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要心態好,人緣就好!

人生要心態好,人緣就好!

修身養性 品味高雅

吃苦的人了苦,苦盡甘來;

享福的人了福,福盡悲來。

心寬如朝霞,是非放得下,

幫助別人就是成全你自己。

1

有一位女士忿忿不平地告訴一位善導大師,說她恨透了她的丈夫,一定要離婚。善導大師建議說:「唉,既然你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我勸你盡量想辦法在最後的時間去恭維他、討好他,當他覺得不能沒有你,並且認為你很深愛他的時候,你就斷然地跟他離婚,這樣你才能讓他痛苦不堪。」

這個女士覺得大師有點智慧,給她出的點子好像還蠻新鮮的。幾個月過去,女士又來找善導大師:「大師,你說的一切都進行得很好。」善導大師說:「行了,現在你們可以辦理離婚了。」她說:「什麼?離婚?我才不離呢!現在我從心裡愛著我的丈夫了。」

善導大師用反證法認為,待人友善,別人必定會以友善相回報。

一個善良的人,總會給自己帶來越來越多的幸福和歡樂,

一個人給予別人的幸福和歡樂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樂就越多。春播秋收,春華秋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用慈悲和寬容來待人,我們將會得到收穫,那就是平安和快樂。

2

有一年,美國南部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洛杉磯的街頭出現了募捐站,有一個蓬頭垢面、拖著一條殘腿的年輕流浪漢,一拐一瘸地走了過去,從口袋裡掏出一百美元,投入了募捐箱。這位名叫斯加特的年輕人的善舉,迎來了邊上很多人的鼓掌和眼淚,且被一位叫葉迪遜的富商看到了。

第二天,這位富翁讓人把斯加特找去,開門見山地說:「年輕人,昨天你的行為感動了我,一個殘疾人有這麼博愛之心,難能可貴,我想讓你過上受別人尊重的生活。」說著就遞給他一張填好的支票,斯加特沒有接。富翁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了,你不想接受錢財的幫助,是想擁有自己的事業。」斯加特說:「我想辦一個送凈水的公司,它是一種新型行業,投資少,有一萬美元就夠了。」一桶水所賺的錢也只能買一個泡泡糖。富翁說:「那你為什麼不能選擇一個更賺錢的生意呢?」殘疾青年說:「我很清楚我自己的能力,從一顆泡泡糖的利潤賺起,世界上任何財富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這位富翁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年輕人,我看到你的財富,你會成功的。」在富翁的幫助下,20年後辦送水公司的斯加特的名字在美國的富翁榜上出現。每年一度的聖誕節,美國洛杉磯的乞丐們都會收到來自「聖誕天使」的捐款。很多年過去,大家才知道,原來「聖誕天使」就是斯加特。臨終前他將億萬美元的資產捐給了美國慈善事業。然而在斯加特墓碑上發現,除了他的名字之外,邊上還刻有一顆不起眼的泡泡糖。這就是善良能夠幫助我們擁有幸福。

一個整天為別人想的善者,一定會擁有榮譽;

一個開朗豁達的學佛人,一定會戰勝現實的苦惱;

一個淡泊名利的學佛人,一定會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佛法告訴我們,寬容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健康,隨緣的心態能夠讓我們擁有財富,慈悲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擁有幸福。

3

有一個人晚上夢見了菩薩,菩薩告訴他:「有大事就要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有機會得到很多的財富,在社會上得到卓越的地位,並且娶到一個漂亮的妻子。」這個人很高興,他終其餘生都在等待著這個承諾,可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這個人窮困地度過了他的一生。就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又夢見了菩薩,他對菩薩說:「菩薩,你說過要給我財富、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漂亮的妻子,我等了一輩子,什麼都沒有得到。」

菩薩回答:「我只承諾過要給你機會,可是你卻讓這些機會從你身邊溜走了。」這個人迷惑了。菩薩說:「我給你機會,讓你曾經想到一個很好的計劃,可是你沒有去做,因為你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幾年後,這個計劃給了另外一個人,那個人一點都沒有害怕地去做了,他就是後來全國最有錢人之一的那個人。有一次發生了大地震,城裡大半的房子都毀了,好幾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里,你有機會去幫助和營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怕污染、感染,你又怕小偷去偷你家的東西,你以這個作為借口,故意不幫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這個人慚愧地點點頭。菩薩說:「那是你去營救幾百人的好機會,這樣可以使你在整個地區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榮譽。還有,有一個頭髮烏黑的漂亮女子,她曾經非常喜歡你,你也被她的善良吸引。可是你認為她不可能會嫁給你,她不會跟你結婚,你害怕被拒絕,她就從你身旁溜走了。」這個人點點頭,這次他流下了眼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身邊每天都圍繞著很多的機會,包括成功和學佛的機會,可是我們經常像故事裡的那個人一樣,總以為菩薩沒有保佑我們,結果幸福就溜走了。佛法讓我們懂得信、願、行,相信菩薩後要有願力,有願力就會有行動。把握難得的佛緣,改變你的一生,這就是開悟,這就是覺悟。

太虛大師說過:人成即佛成。佛法六波羅蜜,就是讓我們在人間修有智慧,所以學佛人在生活當中要記住以下幾點:

第一,氣不和的時候少說話,有言必失;

心不順的時候莫做事,做事必敗;

逢事莫虛應,答應則必辦,如果你不辦就會跟別人結冤;

願莫輕許,許願必還,不還你心中就會欠別人的債了。

萬物在說法,看你如何看待。

學佛人碰到煩惱,認知一切是考驗,看你如何用忍辱心、精進心。

知足是富貴,平常是高貴,無事是聖,無心就是佛。

記住師父一句話:想開了哈哈一笑,看破了什麼都不要。

人生有很多來自佛性的靈感,心理學上叫「心理暗示」。學佛念經後,你會感覺「今天我可能不大順利」或者「我們夫妻不能再吵了,否則會吵出事情來」……這些都是來自於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末那識,它會提醒你。菩薩在我們身邊幫助我們,而我們看不見;菩薩也會在夢中提醒我們,而我們沒有在意。所以要好好地學佛,菩薩就在你的身邊。希望大家好好地修心,讓自己的心神安定,你就不會看什麼都不順眼。佛法教導我們看什麼都要順眼,你就擁有了慈悲心。

懂人生,萬事要留幾分空間,不過分才叫中道。

熬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

處事要三分為自己,七分為別人;

對朋友要三分認真,七分寬容;

對家庭三分要愛,七分是責任;

對煩惱是三分要解決,七分要看開;

喝茶要喝到三分香,七分品嘗。

三分和七分,這是人生的智慧。

學佛人要懂得:

人生是書,讀的可是整個世界;

我們沏的是茶,品嘗的卻是生活的磨難;

學的是佛,化解的卻是你的煩惱。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過一站就算一站,請我們學佛人珍惜每一站,你才會擁有這美好的人生。

人間的一切名利,《金剛經》上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擁有的榮譽、地位和錢財都是一時的,它沒有辦法給我們帶來永遠的幸福,而這會造成我們煩惱。

很多人問師父:「師父啊,煩惱的根源在哪裡?」

師父告訴你們,煩惱的根源在你自己。

生氣的人,是因為不夠包容;

鬱悶的人,是因為心裡不夠陽光;

煩惱的人,是因為心裡不夠智慧;

悲傷的人,是因為不夠堅強;

瞋恨的人,是因為不夠慈悲;

嫉妒的人,因為自己還不夠優秀。

人間的種種煩惱都在自己身上。你們好好記住這句話:每一次人間煩惱的出現,都是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

4

我們總是在生活中尋找很多理由,怪別人不好。

村子裡有兩戶人家,東邊的王家經常吵架,彼此敵視,生活十分痛苦;西邊的李家一團和氣,笑容滿面,快樂無比。有一天,王家的主人又在家裡大吵大鬧,他衝到李家請教:「為什麼我們家總是吵架,你們家卻平安呢?為什麼你們家永遠是愉快的?」

李家的先生說:「因為我們常做錯事情。」老王正在疑惑的時候,突然見到李家的媳婦匆匆從外面回來,走進大廳的時候摔了一跤。正在拖地板的婆婆立刻跑過去扶著她說:「媳婦啊,都是我的錯,把地板擦得太濕了。」站在大門口的兒子也跟著進來,懊惱地說:「都是我的錯,沒有告訴你大廳正在擦地板,害你摔倒。」被扶起的媳婦則愧疚地自責說:「不不,都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來請教的老王看了這一幕,心領神會,他已經知道答案了。很多人心裡總是抱怨「都是別人的錯」,很難與身邊人相處。傳統文化說「君子反求諸己,小人無錯,君子常過。」倘若反觀自身,看到自己有改正的地方,不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會贏得別人的尊敬。

記住了,經常說「都是我的錯」,是一種自律,讓你不斷地提升;

「都是我的錯」,是一種胸懷,時刻為別人想;「都是我的錯」,是一種美德,讓彼此之間的心更加貼近;「都是我的錯」,是一種難得的修為,真修當不見世人過;「都是我的錯」,自凈其意,常養身心。

心美,看什麼都美;

心惡,看什麼都不順眼。

所以學佛人對人要寬心,說話要細心,佛友之間無私的愛讓你越看越開心。一個人的快樂並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學佛人不計較、不貪求,心包太虛。

記住師父告訴你們的話:

吃苦的人了苦,苦盡甘來;

享福的人了福,福盡悲來。

心寬如朝霞,是非放得下,

幫助別人就是成全你自己。

記住了,擁有感恩心的人最有福氣,慈悲幫助別人就是德,加起來就叫「福德」;能消除煩惱的人就是慧,能付出善心的人就是福,加起來就叫「福慧」。

學佛人要懂得:

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一笑,那叫修養;

受委屈的時候坦然一笑,那叫解脫;

吃虧的時候開心一笑,那叫大度;

無奈的時候達觀一笑,那叫境界;

危難的時候坦然一笑,那叫隨緣;

被人看輕的時候能夠平靜地一笑,那叫看破;

煩惱的時候能夠輕輕地一笑,那叫放下;

對痛苦的人生能夠哈哈大笑,那叫開悟。

人生要心態好,人緣就好,懂得寬容,就會心態好,做事順利。心態好的人就會放下,別讓脾氣和你本事一樣大,越有本事的人脾氣越要小。心態好的人處處圓融,處處圓滿。學佛人心中有菩薩,我們一定能夠讓菩薩的慈悲照亮全世界,能夠去除心中的雜念。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菩薩的愛,擁有佛陀對我們的廣大無礙。希望大家好好學佛,謝謝大家。

*文稿來源:無盡妙言辭,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心堂 的精彩文章:

啟功書《心經》,直抵人心!

TAG:修心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