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前每日練 塔希提島

考前每日練 塔希提島

廣東省深圳市2018屆高三第一次(3月)調研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希提島是南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亞群島118個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為一火山島,面積1042平方千米,人口12.27萬。該島南部濕潤,年降雨量2500毫米以上;北部較乾燥,年降雨量約1800毫米,全島大部分降雨在12月至次年3月。許多熱帶花卉生長在島上整個島嶼的空氣中瀰漫著花香。塔希提已成了重要的花卉基地。下圖示意塔希提島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

(1)分析塔希提島降雨南部多於北部且集中於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的主要原因。

(2)簡析塔希提島的地形對河流水系的影響。

(3)說明塔希提島海岸地貌類型及主要的外力作用。

(4)闡釋塔希提島成為重要熱帶花卉基地的有利自然條件。

【解析】(1)塔希提島降水的原因及季節差異原因主要從大氣環流及地形角度分析。從經緯度看,塔希提島位於南半球的信風帶帶,盛行東南信風,南部為東南信風的迎風坡且受地形抬升作用明顯,而北部為背風坡所以降水較少。

(2) 塔希提島的地形對河流水系的影響主要從地形對河流流域面積、水系及水能等角度分析。讀圖可知,希提島地形格局是中部為山地,沿海為狹窄的平原,海拔由中部向四周降低,河流受其影響,形成放射狀水系;由於山嶺阻隔,河流流域面積較小;河流穿行於山地,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受山地束縛,河床下切作用顯著,多「V」型河谷。

(3)希提島海岸地貌類型及主要的外力作用主要從海浪的堆積及侵蝕地貌角度考慮。在平原海岸,其海岸地貌以海積地貌為主,在海浪攜帶泥沙沉積作用下,形成寬闊的海灘和沙丘;在山地直逼海岸地帶,海浪侵蝕作用大,形成海蝕地貌,如海蝕洞和海蝕拱橋等。

(4)塔希提島成為重要熱帶花卉基地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水熱、土壤條件等方面分析。從緯度看,所處緯度偏低,光熱充足,降爾豐富;從地形看,沿海地帶地勢較平坦,從土壤看,火山灰土壤肥沃有利於發展花卉種植。

分析某地降水多少原因,應從以下方面去分析

首先從大氣環流分析,大氣環流決定了地球表面降水分布的格局。受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多;受西風帶影響,氣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降水較多。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的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受信風帶和極地東風帶影響,氣流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降水少。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多。

其次分析下墊面,主要包括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從海陸位置分析,距海近,降水較多;距海遠,降水少。從地形分析,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從洋流分析,寒流對沿岸降溫減濕,暖流對沿岸增溫增濕。

答案:(1)降水南部多於北部的主要原因:從緯度位置看,塔希提島可受東南信風影響;從地形看,塔希提島以山地為主,其南部為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東南信風從海洋吹來,飽含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降水集中於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的主要原因:北部為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每年的12月至翌年3月為塔希提島的夏半年,因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可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氣降水豐富。

(2)希提島地形格局是中部為山地,沿海為狹窄的平原,海拔由中部向四周降低,河流受其影響,形成放射狀水系;由於山嶺阻隔,河流流域面積較小;河流穿行於山地,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受山地束縛,河床下切作用顯著,多「V」型河谷。

(3)在平原海岸,其海岸地貌以海積地貌為主,在海浪攜帶泥沙沉積作用下,形成寬闊的海灘和沙丘;在山地直逼海岸地帶,海浪侵蝕作用大,形成海蝕地貌,如海蝕洞和海蝕拱橋等。

(4)所處緯度偏低,光熱充足,降爾豐富;沿海地帶地勢較平坦,火山灰土壤肥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蹊 的精彩文章:

考前每日練 長江經濟帶
這裡的石頭為什麼會走路?

TAG:地理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