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抗者 阿爾貝·加繆

反抗者 阿爾貝·加繆

阿貝爾·加繆閱讀計劃之《反抗者》

阿貝爾·加繆 著 呂永真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閱讀者:撒歡

━━━━━━━━━━━

作者簡介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加繆在他的小說、戲劇、隨筆和論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異己的世界中的孤獨、個人與自身的日益異化,以及罪惡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誕的同時卻並不絕望和頹喪,他主張要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他為世人指出了一條基督教和馬克思主義以外的自由人道主義道路。他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歐洲並最終在全世界,成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本文是「歐洲文藝評論第四期人文經典讀書計劃」讀者來稿。

━━━━━━━━━━━

讀者微評

剛開始讀加繆的這一本論著,覺得艱澀難懂,讀幾頁就會再翻回來重新再咀嚼一遍,但是習慣了這本書的節奏,慢慢就沉浸其中。加繆一直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作家,在讀這本論著之前,看過了他的小說和隨筆,並對他的思想產生了好奇。人生荒謬,哲學詭辯,而加繆一直秉持著一股心氣,看完這本書,我慢慢就想懂了。

其實論著沒有小說讀起來輕鬆愉快,可以鋪陳開無窮無盡的想像,但是更加踏實沉著,像觸摸著盤根錯節的老樹根系,心裡一時明白起來,那是過來人在娓娓道來的初聽也不是很懂得的一席話。

加繆從反抗意識萌芽的出現說起,講述了從古希臘造神至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出現與發展,佐以歷史事件與哲學思辨,並引人思考,在龐大的虛無感中,人類能否反抗這種命運。讀完之後,體會到了加繆積極向上的反抗感,跟薩特的哲學思想有所區別。

這本書值得看的地方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也很多。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所以讀書的時候非常的開心。

━━━━━━━━━━━

讀者摘錄

1

反抗者,一個說「不」的人。然而,他雖然拒絕,卻並不放棄;他也是從一開始行動就說「是」的人。

2

惡意與美德不過是偶然的或任意而為之。

3

荒誕的骨子裡就是矛盾,因為它想維持生命而排除一切價值判斷,然而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判斷。呼吸,這就是判斷。

4

人是唯一拒絕像現在這樣生活的生物。

5

為了與世人站在一起,他接受了孤獨的命運。

6

只要思想與信仰的漫漫長夜沒有逝去,沒有思想歡樂的呼喊的巨大意義便不會為人領悟。

7

在施特納眼中,什麼是善?「是我可以利用的一切」。我能夠合法地做什麼?「做我所能做的一切」。

8

虛無主義者並非什麼都不相信的人,而是不相信現有一切的人。

9

永恆的法則如果不是自由,那麼沒有法則則更加不是自由。

10

倘若偉大的原則沒有建立,而法律僅表現了暫時的條文,則法律不過是為制定而制定或者強加於眾。

11

虛無主義「我們唯一引以自負的就是心靈的空虛,直到在某種程度上認為萬物皆空。」

12

彼此相愛的人,如朋友、情人,都知道愛不是一閃而逝的,而是為了最終的相互認識與和解而在黑暗中進行的長期而痛苦的鬥爭。如果說歷史上的美德由於表現出耐心而為人所認識,真正的愛情與仇恨有同樣的耐心。

13

反抗在現在與將來越來越大聲地對它說,面對一個只能唯唯諾諾的世界必須行動,不是為了在某一天生存,而是為了造反運動中已經發現的那個模糊的存在。

-版權聲明-

本公眾號以傳播人文思想為宗旨,所刊文章部分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會第一時間刪除,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歡迎關注微博@歐洲文藝評論

做文字共和國的靈魂自由民

編輯 | 十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文藝評論 的精彩文章:

王爾德、普魯斯特和惠特曼

TAG:歐洲文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