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拼」名校需要更多評價標準

孩子「拼」名校需要更多評價標準

3月21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體育特長、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全國性加分項目。

毫無疑問,此舉對於杜絕舞弊腐敗行為、促進高考招錄公平與教育公平,都有著重要意義。不過,取消加分能否撲滅奧數培訓的虛火,切實起到減負作用,仍然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高中從來不是奧數培訓的主戰場,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各種杯賽證書只是中考升學的敲門磚,升入高中後,也就沒必要再操練了。那些繼續在奧數高峰上攀爬的,基本都是真正的愛好者,或者天才。而他們的目標也不是高考加分,畢竟性價比太低,自主招生才是他們奮鬥的理由。從小升初、中考擇校,再到高校自主招生,奧數成績、競賽獲獎都是貫穿始終、最具含金量的參考指標。

近年來,幾乎所有試點自主招生的高校,都將「競賽獲獎」作為資格初審、降分錄取或優先錄取的必要條件。而此次取消全國性加分項目,並不會影響到高校的自主招生,相關政策解讀中反而指出:取消加分資格後,考生的相關科研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既然取消加分不能給「奧數熱」帶來實質傷害,那麼,究竟怎樣做才能釜底抽薪呢?

2月底,教育部發文,堅決嚴禁任何類型和形式的競賽類活動和比賽。然而現實是奧數比賽停了,奧數培訓卻停不下來。家長們並未因此舒緩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更加焦慮和無所適從。3月19日,中青報刊登報道《沒了奧數杯賽,孩子拿什麼「拼」名校》,專家與家長們一致的觀點是,只要有擇校存在,就會有擇校的工具。取消了這個工具,必定會出現另一個工具,取消了公開的競賽,必定會產生地下或者山寨的競賽。

有人認為,校外培訓機構屢禁不止,原因在治標不治本。但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永遠無法治標,因為比較永遠存在,競爭永遠存在,這是社會客觀規律。無論民辦高中或高校自主招生,要從那麼多報名者中選出優秀者,從實際情況出發,了解學生的競賽獲獎情況,都是最快最優的方式。

歸根結底,奧數只是評價方式之一,在沒有其他甄別方式的情況下,校方不得不依賴這種方式,從而引發功利化、超前化等種種亂象。所以,真正的治標不是消滅奧數競賽和校外培訓機構,而是建立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選拔體系,讓各類具有突出特長、創新潛質、綜合素質優異的學生,都能脫穎而出,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內涵所在。

目前,教育部只是暫時叫停奧賽,做進一步梳理規範,而非永久叫停奧賽。給家長和學生選擇奧數的自由,也給他們選擇更多道路的自由,讓孩子有更多招數「拼」名校,「奧數熱」才能真正降溫,回歸常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報網 的精彩文章:

南京專家發現2.8億年前最早澱粉化石
會玩更會學!南外仙林男生被墨爾本大學錄取

TAG:南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