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什麼貿易戰?趕快搶技術、挖人才、擠市場才是王道

打什麼貿易戰?趕快搶技術、挖人才、擠市場才是王道

今天的網路上熱熱鬧鬧說貿易戰開打。

再配個圖,乍一看,令人有一種農業國挑戰工業國的感覺。

反擊了什麼?

中國商務部今天發布的信息,對應的是美國進口的30億的貨物。

然後有人憤怒了,有人在說風涼話了,人家600億打來,才反擊個30億?吃棗藥丸!

要看清楚,這個反擊上寫的很明白:「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

這個232措施,涉及到中國的部分,大約是對9億美元的出口鋼加征25%,對18億美元的中國鋁產品加征10%。

而中國的反擊是,對約20億美元的美國貨物(豬肉、鋁產品等)加征25%,對約10億美元的水果葡萄酒加征15%。

當前,不過是試探階段,我們當前對美國實施的懲罰性措施,也主要是想反擊一下232措施,順帶打擊一下特朗普的選票。

美國針對的領域

那轟轟烈烈的600億呢?

嗯,特朗普只是以「總統備忘錄」的形式向美國貿易代表下單指示,要求他們在15天之內拿出個方案,隨後公示30天。所以說,具體的清單和到底要加徵到什麼程度,美國的方案也還沒有出啊!

但是,這600億大約設計到哪些行業,還是已經清晰了

美國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的領域:

信息技術、工業機器人、航空設備、高鐵設備、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

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領域: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高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必須明白,這次和以往不一樣,美國這次並沒有說中國商品傾銷,也沒有對日常生活用品、容易產生物價飛漲的領域進行徵稅。所以,針對紡織品、玩具、鞋帽等產品基本上隻字不提。

至於232措施,本質上來說也是虛晃一槍。歐盟、美洲大國、亞太盟友都可以免徵,說白了就是靠這個無中生有的措施,逼著盟友站一次隊而已。

美國這次的最終目標,是針對中國產業升級的領域,希望的是要打斷或者延緩中國製造2025的實現。

對策

明白了對手的目標,就知道了我們的應對策略。

也很簡單,就是搶技術、挖人才、擠市場,確保《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達成。

貿易戰打開了,中國出口美國商品那麼多,進口美國商品那麼少,似乎很悲觀?

別擔心,美國資本在中國的投資多著呢。

比如,美國的製藥業佔全球製藥業50強的60%以上的份額。要是我們臭不要臉一點,全面放開針對美國葯企的仿製葯,那可以拿到多少技術、擠佔多少市場啊!

集成電路(晶元)、飛機發動機這些工業皇冠,外國是不可能給予中國技術轉讓的,只能一步一步的啃上去。至於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產業,如果能有更多的外力支持,趁著在產業全面升級的階段,再耍最後一次流氓。把能偷蒙拐騙的技術都拿到手,再扶持起一批山寨企業,誰說十年後,各行業不會湧現出一大批類似於OPPO、VIVO類型的科技企業呢?

又例如,美國的寶潔在超市日化線;瑪氏箭牌在超市的巧克力和口香糖線都有著壟斷性的霸主地位,趁著貿易戰的借口,以反壟斷和公平貨架原則扶持國內品牌和歐洲日韓品牌,不也是好事一件?要知道,這些企業的凈利潤率高達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三十。

又比如,當下美國的社會面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恐華、反華情緒正在持續高漲,很多留學生、移民人員都被歧視或懷疑「竊取了美國的知識產權」,而且這種懷疑本身是帶有白皮人看黃種人的「非我同類、其心必異」的種族/膚色歧視。我們再暗中加一把火,挑動一下美國社會的情緒,倒逼這麼一批在美人才回國建設社會主義事業,豈不美哉?

誰和你真正打貿易戰啊?

必須明白,中國正在升級的產業和美國當下的高端科技產業之間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特朗普沒想過要和中國打貿易戰,沒說你中國傾銷商品。表面說的是中國竊取知識產權,實質希望的是打斷中國的產業升級進程,趁羽翼未豐之際,先下手為強。

我們又何必真心實意的打貿易戰?既然都被說是無賴了,何妨無賴多一次?

接著美國先挑起貿易戰的借口,搶技術、挖人才、擠市場,全面確保產業升級目標的如期達成,這才是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校專業局 的精彩文章:

體育類專業前景怎麼樣?都去做體育老師和健身教練?

TAG:高校專業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