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崑劇團:40年春色正濃

上海崑劇團:40年春色正濃

2018年春天,上海崑劇團迎來建團40周年。上昆在正月里一口氣推出「霓裳雅韻·蘭庭芳菲」系列演出慶生,與觀眾一起過了個雅緻婉轉的崑曲新年。九大院團六台演出,有大型晚會、傳統大戲、經典文武折子戲及反串戲等多種形式。不但上海崑劇團五班三代藝術家「全樑上壩」,還雲集國內其他七大崑曲院團及上海京劇院數十位名家新秀,給人的感覺是,600歲的崑腔盛宴,端的是奼紫嫣紅。

「看到舞台下80%都是年輕觀眾,真的很高興」

敲開離上昆不遠的蔡家門,見到滿頭銀髮的蔡正仁,大紅羽絨服,精神矍鑠。蔡老師難得在家,他說,「最近特別忙」。2018年上昆建團40周年,正逢改革開放40周年。一直好戲不斷,今年更是熱鬧。蔡老師的演出已排到9月了。

1978年,上昆成立,前身是1961年誕生的上海青年京崑劇團。曹禺曾以「第一流劇團、第一流演員、第一流劇目、第一流演出」盛讚上昆,1987年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上昆5位演員「摘梅」,成為梅花獎至今未被打破的傳奇。被戲迷們尊稱為「大熊貓」的國寶級崑劇表演藝術家2/3在上昆。

崑曲,並非一直如此璀璨。上世紀90年代末,常常是台上演員比台下觀眾還多,上昆最凄慘的一次,整場演出的「座兒」只有3人。「過去有個著名的昆團,到江南小鎮演出,沒人來看,只好跳舞唱歌說相聲,然後在宣傳海報特地強調『今晚無崑曲』。」提及這些,蔡老師心酸極了。

而今,上昆每年280多場演出。「現在,觀眾席不再白茫茫,而是黑壓壓。看到舞台下80%都是年輕觀眾,真的很高興。」蔡老師說,「崑曲這麼受歡迎,我真的沒想到。在上海大劇院演出,大家告訴我,蔡老師你肯定高興,4場演出爆滿,尤其你那第三本,連加座都沒法再加了。」

回眸40年,上昆薪火傳承,形成「文武雙全、行當齊備」的藝術特色,擁有眾多經典戲碼和創新作品,可謂當今最活躍的崑曲藝術團體。特別是這兩年來,上昆創排的《臨川四夢》、全本《長生殿》的轟動,為劇種復興與繁榮點燃了生命力。

「崑曲的復興,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你說死而復生也好,三起三落也好,我覺得,要看我們國家發展如何,請看崑曲的命運。」蔡正仁感慨,「為什麼如今崑曲興旺?雖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全本《長生殿》的出現和10年後的復演,說明如今的政策對頭。文藝政策方向明確了、對頭了,恰恰是最要緊的。」

優秀傳統文化正在全面復興,崑曲興盛也離不開自身努力,上昆近年以繼承傳統為核心任務,在劇目生產和人才培養兩個領域持續發力。2016年恰逢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這兩位東西方戲劇大師逝世400周年,上昆籌備一年,以湯顯祖《臨川四夢》完整版巡演,彰顯了大團風範。2017年,全本《長生殿》成功復排,再度掀起崑曲旋風。

「面對文藝繁榮的又一個春天,我們要走好未來的路」

「最近這兩年上昆很折騰,但我們忙併快樂著。」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介紹發展思路,「崑曲要注重經典與傳統的傳承,越是經典傳統的、越是國際的,但這不代表一成不變,我們要以傳統的精髓加以現代的呈現,讓傳統文化在當下活起來。一招一式是戲曲精髓,呈現一定要吸引人,一定要和大家有關係。傳統劇種更多關注觀眾,才有新的生命力。」

以戲推人,以戲育人。上昆正逢有史以來最鼎盛時光,行當齊全、文武兼備。此外,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領域,也擁有紮實而雄厚的人才儲備。

業內最羨慕上昆的演員陣容整齊,「這是非常大的優勢,」上海戲劇學院前院長、戲劇專家榮廣潤說,「當戲曲只靠一兩個角兒的時候,影響力以及整個藝術呈現就有局限,上昆以強大的實力來做每一個劇目,藝術影響力大不一樣。」

「老藝術家是上昆的寶貝。曾經有8場演出是老藝術家的專場演出,演了4年,另外還帶新人同台演出,這讓後生們同台領略了前輩光彩。」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戴平頗有感觸,「今後二三十年里不斷培養新人是不會有斷層的。」

上昆用各種辦法發揮老藝術家作用,示範演出、傳幫帶。中青年演員也從前輩手上接過傳承旗幟,擁有自己的代表劇目,成長為中流砥柱。對剛從戲校畢業的「昆四」「昆五」年輕人,上昆推出「學館制」,以學演結合的方式,悉心呵護他們成長。

「40年篳路藍縷,一點一滴積蓄的力量,通過戲傳到我們這代人。面對新時代,面對文藝繁榮的又一個春天,我們要走好未來的路,將這種力量繼續傳遞下去。」谷好好說,「目標永遠在高處,永遠不能停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這幾種海鮮太嚇人,但福清人百吃不厭!
《談判官》開播 楊冪兩集換12套衣服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