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作者:家長樹,孫志君老師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在網上看到上面這張圖,看著這孩子的表情和寫的字,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很多家長的憂慮,閱讀和書寫一直都是孩子的普遍存在問題,下面是一位老師的真實案例分享,相信會給家長們帶來不少驚喜。

【案例一】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每天,孩子要在家校本上,把當天的作業抄回家。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孩子抄寫漢字速度很慢,有的甚至需要花費整整一個課間的時間。

仔細去看,發現這些孩子是看一筆寫一筆,而不是把漢字當做一個整體來寫的。再仔細看,抄的過程中,錯誤率很高,添一筆減一筆的現象常有。

試想,抄一份回家作業尚且如此,那麼他們是如何應對日常學業的呢?

【案例二】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班級里總有孩子把漢字寫反,左右顛倒,上下顛倒。我們知道,鏡像反應,對於三五歲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但是對於小學中低段的孩子來說,這種現象是不應常發生的。

試想,總會把漢字看顛倒寫顛倒,這多影響閱讀和書寫呀,閱讀和書寫困難,他們的學業難度可想而知。

【案例三】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說到錯別字這個話題,還有的孩子會出現反覆糾錯卻難以更正的情況。比如圖中的農字,孩子第一次寫錯,糾正後,第二天,依舊重複第一天的錯誤,過了幾天,這個字依舊寫錯。

錯別字對孩子的困擾很大,對學業的影響也很大,更加挫傷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不僅如此,這些孩子還同時會出現閱讀時跳字漏行的現象,很影響閱讀的速度。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這些孩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很多次講座中,我都提到了「讀寫障礙」這個話題。我相信他們不是笨也不是懶,或許還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歸根結底,還是生理上的因素。

簡單來說,「讀寫障礙」是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不能協調而引起的一種閱讀和拼寫障礙。然而,「讀寫障礙」屬於醫學上的範疇,作為老師,在教育領域,我們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

一、放大書寫,對一部分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是有幫助的。

舉個「柳」字的書寫,可能由於柳的筆順比較複雜,孩子辨識、記憶有困難。

但可以用馬克筆,讓孩子動用自己的大臂肌肉、手指肌肉、眼球肌肉共同來學習記憶,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的,所以,在一年級教學時,給有讀寫困難的孩子一塊可擦的白板和馬克筆,讓他們在上面書寫,或許比小小田字格會更有效。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

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我時常會請這幾個孩子幫忙發本子。

因為,在發本子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快速辨認出同學們的名字,這對他們的視覺辨析能力是一種考驗。起初,他們發的很慢,由於長期的視知覺功能較弱,導致他們的識字量不夠大,很多名字都不認識,而且記憶的速度也很慢。

幾次發下來後,他們發本子明顯變快了,這可能就是任務驅動的效果吧。雖然在我們眼裡,這不算什麼,但對於他們,也是一種鼓勵。

>>>>

、針對跳字漏行的問題。

在閱讀時,我會請學生準備一把尺子,讓孩子沿著直尺划過的地方念字,從左往右讀,而且要讀出聲,避免跳字漏行。雖然這過程顯得很繁瑣,但能夠幫助孩子閱讀,慢慢地提升視覺的平順性。

>>>>

在課前帶孩子們玩玩五分鐘的小遊戲也是不錯的鍛煉。

比如圖中的數字劃消和及時解碼,就很考驗孩子的視覺平順性、視覺辨析力和視覺記憶力,這些能力不就是漢字學習所需要的嗎?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媽媽,我不笨,只是學得慢,太有感觸了!

接下來還準備著手給孩子們建立"漢字櫃"的概念。如果把大腦比作衣櫃,當我們的衣櫃整理得井井有條時,提取衣物會輕鬆很多;同理,如果我們的大腦能夠做到對漢字清楚地儲存記憶,那麼在使用時就不會那麼凌亂,在閱讀寫話時也能輕鬆不少,還能夠提高孩子注意力呢?

每個人能力生而不同,回到農耕時代,不會閱讀根本不是大問題,閱讀和書寫也只是時代的產物。在人類誕生的幾百萬年里,文字的歷史很短很短,部分人的大腦沒有進化到具備複雜的文字處理能力也是很正常的。

理解了這一點,或許我們對孩子閱讀和書寫出現的問題會寬容很多。相信他們不是笨也不是懶,只是有點慢,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到適合他們學習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呵護這聰明的「笨」小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