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未演先轟動,新秀出列

未演先轟動,新秀出列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




一年兩度的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再次回到北維勒班

展覽中心,開啟了新一輪的設計之年。對於今年新銳設計師特展的企劃,主辦方實施了新手法,找來六位義大利業界大師選出他們心目中的新秀,為首次站上這個國際舞台的六位年輕設計師打光,可謂是未演先轟動。





>  費德麗卡·比安易(Federica Biasi)設計的i lario鏡子




不管業界是否依然認為義大利除了已故大師外就沒有真正的設計精英,但至少在設計師安德烈· 布蘭齊(Andrea Branzi)、皮埃爾 · 里索尼(P ier o Lissoni)、盧卡· 尼切托(Luca Nichetto )、品牌藝術總監戈里奧· 卡比連尼(Giulio Cappellini)、藝廊創辦人羅薩娜 · 奧蘭迪(Rossana Orlandi)以及時裝設計師羅西塔· 米索尼(Rosita Missoni )的眼中,新一代的設計師早已出現。雖然他們不一定是義大利籍,或身在義大利工作,但在身份認同上,他們與義大利工匠之間的契合與創意,已經為當地中小型工業帶來了全新的動力。而即將崛起的,就是一場「義大利作為全球主要設計參考地位」的復興。




>  費德麗卡·比安易(Federica Biasi)設計的老式地板




這六位業界大師的最終選擇,將取決於他們與新秀之間的關係與過去的合作,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六位年輕設計師費德麗卡· 比安易(Federica Biasi)、安東尼奧·法科(Antonio Facco)、馬爾科· 拉維·尼科拉(Marco Lavit Nicora)、大城建作(Kensaku Oshiro)、費德里科 · 佩里(Federico Peri)和古列爾莫· 博萊蒂(Guglielmo Poletti )將代表義大利設計新時代的開始。在未來的一年內,值得讓人全程緊盯。






>  費德麗卡·比安易(Federica Biasi)設計的elettra花瓶




非本科出身的費德麗卡· 比安易(Federica Biasi)在女性不多的義大利設計業掀起了新的風浪,她在不到30歲的年紀就成為了新品牌Mingardo的藝術總監,加上大師安德烈· 布蘭齊的加持,使其一夜間名聲大噪。對於安德烈的選擇,她還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實際上並不認識」她坦言,「但我曾研究過他的作品,看過他的展覽,也上過他的課。我非常尊重他的作品。我甚至注意到我們倆在設計的手法上有些相似。」




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說辭,因為比安易覺得自己的設計手法同樣注重情感,由設計重啟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尤其在工作時間變得越來越長,人們變得越來越厭世的時間點上,這樣的設計出發點極為重要。曾經為多個業界品牌,擔任過創意顧問的她,希望通過色彩、原料和飾面的精湛眼光,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Niche)市場。







>  費德麗卡·比安易(Federica Biasi)設計的elettra花瓶




為了新銳設計展的策劃,比安易決定以過去的標誌性產品來陳述她的創意背景。結合了大地色調與北非織物圖騰的地毯,就是受她在沙漠中度過一個夜晚的體驗所啟發。除了展示出 Mingardo 品牌旗下的Elettra花瓶和Ilario 鏡子外,比安易也將以該品牌製作的金屬結構框起整個展覽,打造出一個磁場最強的展廳。




費德里科· 佩里與馬爾科· 拉維·尼科拉年齡相仿,兩位義大利設計師也都曾受米蘭Nilufar藝廊的委託做過設計。不過兩人最有趣的共同點,是他們都與巴黎結

下了情緣。佩里在米蘭畢業後,獲得去巴黎進修的獎學金,並在瑪塔麗·克拉賽特(Matali Crasset)和布魯萊克(Bouroullec )兄弟的身上感受到大量的激情,以致他對歷史和當代設計風格之間的衝突和融合特別著迷;尼科拉自從在巴黎高等建築學院畢業以來,就不斷來往於法國和海外之間。2014年回到這裡定居,創立了工作室Atelier Lavit。





 >  安東尼奧·法科(a ntonio Facco)為o blure設計的Mondo吊燈




兩人的工作環境不一樣,但他們在Nilufar藝廊中展出的限量作品都不約而同地獲得業界的讚賞。佩里的Shapes燈具就像是個擱置在金屬框架中的「氣球」,在搖搖欲墜的平衡感中,獲得了  2016  年德國設計獎的提名。馬爾科的Venezia休閑椅則是為了2014年的威尼斯設計雙年展而設計,以複雜的結構帶出純粹且簡單的線條,隨後獲得法國蓬皮杜中心的青睞,收錄在勒· 柯布西耶回顧展中,這讓他沾了不少大師的光。




或許佩里略勝馬爾科一籌的是他早在去年的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中就站上了國際性的舞台,為義大利燈具Fontana Arte設計了Galerie手工吹制玻璃落地燈。取材於舊時的油燈,懸掛在結構上的「吊燈」可以根據用者的喜好,更換照明角度。馬爾科蓄勢待發,準備好用一系列為Nilufar獨家生產的模塊式沙發Atem亮相,展現出他那深深紮根於古典設計,但視覺上依然輕盈的設計。







>  馬爾科·拉維·尼科拉(Marco l avit Nicora)為Nilufar設計的模塊式沙發atem






>  模塊式沙發a tem的細節部分






當人們於展會上邂逅古列爾莫· 博萊蒂的設計,不難會有一種熟悉感。或許,他所呈現的 Equilibrium 系列作品,曾在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中看過。又或許,曾在去年米 蘭 傢具 展中的羅薩 娜· 奧蘭迪(Spazio Rossana Orlandi)巧遇過。




羅薩娜解釋:「博萊蒂和很多從(埃因霍溫)這所學校畢業的設計師一樣,作品受到實驗手法上的影響。但是,他的作品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他所開發的簡約性已經成為(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這就是為什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有著最基 本的品質。」






 >  費德里科·佩里(Federico Peri)設計的Galerie手工吹制玻璃落地燈




博萊蒂在米蘭完成學業後,便前往埃因霍溫設計學院完成了語境設計碩士學位,並旅居於此。羅薩娜在畢業展上看到他的作品後,便意識到他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他的下一個計劃總是讓人期待。」她說。不過,博萊蒂至今依然在為Equilibrium系列做發展,也將為新銳設計展添加新的椅子和燈具。或許這是因為他的手法基於一種「邊工作邊思考」的哲學,所以直到他發展出一個清晰且真實的設計語言之前,對材料及其局限性(特別與平衡和脆弱性相關)的研究就自然不會間斷,讓人大為期待。






 >  費德里科·佩里(Federico Peri)設計的shapes燈具獲得了 2016 年德國設計獎的提名




乍看,大成建作(Kensaku Oshiro)與安東尼奧·法科之間的差異頗大。大成建作

算是六位新秀中最「資深」的一位,不僅是在年齡上(他生於1977年),他在 業界工作也最久(為皮埃爾·里索尼工作了八年時間),作品的純熟度也相對最高,量產設計也最多。而90後的安東尼奧,在推薦人戈里奧· 卡比連尼的眼中卻有著早熟的靈魂,戈里奧說道:「儘管他年紀輕輕,但卻對當代設計和通訊方面的變化非常敏銳。他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他對年輕一代的細微觀察所致,尤其是他對於他們的期望和行為甚為了解。而且,他還對材料和生產方法擁有濃厚的興趣,無論是工業還是手工方面。」




在資深與早熟的設計中,人們看見的是絕然的差異性,還是不約而同的設計語言?為了新銳設計展,大成建作將會展示對他最有意義的作品,以更好地呈現出他「彌合了日本與西方對簡單與複雜性方面差距」的風格。這當中,或許最讓人好奇的就是他那未曾在任何展覽亮相過的自製椅子CHIAVARI。對於久未推出原型的大成建作而言,這代表了他個人品牌的創辦。尤其當他說到「這次展覽是一個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新接觸的絕佳機會」時,感覺其中藏有乾坤。






>  古列爾莫·博萊蒂(Guglielmo Poletti)設計的

equilibrium系列桌燈






相對而言,安東尼奧的策展目的則是為了呈現他對時間這一元素所做的研究成果。像他的新品——為Oblure設計的Mondo吊燈將經典的燈具賦予現代的玩味,在自行調節光影的層疊間,為使用者提供了無盡的光效表現。繼在去年米蘭傢具展時期別具一格的展廳設計後,接下來就要看他如何在佔地不大的空間里同時展示產品和室內設計的計劃。一旦成功,那他也就正如戈里奧所豪言「是最有潛力成為新義大利設計趨勢的代表」了。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美得不行:中國男星與設計天才塑造的當季米蘭時尚
馬里奧·貝里尼:設計立足於文脈與時代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