衝刺,全力以赴;大多數時候則需要合乎規律,順其自然一些,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能總用百米的速度去衝刺


 


每個人的人生節奏都不一樣,於是人生時間表也大不相同,重要的是你在自己的節奏里定下了自己的時間表

,不因為世俗的綁架而改變,也不把人生限制在獃滯的模具里,而是讓自己在有限的一生里,創造更多有意義的可能。






我想在35歲之前賺夠xx萬,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想在孩子出生之前買房子,讓ta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我想在畢業之前讀完600本書,看我會發生什麼改變……




當你有了自己的節奏,也就不因別人的幸福而焦慮,也不因自己的暫時停下而慌張,因為

在世間的萬千條道路里,人終究殊途同歸,而

你知道,在這個節奏里,該來的早晚會來


 


最後送大家一首詩《

不必比較,在自己的時區前行

》: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到50歲才當上CEO,


然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


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


特朗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面前,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


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里,


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


屬於自己的時區里,


一切都準時。


作者:蔡尖尖


專欄作者,心理專欄寫手,多家平台簽約作者,寫深度的心理解析,做最溫暖的情感老樹洞,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微信公眾號:蔡尖尖(caijianjian18)


主播 | 瀚濤,電台主持人,配音員,微信公眾號:暖被窩FM。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思緒飄蕩在這城市的夜,讓我用聲音溫暖你吧。




今日話題




親愛的朋友,你的人生計劃是什麼樣的?你如何看待「在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事」的觀念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21天金錢力實操課






人生一張時間表,是為了給自己一份動力,去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無論是金錢還是精神層

面,我們都有對幸福的本能渴望。




2018年4月8日~28日,張德芬空間邀請李天民老師,為你帶來全新「21天金錢力實操課」。





解答你對金錢的疑惑,釋放你的擋財能量,從潛意識開始讓金錢流入,讓宇宙成為你的推手,開啟你全新的富足人生。







報名須知 

?




本課程從

2018年4月8日

起正式更新,

21天課程音頻+21個冥想音頻+21個作業+5次答疑

,訂閱後可直接收聽。




? 課程費用 ?




現在報名,可享團購優惠


原價398元/人


現價298元/人,3人成團


只限前500團,團滿即止




? 報名方式 ?




1.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拼團






2.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即可拼團

點個贊,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真誠做自己,是你最美的樣子
生不生孩子,總有人會後悔 | 話題徵集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