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最美的春天遇見一場盛宴

在最美的春天遇見一場盛宴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蜇的到來,春雨的滋潤,春雷萌動,萬物復甦,真正的春天,從驚蜇開始了。

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在田畻上、茶地里、竹林里、水溝邊……鮮嫩的艾蒿、野蕎、馬蘭、山蕨……以及叫不出名的野菜,都伸伸懶腰,睡眼惺忪的從土裡鑽了出來。拜大文豪蘇東坡為師的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或許受他那多才多藝的美食家老師的影響,看樣子也是一枚十足的吃貨,他的《詠竹》,「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把野菜抒寫得這麼呆萌。

婺源的春天,藍天白雲,山青水秀,粉牆黛瓦,桃紅柳綠,奼紫嫣紅,招蜂引蝶。在最美的季節,在最美的鄉村,遇見一桌地道的美食,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悟?

清明粿,恐怕是婺源人傲嬌的「網紅食品」,自認為,甩那網紅某某包幾條街。雖然清明粿是古代寒食節傳承下來的點心,遠不止婺源獨家,但大江南北,來婺源旅遊的客人,只要事先在網上做足「功課」,都知道婺源清明粿人氣值爆棚的魅力。我最推崇的,要數江灣一帶的清明粿。在青蒿、薤和竹筍瘋長的季節,人們把薤、筍丁、豆腐丁、臘肉丁或火烘豬腸絲調成餡,將洗凈的青蒿在鹼水中淖水,秈米粉、糯米粉和青蒿,以1:1:1比例揉面,包成餃子狀,然後靈巧地用手指按壓成麻花狀紋理。

野蕎

野艾

薤,在婺源話中,叫「野蕎」,類似於韭和蒜,有著濃郁的香味,口感微苦。青蒿,婺源人通常稱為野艾,散發著誘人的清香。通過查閱一些書籍得知,艾分白蒿、茵陳蒿、青蒿和艾草好幾種,艾草就是端午節人們插門上的「端陽艾」,它們雖然近親,藥理藥性卻各不相同,尤其是端陽艾,更是大相徑庭。也有一些村子,是用鼠鞠草代替青蒿揉面,鼠鞠草,在《本草綱目·草部》中為鼠耳草,婺源的龍山人稱之為「果花」,是田裡一種開著一粒粒小黃花,葉子像老鼠耳朵,長著茸茸白毛的草。無論是青蒿還是鼠鞠草,從藥理上各有千秋。

山蕨和水蕨

「春風肥野蕨,曉雨潤園蔬。」水蕨和山蕨,可謂是蕨菜家庭的一對「龍鳳胎」,一個長在山坡上,一個生於水溝邊。地處山區的婺源,靠山吃山,鮮嫩的蕨菜,淖水後,下油鍋用臘肉絲,搭配紅辣椒絲,無論是山蕨,還是水蕨,都是一道妙不可言的美味。「客來何所有,采蕨試新烹。」臘肉焋山蕨,山蕨切成半公分長的小段,拌入秈米粉和少量食鹽,將臘肉裹上米粉,平鋪在山蕨上焋熟,是婺源的一「絕」,更是待客的山珍。

香椿

馬蘭頭

說起野菜,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多功能的「野菜伴侶」——雞蛋。在婺源的餐桌上,薈萃著野蕎炒蛋、香椿炒蛋、馬蘭炒蛋、鴨板芹炒蛋、地踏菇炒蛋……這些野菜炒蛋,對刀工要求並不高,葉子菜只要切碎,與蛋液攪拌,在油鍋里爆炒即可。當然,香椿、馬蘭和鴨板芹千萬不要忘了淖水。

哦,對了,還有臘肉,也是能夠與野菜百搭,臘肉炒筍、臘肉炒水芹、臘肉炒水蕨、臘肉炒山蕨,臘肉的熏香誘惑,誰能淡定?

水芹

馬齒莧

大部分野菜有濃烈的氣味,口感特別,「不可描述」。魚腥草,川黔一帶又叫折耳根,有一種發酸的泔水味,又混雜著水草腥味,也許就是婺源人稱「臭豬茶」的由來吧?馬齒莧,從小我只知道它叫「酸莧」,酸溜溜的味兒,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改善人體的血管壁彈性。習慣上,婺源人喜歡糊「臭豬茶」、糊「酸莧」。將扎嫩扎嫩的魚腥草葉子和嫩莖切成碎末,下鍋翻炒,澆入高湯,加上調味品,一手攪拌,一手撒秈米粉,稍煮片刻再舀入盤中。糊馬齒莧的方法,與糊魚腥草相同,就不一一贅述了。

除了炒和糊,馬蘭、魚腥草、馬齒莧涼拌起來,淖水後,放入蒜蓉、麻油、碎椒、食鹽,讓人喜歡得「根本停不下來」,愛不釋「口」。

鼠尾草

竹筍

人們常說,春天多吃「苦」,健康更受補。春天的野菜,大多能清熱解毒、祛火降壓、涼血祛燥、補脾養肝、消炎利濕,現在,都大力提倡適當吃些苦味的菜肴。敗醬草,又名苦菜,婺源人說的「苦哉」,儘管味苦,還是頗受歡迎,經過淖水後,擠干水分,切碎,喜歡辣的,可以放點辣椒,原汁原味的素炒,是最爽口的野菜。脆嫩的苦筍,用開水煮熟,切片或切絲,用冷水漂兩三天,可用臘肉炒,也可韭菜炒。雖說是「苦」菜,卻是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開胃菜。

苦味野菜,不僅只有敗醬草、苦筍,大家還記得以前的語文書上女作家張潔《挖薺菜》的課文吧?「提著籃子,邁著輕捷的步子,向廣闊無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薺菜,在微風中揮動它們綠色的手掌。」現在婺源人的餐桌上,大家喜歡吃薺菜,這不是因為貧窮和飢餓啊。我不知道婺源人為何把薺菜叫「圈菜」、「黃花菜」,在「無葷不蒸,無素不糊」的婺源,一般來說,薺菜還是用來粉蒸,將薺菜洗凈切碎,拌入適量米粉和食鹽,講究的人家還會添加咸鮮的咸豬油或臘肉丁,平鋪在飯甑里的米飯上,待蒸熟後,澆上熟豬油,油光滑亮,香氣撲鼻。

中醫認為,葯食同源。據我所知,這些野菜,無一不是一味中藥,在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菜部」、「草部」中,大多能找到這些野菜的身影。

在春天,與婺源來一場艷遇,與野菜談一場抨然心動的戀愛,就算人生僅此一次,這旅途,你一定不會寂寞,足以撞擊你的靈魂深處。

文字 / 婺源女子攝影 / 比利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婺源 的精彩文章:

別人村裡的房子
風水徽州——日常民間信仰淺探

TAG:山水婺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