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周末養生】壽星都有六個特點

【周末養生】壽星都有六個特點

原標題:【周末養生】壽星都有六個特點


在你的印象中,長壽老人什麼樣?清心寡欲、食淡衣粗,還是遠離城市、避世絕俗?都不是!近日,美國《時代周刊》刊文,就「如何健康長壽」進行了探討。文章列舉大量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綜合來看,長壽老人都是那種閑不下來、喜歡社交、有點脾氣、常喝小酒、規律性愛的人,徹底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識。


閑不下來,意氣風發

瑪麗·阿什忙得像高速旋轉的陀螺,身為美國音樂家基金會執行董事的她,每年要組織兩場大型音樂會,周末還去四處旅行。貝德爾德熱愛跑步,每天都會沿著海邊慢跑3小時,去年還獲得了紐約市馬拉松比賽的冠軍。這樣的生活安排,即便是年輕人也可能吃不消,但今年90歲的瑪麗、84歲的貝德爾德不僅做到了,還做得非常好。


美國研究發現,退休後又去工作的人,身體和精神狀態好於完全閑下來的人,前者患重病幾率低17%,精神健康測試得分高31%。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秘書長楊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老人在工作中更易獲得自我認同感,體會到人生價值,不易陷入「老而無用」的負面情緒。她建議,老人不要退休前「意氣風發」,退休後「垂頭喪氣」,應學會尋找意義感,比如做交通協警、車站引導員等志願工作,體力消耗小,還常和人打交道,利於身心健康。閑暇時,不妨出去旅遊,跳舞、唱歌、寫字,培養興趣愛好。


新朋舊友,常去走動


人際交往在心理學上稱為「社會關係支持網路」,每個人都需要這個「網路」。美國發布的「最適合養老的地方」排名中,大城市一直名列前茅,原因就在於,城市能為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


刊登在美國《人際關係》雜誌上的一項調查,對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27萬人進行分析後發現,年紀越大,友情對健康的促進作用越強,甚至超過親情。美國加州大學一項針對60歲以上老人的研究證實,沒有朋友、常感孤獨的老人,血壓比同齡人高30毫米汞柱,患心臟病、腦卒中風險高2倍,患癌風險高2~3倍,壽命少了6年。


楊萍表示,老人要學會重拾老友、結交新友。時常和老同學、老鄰居、老同事通電話,交流生活新近變化,回憶過去的趣事,偶爾相約聚餐、散步、旅行。還要結交興趣相投的新朋友,多出去走動,別總待在家裡。


固執謹慎,不願從眾

固執、脾氣倔常被認為是缺點,但卻是壽星的共性。美國老齡化協會針對285名百歲老人的研究發現,百歲老人們脾氣都有點倔,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對新事物、新挑戰的適應程度。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謹慎、堅持、有條理,哪怕有點偏執,都有助於長壽。


楊萍說,固執的老人通常比較自信、有主見,不會人云亦云,能避免一些從眾行為;不易受他人眼光影響,而為不同意見費心勞神;不易被人忽悠,把錢花在買各種「保健品」上。但這裡並不是鼓勵老人「死倔」,而應強調正義感和責任心的重要性。正義感能提高老人的社會參與度,不荒廢一身能量,為社會發揮餘熱;責任心會讓老人做出更健康的選擇,比如注意駕車安全和治療依從性。


堅持鍛煉,強壯肌肉


在長壽的諸多因素中,堅持鍛煉是科學家們達成共識的一點。加拿大研究發現,哪怕僅僅運動60秒,也可改善健康。還有研究顯示,每周鍛煉2天可降低早亡風險。


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教授苟波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我國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僅為34%,美國則高達76%,兩國之間的差距與老年群體是否參與運動關係很大。近年來,我國老人運動積極性有所提高,但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太極拳、廣場舞等有氧運動,力量型鍛煉不足。而肌肉力量不足的老人容易跌倒,誘發一系列疾病。調查發現,高齡老人一旦跌倒,兩年內去世的比例高達80%。

老人應以有氧鍛煉為主,力量訓練為輔,配合柔韌性和平衡力訓練。既進行氣功、瑜伽等靜練,也不能忽視結合器械的力量訓練。


吃好早餐,喜歡小酌


美國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發現,他們普遍有吃早餐的習慣,且喜歡高興時小酌一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宋新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每天按時進食,利於胃腸定時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消化吸收,一旦打亂,不利於胃腸功能。2016年「中國居民早餐狀況調查」顯示,國人早餐營養不足比例高達80%,不吃早餐、早餐質量不達標者司空見慣。尤其是老人,由於牙齒缺損、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減弱,容易食欲不振、吃不下飯。老人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早餐包括1~2種主食、1個雞蛋、1杯奶,蔬果也不能少。高齡和身體虛弱的老人,三餐外最好加餐。輕微飲酒也許對健康有益,但必須控制好量,沒有飲酒習慣的人則不必刻意為之。


規律性愛,重溫浪漫


日本針對7200名88歲以上老人的調查發現,性愛利於長壽。還有研究表明,每周兩到三次令人滿意的性生活,讓人多活3年。


北京回龍觀醫院性心理門診主任邸曉蘭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晚年保持規律性生活,對健康的促進作用可能比一些養生療法都好。性愛是有氧運動,可提高神經犒賞機制,促進「快樂物質」多巴胺和抗炎因子的釋放,有益健康。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老人保持性親密,對保證婚姻質量和家庭幸福感,至關重要。


邸曉蘭說,老人有生理需求不必難以啟齒和禁慾。老人性生活不要苛求頻次,也不能單純以高潮、快感作為標準,而要增加親吻、擁抱和愛撫,感受性愛帶來的活力,回味年輕時的浪漫。


據《生命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文摘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
【周末養生】老人的鈣都白補了嗎

TAG:北京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