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胸」之疾,肺癌乳腺癌治療方向是相愛還是相殺!

一「胸」之疾,肺癌乳腺癌治療方向是相愛還是相殺!

吳一龍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

2018年3月18日,腫瘤治療藝術高峰論壇邀請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他對中國最常見的兩大胸部腫瘤——肺癌和乳腺癌近20年來在診療、國內學術面臨的問題與突破點、醫患人文及癌症治療趨勢等方面進行了主題彙報。

肺癌乳腺癌巔峰對話:

化療仍是兩大胸部腫瘤治療的重要武器

吳教授回顧了肺癌和乳腺癌兩類腫瘤20年來的治療變革。在診斷方面,兩類腫瘤的分子分型各有特點,肺癌分子分型類似於「切蛋糕」,單靶點探索為主;而乳腺癌則依據分子分型結合生物標誌物進行分類管理。肺癌患者生存不佳促使肺癌領域工作者加強了對分子分型的探索,甚至涉及分子分型佔比很低的類型(佔比肺癌比喻為個人勵志型,而乳腺癌則是團隊整合型,二者如果能借鑒對方的模式,在疾病管理層面可能更上一個台階。在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化療仍是胸部腫瘤治療的重要武器,從早期輔助化療,至中期新輔助化療,及至晚期化療,覆蓋患者疾病發展的各個階段。

肺癌聚焦全程管理,

而乳腺癌側重於早期治療

2017年,FDA新批准或適應症擴大的肺癌/乳腺癌新葯中,有一個乳腺癌藥物獲批用於早期治療,肺癌藥物則局限於晚期治療。吳教授指出:肺癌聚焦於全程管理,而乳腺癌側重於早期治療。2018年兩個領域都有重大進展,但差異也較大,肺癌越來越多集中在免疫治療(I-O),而乳腺癌的免疫治療還處於低潮時期。當然,未來如果乳腺癌能在免疫治療方面取得進步,這不失為乳腺癌治療的又一大突破。

精準醫學時代下,

肺癌與乳腺癌研究道路不同

肺癌在精準醫學研究方面非常推崇進行「傘狀研究」,側重更精準地找到靶點,並針對靶點進行更為高效的藥物研發。而乳腺癌側重早期患者複發風險的精準化評估和個性化輔助治療方案的制訂。肺癌目前強化通過免疫治療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而乳腺癌想要通過免疫治療來取得生存期的突破,目前來說仍任重道遠!

我國胸部腫瘤學術突飛猛進,

部分學術領域「領跑」世界

我國學術研究及發表文獻數量近年增長迅猛,已經超過日本,位列第二。乳腺癌文獻發表量位居第一位,肺癌居第二位。在肺癌領域,《肺癌液態活檢中國專家共識》已在ESMO年會發聲;而另一方面,中國乳腺癌專家已入選為St.Gallen主席團成員。目前在三陰性乳腺癌領域,我國學術論文發表量位居全球第二,將可能成為我國乳腺癌學術進展的突破點之一,並有望在全球取得領先的學術地位。

順應腫瘤治療趨勢,

多學科診療模式需重視「後效評價」

在學科建設方面,吳教授提倡多學科診療模式(MDT),並指出許多醫院仍處於多科室共同討論的初級階段,應注意真正的MDT是個閉環結構,MDT做出的決策在臨床實踐中需進行療效評估,即「後效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使MDT形成閉環。同時,醫院應重視患者的人文關懷,不斷完善隨訪平台,臨床醫生應將真實理性的學術信息傳遞給患者,以利於患者獲得更好的臨床轉歸。我國精準醫療的開展,需要大數據的推動,但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證初始數據的真實性,醫院還需探索更多方式,以避免因數據的錯誤而導致研究失敗。最後,吳教授總結了腫瘤治療的七大趨勢,化療使用更加精細化、基因檢測、精準醫療、人工智慧等,這些都會深刻影響醫生未來的臨床決策。

動手時間到!邀您參與互動問答!

(最多選擇三個答案哦)

GIF

SACN.OXA.18.02.1227e 2019年2月

本資訊由賽諾菲特葯醫學團隊編輯提供,旨在幫助醫學專業人士更好地了解腫瘤、移植、血液病、神經元疾病及罕見病等治療領域的最新進展。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覽之用。文中相關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治療建議。只有那些有機會與患者交流並查閱了患者病歷的擁有診療能力的醫生,才能夠被依賴以提供治療建議。醫學專業人士在對文中提到的任何藥品進行處方時,請嚴格遵循該藥品在中國批准使用的說明書。賽諾菲不承擔相應的有關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肺癌晚期死前1月癥狀 治療肺癌這樣做
我和肺癌的他,走過的這幾年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