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報告:人類過度墾伐捕撈致動植物銳減 波及能源

報告:人類過度墾伐捕撈致動植物銳減 波及能源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由聯合國支持的一項生物多樣性研究發現,人類活動正導致地球各處的植物和動物以驚人的速度減少,過度的耕地開闢與水產捕撈已影響凈水與能源的供應。

由550名多國專家耗時三年研究後發布的四份研究報告指出,到了2050年,在污染與伐木造成的破壞之外,氣候變化也將成為生物多元性持續面對的重大威脅。

各國專家3月23日在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所發布的報告,把世界分成四個部分:亞洲太平洋區、歐洲與中亞、非洲以及美洲,只有南極洲和公海不包括在內。

據報道,全世界塑料廢物最多的10條河流當中,八條在亞洲;在歐洲和中亞,自1970年以來,濕地已減少了一半;非洲約有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退化;在美洲,物種數量已比首批歐洲移民登陸時少了31%,到了2050年,此數將達約40%。

報告指出,除非採取嚴厲措施,否則到了2048年,亞洲太平洋區的海產可能會耗盡;到了2050年,多達九成的珊瑚將嚴重退化;而在歐洲和中亞,近三分之一已知的海洋魚類種群和42%的陸地動植物數量將減少;到了2100年,非洲半數以上的鳥類和哺乳動物將滅絕。

這份由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台(IPBES)近600名科學家耗費三年多整理的報告警告:「世界上每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都在持續下降……這一令人震驚的趨勢將危及到各國的經濟、人們的生計、糧食安全和生活質量。」

會議從17日開始在麥德林舉行,為期九天。自願參與的科學家們分析了約萬份科學出版物,為2005年以來最廣泛的生物多樣性調查。

報告發人深思,本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肯亞去世,正為物種滅絕的一個明證。

會議主席、IPBES主席沃森就調查結果指出:「我們正在破壞我們自己的未來福祉。」

出席會議的129個成員國代表所批准的這四份報告總結了科學家們的這些發現。它們包含了政府未來制定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指導方針。

會議將發布關於全球土壤狀況的第五份報告,說明污染、森林破壞、採礦以及不可持續的耕作方法如何導致土壤的營養物質迅速退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加州州長參選人江俊輝參加遊行 向南加選民拜票
法國反恐行動在東南部逮捕5名疑犯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