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雅緻生活「醉」宜興

雅緻生活「醉」宜興

來源:宜興旅遊園林局

雅緻生活「醉」宜興

四十多分鐘的高鐵,便從南京來到了宜興。一路上翻了幾頁書,喝了幾口水,彷彿只是去到了城市的另一端。由高鐵延伸的都市生活圈,近在眼前。

近年來常去宜興,晴天時,在陽羨湖畔騎行,嘆湖邊美景,吸深氧空氣;雨天里,在竹海中行走,看雨霧蒙蒙,觀竹林疊翠;煩惱時,來到佛光祖庭大覺寺,借花獻佛,靜聽梵音;悠閑時,約上三五好友擇一民宿住幾晚,喝點閑茶,聊些閑話,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曾經「因陶而興」的宜興,這座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如今更以一種悠閑雅緻的「陶式生活」方式而廣受矚目。這是陶都宜興,更是江南雅緻生活的樣本。

那日在宜園中用過午餐,便來到位於太華鎮的乾元茶場。穿過綠蔭小道,上坡至平台時,眼前豁然開朗,半山茶園躍入眼帘。

在宜興,茶園並不在少數。湖父的陽羨茶園、張渚的龍池山自行車公園,甚至宜城的龍背山森林公園裡面,到處皆有。但是縱觀整個城市面積,只比南京一個江寧區多了400多平方千米。如此算來,其茶山便不少了。

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正是因此,當地才有陽羨雪芽、陽羨清茶、善卷春月、竹海金茗、乾紅早春、盛道白茶、宜紅等名茶。名字好,茶更好。

唐代詩人李白曾言「煙花三月下揚州」,星雲大師於今題詞「茶禪四月到宜興」。一副對聯,一步之間,讓人跨越到1300年前那個詩情畫意的時代。詩仙李白與星雲大師彷彿穿越時空,隔空對話,分別暢談春色怡人何處去。

於是,「煙花三月下揚州,茶禪四月到宜興」,這樣讀來也是不無道理的。

漫步茶園中,一片碧色,滿目清朗。不由想起,九百年前,最愛的東坡居士乘水路來到此處,見眼前美景,情不自禁地吟出那句「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愜平生之欲。」

站在船頭的他定是風采依舊,即使粗衣布褲也掩蓋不住其瀟洒之氣。這靈動的山水,連綿的茶山,讓風雨飄搖了大半生的他豁然開朗。那些政治抱負,那些仕途小人,在眼前的山色間都變得不再重要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宜興的山水才是自己想要與所愛之人一起終老的地方。

乾元茶場之中,有處名為「早春茶舍」的民宿,裝修很有格調。民宿四周被翠綠的茶洲包圍,有心曠神怡之感。二樓的客房中,茶景相應,落地窗外一片清亮,恍若身處茶園之內。若是東坡在此,想必又有一番感慨吧。

歷史的車輪不斷輾轉,宜興的山水在文化的浸潤中卻沉澱了更加濃厚的人文氣息,也孕育了這樣獨特的「陶式生活」。

「一菜一景一故事,一茶一壺道宜興。」宜興盛世桃園酒店設計的「陶醉中國宴」更是將宜興人雅緻的陶式生活,體現在餐桌上。

地道的「宜幫菜」是淮揚菜的一個分支,但比起淮揚菜,更多了一份原生態的山水味道,「宜興產白蝦,為了讓肉質更緊,會先爆過以後再用水煮,最後澆上南乳汁。」盛世桃園酒店的朱總介紹到。果然,如此手法製作而成的白蝦,不僅肉質緊實,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營養價值,更有一份獨特的鮮美之味。

無論是在《舌尖上的中國》中露臉的「鹹肉煨筍」,還是需要賓客當桌揭蓋的「周處砂鍋魚頭」,皆令人食慾大開,滿足口腹之慾時還令人賞心悅目。原因為何?只因美食配美器,陶都宜興不僅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宜幫菜」,更將美器融入其中,為當今餐飲和旅遊打造了「宜興味道」和「宜興標誌」。

就拿這道周處砂鍋魚頭來說,「這個容器其實是度身定做的,看起來就像一個特大號的雙耳紫砂壺。根據制陶的工藝,很難將『肚子和口』開得這麼大,但因為是用來盛放大魚頭,所以尺寸必須要大。在製作的過程中,師傅一次又一次嘗試,不斷努力,終於將其做成了這樣大的容器。」朱總說到。

擁有七千年制陶史的宜興,將陶瓷藝術和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中。菜品與佳器結合的美食美器,如影隨形,日趨精湛多樣,日益融于思想。

陶式生活在宜興,體現的是一種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如今,陶式生活在宜興人的生活中無處不見,此文化生活理念也延伸至文創產品中。宜興旅遊部門創建的「文創宜興」品牌,以地域情懷為出發點,以旅遊文化為核心,發揮創意去設計與研發一系列旅遊產品,不論是其美觀度,攜帶性、紀念性皆令人眼前一亮,讚不絕口。

作為無錫地區唯一的「江蘇十佳購物連鎖品牌」,「文創宜興」不僅入駐上海世博館的中國館與「無錫游禮」城市創客廳專櫃,也延伸至宜興交通集散地和市內主要景區等場所,宜興高鐵站旁的「文創宜興旅遊驛站」也即將開幕。至此,「文創宜興」設計的專營店(櫃)已累計達12家,覆蓋宜興市多家知名景點,並輻射上海、無錫等周邊地區,品牌效應日益彰顯。

走進專營店中,各類文創產品琳琅滿目,以陶文化節吉祥物「陶嘟」命名的系列商品更是奪人眼球,不僅有T恤衫、口袋書、毛絨公仔、名片夾等系列產品,還有為了迎合一家三口的需求,還設計了三種不同樣式不同顏色的陶嘟馬克杯,讓文創商品與生活用品密切相關,更具實用性。

那日看過文創宜興的產品,走過茶園,品過美食後,晚些時候又去了鬧中取靜的「上茶」茶空間,屋內書香繞案,一派清韻爾雅。隨處可見枯枝裝點,古樸之餘更添守拙之意。女主人更是美似畫中,眉目星朗,過目難忘。

輕紗幔帳間,見其以陶壺煮水,再將滾水注入紫砂壺中,陳年普洱頓時香氣四溢。此情此景,只喝一杯,便叫人沉醉……

因次日有事,並未久留,故而當天往返。來宜興這麼多次,第一次如此匆匆。

坐在高鐵時回想,這一天之內雖倉促,但已感受到「食之精、器之美、茶之道、人之靈」,彷彿是濃縮版的「陶式生活」,讓人意猶未盡。

轉念一想,所謂地靈人傑,也就是如此吧。

-end-

圖片:鮑永剛、范雙喜等,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文字:朱凌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愁小棧 的精彩文章:

匯江海,通南北,春聯里的南通等你回家

TAG:鄉愁小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