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CEO庫克:教育是通往進步之路,沒有捷徑

蘋果CEO庫克:教育是通往進步之路,沒有捷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4日訊 (記者 佘穎)3月24日上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舉行了「應對全球不平等挑戰」專場討論,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發表演講並回答現場提問。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

庫克說,技術進步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像蘋果這樣的公司創造出了新的技術,還有各種各樣的公司以令人興奮又經濟高效的方式使用這些新技術。但是我們非常清楚,全世界有太多的人被排除在這個進程之外,沒有機會為經濟增長作出貢獻或從中受益。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它創造了機會,但也擴大了貧富之間的鴻溝。

蘋果一直關註解決經濟鴻溝的必要性,收入不平等不是我們所面臨問題的成因,而是其他不平等的結果。這些不平等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說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鄉村及城市的工作機會、氣候變化以及對各國不同程度的影響,還有不同性別間的薪酬差異等等。蘋果公司深刻思考了這些問題,並在所有這些領域都開展了重要的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蘋果為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開發了課程,我們正在與中國及全世界各地的學校合作,為了學生和他們的未來,培養他們將技術應用到工作的能力。教育是通往進步之路,沒有捷徑。當人們有機會去學習,他們的家庭和社區就會蓬勃發展,他們的國家會繁榮昌盛。換句話說,教育不僅僅縮小差距,它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問:CEO應該拿高薪嗎?

蒂姆·庫克:我絕不會堅決維護給CEO很高的工資。我覺得透明度更重要,要讓大家知道CEO賺了多少錢,高管的薪酬水平是怎麼樣,這樣股東就能夠採取相應的行動,決定是不是要降低這個薪酬。如果蘋果的股東認為我的薪酬有問題的話,他們也會去作出調整,因為他們每年都會去討論這個問題。

問:機器人會不會讓全球不平等變得越來越嚴重?

蒂姆·庫克:技術本身無所謂善惡,是技術的創造者來決定技術能否體現出人性。技術可以用來摧毀事物,但同時也可以給人類帶來無與倫比的禮物。

人工智慧可能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也有可能取代一部分的工作,用自動化去取代經濟體當中的一部分工作。在我看來,這是對社會的一個新的挑戰。

幾十年來技術一直在替代工作,在我做實習生的時候,電子表格才剛剛開始為人們所接受,之前大家用的都是列印出來的財務表格。電子表格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力。

在我看來,生產力的提高是一件好事。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應該做的是更好地預測技術可能會替代哪些工作,然後幫助這些崗位上的人做更好的準備,讓他們能夠從事其他更富有生產力和創造性的工作。比如,卡車司機可能會被自動駕駛所替代,這些司機就應該培訓新的技能,在未來爭取新的工作。社會應該投入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去培訓這些人,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去提升競爭力和生產力。作為普通人,我們應接受新的技術,要承認我們今天所做的工作可能在十年十五年之後變得面目全非。我們要接受這樣的觀點,要學會終身學習。

問:中美貿易戰,想對特朗普總統說什麼?

蒂姆·庫克:我認為企業應該與政府多接觸,不管是否同意政府的立場。我的經歷告訴我,擁抱開放、擁抱貿易、擁抱多樣性的國家能獲得成功。而那些拒絕開放、拒絕貿易的國家可能會失敗。大家通過合作可以把蛋糕共同做大,而並不是說去爭奪一塊蛋糕。

對於美國和中國來說,大家都從貿易中受益,但是可能是不平等的、不平均的,所以這是一個大家很關注的問題。我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真正關注現存的一些不平等的問題,以及它產生的原因,然後把精力放在這些問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家裡的剩飯、剩菜可以吃嗎?
福州推出電子社保卡,社保服務邁入「碼時代」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