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也說Facebook泄密

也說Facebook泄密

美國大選被操縱了沒?特朗普說沒有。俄國人也說沒有。但是,最近發現,因為用戶在Facebook上隨意參與了一些大家都在玩兒的心理測試之類的小遊戲,被一家有俄羅斯血統的分析公司抓取了一些數據,進而分析了用戶的各種傾向性,還通過各種話術操縱這些用戶來影響他們是否參加選舉,最後選誰。

聽起來很玄,是不是?好像這種高科技的用戶操縱只有「劍橋分析」這種高大上的為了選舉而操作的分析公司才能做?當然不是。其實這整個過程可以拆分成兩段,第一段用戶畫像,第二段內容推薦。用戶畫像,就是從一堆用戶數據,包括註冊信息和其他評論、日記中發現用戶的基本特徵,例如,性別、年齡、地址、行業、收入範圍、性向、政治傾向等等。內容推薦也很簡單,根據用戶以前點贊、評論的內容,用戶的朋友喜歡的內容,和用戶畫像相似的其他人喜歡的內容,向用戶推薦新的內容。淘寶在做,頭條在做,微博也在做。看起來好像不同的地方在於,淘寶的目的是讓用戶贊同它推薦的東西,付賬;做內容推薦的頭條和微博是讓用戶贊同它推薦的內容,瀏覽點贊並繼續沉迷;劍橋分析的目的在於,不僅僅讓用戶喜歡和同意它推薦的內容,最好還要推銷出它內容中獨特的餡料——支持XX當總統,潛移默化直到影響用戶行動。說穿了,不過都是長久的用戶訓練過程而已。有效嗎?看看沉迷頭條推薦的用戶群體和使用頻率也許諸位心裡能有個大概的了解吧。

Facebook無辜嗎?當然不。畢竟用戶數據是從它的伺服器上被拿走的。要說Facebook的錯誤有多駭人聽聞,作為一個該公司的非忠誠用戶,我只能說,Facebook替所有大數據公司擋了第一槍,還不幸扛上了影響總統選舉這個鍋。

以ofo小黃車的用戶協議為例(android 15450安裝版本)。「在不透露單個用戶隱私資料的前提下,您同意ofo有權對整個用戶資料庫進行深度分析,並對用戶資料庫進行商業上的使用或大數據的開發和運用」,「為更好地提供服務和升級產品,ofo可能會將個人信息數據提供給第三方用於分析和統計。以上第三方企業或個人,只有在必須的情況下才會接觸到您的個人信息,同時ofo會確保他們受到嚴格的保密義務的約束」。這年頭,不做個用戶數據的深度分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創新型企業,搭不上大數據這班車,分分鐘從天使變天屎的節奏。難怪互聯網企業對用戶數據趨之若鶩。

感興趣的android用戶可以翻翻自己手機的許可權管理內容,看看有多少app要求讀取聯繫人、讀取簡訊、讀取通話記錄、讀取日程、讀取位置、新建/修改通話記錄、刪除通話記錄、刪除聯繫人……以我的手機為例,28個應用中26個要求可以調用我的攝像頭,20個應用要求錄音,25個要求可以開WLAN,25個要求可以讀取位置信息。想像一下,到了家或者單位,25個應用自動連上了wifi,20個開始錄音,26個開始錄像……一顆賽艇!

用戶隱私是什麼?網路時代無隱私。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

——————

封面圖來自於http://xianguo.com/article/EF119F64DC052E79CA629E7012D24B4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是魚非魚 的精彩文章:

TAG:是魚非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