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助販賣機的一次崩潰體驗

自助販賣機的一次崩潰體驗

本文為作者原創

CONTENT

背景

體驗

思考

重新設計

—— 背景 ——

今天,一大早去寶安圖書館做事。在寶華地鐵站出站,需要買一包紙巾,就找到了一台「自助販賣機」。但是買這包紙巾,前前後後花了10幾分鐘。(本人並非第一次使用販賣機購買物品)

如圖所示的販賣機樣子。左側為獨立的陳列櫃,右側為另外一個陳列櫃加操作面板。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是一體的東西,我另外做了一個圖。

—— 體驗 ——

1.從左側商品櫃找到想要的商品,並且記住編號。

2.到右側操作面板,輸入記住的編號。(如果忘記了或不確定,需要用戶重新去左側商品陳列櫃再看一次)

3.輸入編號後,會在原來顯示時間的液晶屏顯示金額,並在大顯示屏幕顯示具體的支付方式。可以投幣,可以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

4.確認支付,確認金額。

5.支付成功後,會在陳列櫃中打開格子門,自己去該格子中取物。(注意,這時不是在出貨口出貨)

6.如果現金需要找零,可以在退幣口退幣。

操作時的視覺/行為流程

這就是花10幾分鐘買一包紙巾的原因。當然,上面說的,只是購買左側產品陳列櫃里的商品。別忘記了,右側還有一個陳列櫃……but,購買的體驗和流程跟上面說的並不一致,差別也比較大。

1.從右側商品櫃找到想要的商品,確定金額後,點擊按鈕

2.可以選擇投幣

3.可以選擇移動支付

4.付款成功後,出貨口出貨

5.如有找零,從退幣口取回領錢。

操作時的視覺/行為流程

綜合上述的體驗,梳理了完整的購買行為,以及機器範圍內需要用戶需要做什麼。

配合操作過程,整理出一個左側商品和右側商品購買時的主要過程圖。希望能幫助理解。

—— 思考 ——

一、販賣機是什麼?

我理解的是,放置在公共區域中,為人們提供自助購買服務的機器。

關鍵詞:公共、自助、購買

二、為什麼需要販賣機?

(1)解決商品售賣方成本(人力,租金)過高問題,從而提高收益水平。

(2)方便布置更多的售賣網點,使人們購買更加便捷。

(3)自助販賣機已經成為拓展線下銷售的重要手段。(日用品,彩票,零食,票務,果汁飲料,拍照…等)

三、用戶使用販賣機的需求?

(1)隨著移動支付的更新和普及,用戶對支付體驗需求更高;

傳統的販賣機,最早投入硬幣購買;往後可以投入紙幣購買;再後來,移動支付日益普及,人民已經不滿足以前的支付方式的體驗。隨著馬雲爸爸等領頭,刷臉支付也許將成為下一代流行支付方式。

(2)不混亂,不「迷路」,要有合理的指引;

市面上很多的自助售賣機,業務流程和邏輯很好,但是用戶的使用體驗並不好。很多的原因是,在「技術」角度去想問題,沒有從「使用者」角度去思考。流程走通,就覺得用戶就會按照既定的流程去走。然而,100個人有100個人的理解,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往往是無法預料。

(3)快速,便捷,安全;

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快速理解使用方法,購買到自己的東西。選貨快,支付安全,快速出貨,快速找零(投幣購買)……完成購買過程

(4)基於用戶超市購買商品為例子的最簡過程。

是在上述所遇到案例中,整個過程雖然能閉環,但是流程並不連貫。以機器業務為中心,用戶在交互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影響,沒有按照機器預設的方式進行操作,那就很可能導致購買失敗。

這些影響購買過程的因素,可能是用戶的理解能力,識別能力,認知,記憶或情緒等共同影響的,因為每個人所理解、所認知的程度不完全相同。甚至讓用戶覺得為什麼別人能買,我買不到,是不是我太笨理解力太差?這就需要以用戶 目的,和用戶行為為基礎,進行設計。

機器簡單按業務進行,用戶使用就會複雜;用戶使用簡單便捷,機器設計上要求就會越高。

—— 重新設計 ——

從行為作為切入點,對案例進行重新思考和設計。

用戶使用販賣機的最根本目的: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用戶最根本的目的,原設計的販賣機已經能夠基本滿足,但是使用操作體驗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目前體驗中發現的問題:

商品位置分散,分左右兩個商品櫃,導致用戶來回走動。

購買流程和體驗不一致。左側商品購買直接打開格子門,右側商品購買從出貨口出貨。

操作視覺流程跳躍過大,導致連續操作過程被打斷。操作區和展示區組合不合理。

主推移動支付,雖使用移動支付用戶較多,同時也需要照顧習慣使用現金的用戶(如年紀稍大的大叔大媽或者無法使用移動支付的用戶)。

匯總需要優化的點:

統一商品陳列櫃,第一個地方讓用戶選擇,防止蒙圈。(想的越多越容易懵)

機器和身高的思考。

通過網上查閱,國內身高狀況。做整體考量使用,數據準確性有待驗證。

男:168~175cm;

女:158~169cm。

考慮伸臂和視平線考慮,販賣機在200cm~220cm之間比較適合。操作區在150cm高度左右。符合大多數用戶的使用場景。

出貨口保留在底部。

考慮商品輸送出貨便捷性,以及用戶取完即走的場景。商品櫃和出貨口應該在同一垂直線上。

投幣和退幣應該一塊。

對於現金支付,考慮到投幣與退幣應該屬於整套支付過程的「起點」和「終點」,達到連貫的現金支付流程。

原來退幣口與出貨口在統一水平線上,可能考慮到,用戶取完物品順手拿走找零退回的錢。但是容易出現一種情況,支付完後,出貨出幣,用戶可能不知道找零的錢已經退出來了,取完物品後,很可能會忘記取錢。這估計就是我曾經多次在退幣口發現硬幣的原因。

然後根據上述的幾點,繪製了優化方案的概念圖。(具體商品數量只作為示意。)

此次體驗和思考,可能還有不少考慮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指點交流。

MicahDesign|個人交互設計經驗分享

微信ID:MicahDesig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米Micah 的精彩文章:

TAG:得米Mic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