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起之秀 金士頓 HyperX 阿爾法 是否能將 黑鷹S 拍在沙灘上

後起之秀 金士頓 HyperX 阿爾法 是否能將 黑鷹S 拍在沙灘上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有一個新的身影出現在了FPS職業賽場上,它就是HyperX旗下的新品「CLOUD Alpha」,中文名音譯為「阿爾法」。這款耳機首先在國外發售了,一直到今年3月,國內才姍姍上市。阿爾法主要的賣點是其創新的雙音腔技術,在國內未上市時就得到了比較好的評價。從價格的定位上來看,國內的價格反而要稍低於國外的售價,基本和黑鷹價格是持平的。今天主要以阿爾法的開箱為主,夾雜著比較一下阿爾法和黑鷹S之間的大同小異,看後起之秀是否有實力可以將前浪拍在沙灘上。

開箱部分

一脈相承的HyperX耳機家族風格包裝,不過僅從外包裝大小上就可以看到阿爾法比黑鷹S要小上一號。

側面的賽事和戰隊的LOGO,阿爾法比黑鷹S更多了。

黑鷹S的內盒使用整塊的海綿挖空,阿爾法只用了上下兩塊吸塑來進行防護,這讓我有點費解。HyperX旗下低端產品毒刺和暴風都是海綿塊,而且金士頓一直都對包裝細節比較注重的,從防護性上來,兩者可能差異不大,但是從「顯檔次」這個角度來看,明顯吸塑的比不過海綿塊嘛。

全家福一張:阿爾法耳機,兩條編製線材,收納袋,以及說明書和產品卡片等等。比黑鷹S多出的附件是這個收納袋,此外就是沒有黑鷹S的外接音效卡了。

介面都採用了高標準的鍍金工藝,左邊一條是4段3.5mm插頭,右邊是一分二延長線,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主流平台。

阿爾法沒有配備音效卡,線控的功能只有音量調節旋鈕,和麥克風禁音開關。

左邊是黑鷹S的麥克風,右邊為阿爾法的麥克風。黑鷹S的粗壯讓人更放心一點,阿爾法耳機的麥克風的柔軟度更好,可以更方便的彎曲到自己想要的形狀。

說明書上說麥克風離嘴邊的追加距離為1英寸,大概2-3cm的樣子。

外觀和細節部分

阿爾法的外型,比較像颶風2多一點。一眼看上去就是相對比較小巧的類型。

和黑鷹S的外型相去甚遠,區別最大的當屬頭梁部分了,黑鷹S採用了兩層的懸浮自適應頭梁,而阿爾法則只是單層的金屬頭梁。

根據佩戴者頭部大小,進行手動的調節頭梁的尺寸。

頭梁頂部的HyperX的LOGO基本是標配了,如果換成刺繡工藝,還是會更顯檔次一些。

頭梁單側可以拉出來的距離為4cm左右。

阿爾法頭樑上的PU表面要更細膩一點。

和記憶海綿搭配使用之後的柔軟度倒是沒有什麼差別。黑鷹S頭梁最寬處差不多是4cm左右,而阿爾法是3.5cm左右,黑鷹S要稍微寬一點。

頭梁內側的位置標識,以及產品型號信息等。下方可以看到頭梁內側位置的凹點,這些就是頭梁位置調整的卡槽。

阿爾法頭梁和單元鏈接部分,全部進行了鏤空處理。我認為一個是為了視覺效果,其次應該也是為了減輕耳機整體的重量。

頭梁金屬件和耳機單元連接的部分,進行了升級,這種鏈接方式會更穩固一點。不過這種構造,也決定了耳機單元只能在頭梁水平方向調整角度來適應面部,而黑鷹S還可以在垂直頭梁的方向進行小角度調整。

再來看一下耳機單元的大小,很明顯阿爾法要稍微小一點,而且阿爾法是一個比較規則的橢圓形狀,而黑鷹S的外側是一個固定的圓形,內測耳機單元是一個有少許傾斜的橢圓,且耳罩要大上一圈。

在頭梁材質上,阿爾法要稍微細膩一點,但在耳罩的材質上紋理感反而要明顯一點了。整體的手感差異和頭梁一樣,並不是太大。

耳機左側單元下面的插孔分別是:麥克風和數據線的插孔。阿爾法這個設計有點像鍵盤裡的「鍵線分離」,不知道耳機應該怎麼稱呼更合適。

配置好麥克風之後的形態。

佩戴感受

HyperX耳機頭梁的延展性一直都比較好,從毒刺,到暴風,再到阿爾法,良好的延展性和恢復能力也是壽命的保障。阿爾法的佩戴舒適度是挺不錯的,首先不夾頭、不夾耳朵,就算是戴眼鏡,也完全不會有問題。

和黑鷹S對應的話,顯得要小上很大一號。

這樣看對比可能會更明顯一點。

我自己佩戴阿爾法的時候,整體的感覺是:包裹性比較好,從頭梁到耳罩,就好像是頭部外圍的一個整體,戴著也不會出現晃動的情況。但男性家屬佩戴的時候,耳朵會被耳罩稍稍的約束到一點點,但沒有到被擠壓的地步。而佩戴黑鷹S的時候,則完全沒有這個情況,主要是耳罩大小的差異。另外黑鷹S,在突然大幅度晃動頭部的時候,耳機會有一點晃和位移;而阿爾法則要好上很多。

重量的對比,阿爾法我接入了4段的那條線材,黑鷹S沒有計算音效卡,兩者都插入了麥克風。阿爾法的重量大概是335克,黑鷹S大概是386克。兩者之間相差50克左右。拿在手裡的對比非常明顯,黑鷹S要比阿爾法重不少。但是實際佩戴的感受,反而是黑鷹S佩戴的時候感覺更輕一些。主要原因得益於自適應的懸浮頭梁設計,將耳機的重量進行了均勻分布。所以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反而是實際重量稍重的黑鷹S要更舒服一些。

聽感部分

大部分遊戲耳機,其實顏值都不算太高,就不討論黑鷹S和阿爾法誰更好看的問題了,這個見仁見智,沒有固定答案。而聽感和音質部分,不管是對於音樂耳機,還是遊戲耳機來說,應該都是最受關注的部分。

GIF

以上是官方描述頁的宣傳動態圖,單音腔:高、中、低音都在一個音腔內混合。

GIF

雙音腔:將低音與高、中低音隔開。這也是阿爾法的黑科技所在。

很多遊戲耳機,會通過增強低頻,來優化FPS遊戲比較追求的部分音效。但是耳機單元如果刻意加強低頻,則勢必會對中高頻部分產生影響,所以有些耳機會有明顯的沉悶感覺,甚至更嚴重的會有轟頭的感覺,這些應該都是過於強調低頻而導致的副作用。按照雙音腔的原理,就是把低音部分,和中高音分開進行表現,以免低頻部分對中高頻產生影響。

通過實際遊戲《CS:GO》的體驗中發現,阿爾法在中高頻部分的解析度很高,對於周圍環境位置的判斷,要比普通耳機更遠更准些。但是對一些聲音產生之後的低音延續部分,(比如手雷爆炸之後,會有一個低沉微弱的低音繼續發散,或者AWP之類槍械發射後產生的一個沉悶的延續音),有一個抑制處理,讓這些低音快速的減弱或者消失,以讓使用者可以更專註的判斷身邊的腳步以及其它環境音效。這個設計應該是專程針對FPS類電競遊戲設置的,也充分的說明了阿爾法是一款適應FPS遊戲的耳機。

這個設置也給阿爾法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地方,直接影響就是在音樂方面的表現。就拿蔡琴的《渡口》為例,前奏部分的純鼓聲進入吉他的地方,本來應該有很明顯的低頻環境噪音(鼓聲的餘韻等),但是和黑鷹S試聽比較後,發現阿爾法耳機在這裡的低音部分,可以聽到這些低頻環境音,但是不夠飽滿悠揚,持續的時間也要略微的偏短一些,這是明顯的低音下潛不足的表現。

而觀看影片的話,黑鷹S的外置音效卡,開啟影音模式或者開啟杜比環繞音,這就完全把阿爾法比下去了。

總結

優點:

1、做工優秀,堅固耐用;

2、中高頻解析度高,表現優秀;雙音腔技術的低頻部分更適合電競遊戲;

3、定位距離更准更遠,適合較長時間遊戲佩戴。(相對其它遊戲耳機)

缺點:

1、低音部分下潛不足;

2、不支持虛擬7.1聲道,影音表現欠佳;(可以嘗試外接音效卡)

3、吸塑包裝應該升級為海綿防護。

阿爾法耳機的雙音腔是創新的黑科技,這個技術讓阿爾法對電競遊戲起到了更好的幫助作用。但有所得必有所失,在影音方面低音部分的表現欠佳,註定了這款阿爾法是一款更加專註電競的遊戲耳機,而不是像黑鷹S一般的全能雜食。畢竟黑鷹S作為HyperX旗下的旗艦耳機產品,不是那麼容易被後起之秀拍在沙灘上的,而且拿黑鷹S來和阿爾法進行對比,甚至有點欺負小弟弟的感覺。一般來說,如果平時對影音要求不高的話,阿爾法是可以勝任的。當然了,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為了玩遊戲,那麼阿爾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同時還希望兼顧影音方面的話,多一點預算上黑鷹S還是值得考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嵐 的精彩文章:

料敵先知,狼一樣的耳朵,全面兼容的 金士頓黑鷹S耳機
誰還沒有過18歲?殺馬特已經成為了過去,打造新旗艦才是我的追求

TAG:上官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