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6歲小伙被逼婚患精神障礙:誰不是一邊順從父母,一邊暗自痛苦!

26歲小伙被逼婚患精神障礙:誰不是一邊順從父母,一邊暗自痛苦!

原本以為,過完春節的我們,能夠暫時擺脫爸媽和長輩們的「有沒有對象/什麼時候帶回來/多久結婚」的催婚三連。

但事實證明,這只是「不存在的/想太多/怎麼可能」的絕望三連。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一個26歲的小夥子最近因為被催婚而患上精神障礙。

據悉,小夥子在跟父母參加完一場婚禮後,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還大摔大叫,十分狂躁。醫生診斷後說,這是因為家長的「溺愛式嘮叨」對小夥子的自尊心進行反覆轟炸,負面情緒爆發的結果。

很多父母和長輩不會理解,為什麼「我們都是為了你好」的催婚,卻變成壓垮孩子的那根稻草。

一般情況下,爸媽和長輩的邏輯分為三種。

有以德服人的:你看,我結婚過得好你再看,別人家結婚的孩子過得也挺好 所以,催婚是為你好!

那如果自己的婚姻生活屬於差強人意的,就變成以理服人:你看,我結婚這麼久不也過來了嘛 你再看,別人家的孩子都結了,你也結吧 所以,聽我的准沒錯,我會害你嘛!

就算是不幸福的婚姻,他們也能以父母和長輩的身份施壓,以權威服人:你看,我過得確實不好,但這不代表你也會步我後塵 你再看,別人都結婚了,你是不是讓我顏面盡失 所以,你到底聽不聽我的話啊你!

通常情況下,被催婚時,我們不對抗、不發脾氣、點頭如搗蒜,就一個字:憋。

但憋得太久,真保不齊哪一天會憋出內傷。

前段時間就出現了一件由催婚導致的,比患上精神障礙更嚴重的事。

浙江一名31歲男子因為被父母催婚而在房間內燒炭自殺,身邊留有一封遺書,上面寫著「對不起」……「我不想找女朋友」……「我不配活著」……

圖/看看新聞

好在,這名男子最終被救了回來。

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作為家中長子,該男子一直被催婚。可實際上,他從三年前就一直沒找到合適工作,也沒有女朋友,但不好跟父母坦白,於是謊稱在工作,也有女朋友……信以為真的父母反覆催他結婚,而不堪重負的他,一時想不開便選擇燒炭自殺。

燒炭自殺這種行為自不可取,但這件事也點出在催婚這件事上,我們跟父母的溝通始終不暢的現實。

對被催婚的我們來說,真的很難理解父母口中「為了你好」,難道不結婚,我們就是在糟踐自己嗎?!

當然不是,父母所謂的「為了你好」其實更像是一種情感過載。

簡言之,他們不相信長大後的我們能自己掌握人生,於是天天愁我們的工作、生活、感情、婚姻,如果我們沒能在某個他們認為的某個分水嶺(通常以年齡為限)上用畢業證、房產證、結婚證等把什麼東西確定下來,他們一天都放不下心。

他們越是操心,越想把我們推入他們所認為的安穩、理想、不吃苦受累的人生軌道,就越會忽略其實我們對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尤其是在結婚這件在他們眼中跟年齡十分相關的事,他們更容易陷入偏執和歇斯底里的境地。

前段時間刷屏的「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句話,便描繪出一些父母對「大齡剩女」近乎無理的介意與偏見。

圖/一條

這種認知上的不對等,每每讓我們在表露自己的想法時跟父母說不到一塊兒,遭遇「你以為我想操心嗎/我這不是為了你好嘛/你怎麼這麼不懂事」的質問三連。

因為是父母,所以我們也不忍老是說「給我一個空間」、「給我一段時間」,讓他們放手,讓我們成為「原來的我」。

於是,我們大致都處在「一邊順從父母,一邊暗中痛苦」的狀態中難以脫身。

然後,催婚的父母們在相親角聚在一塊兒,推銷和介紹子女之餘,互相傾訴操心子女婚姻大事的不易跟心酸。而被催婚的我們,又在社交網路上抱團取暖,互相說著「一個人可以很精彩」之類的鼓勵話語。

但其實,這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兩大陣營,很難說誰對誰錯。

把婚姻當成任務來趕工,自然不合理,而且很容易出現工期過快、質量不佳,需要返工的問題。

但作為孩子的我們其實也有問題,當我們抱怨父母干涉過多時,也應該想想自己是否在經濟上依賴他們,而離開了他們,我們有沒有底氣和能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老是憋著不太好,總是指責父母干涉過多也不妥,簡單的對抗和鬧脾氣就更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家庭這個有著很多羈絆的所在,需要換位思考,互相多溝通,而身為子女的我們,只怕也要付出更多努力來讓父母理解我們單身、不想結婚,都是有原因的……

封面新聞 張攀

綜合自微博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田徑室內世錦賽 黃常洲第十名
螞蜂窩更名為「馬蜂窩」 啟動新一輪品牌換新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