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國的山特別多呢?

為什麼我國的山特別多呢?

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大多是巍峨險峻的高山,或者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如果計算起來,全國山區面積要佔到全國總面積的2/3左右。你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我國的山特別多呢?

我國山脈分布

這是因為近1億多年以來,地殼運動在我國進行得特彆強烈。最顯著的有兩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從一億三四千萬年前開始,到7000萬年前左右告一段落。這時候在我國許多地區,地殼因為受到強有力的擠壓,褶皺隆起,成為綿亘的山脈,北京附近的燕山,就是典型的代表。科學家把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強烈的地殼運動,總的叫做燕山運動。

今天我國地勢起伏的大體輪廓,就是在燕山運動中初步奠定的。又過了4000萬年,在距今3000萬年的時候,我國又成為地球上一個地殼運動強烈的地帶,高大的喜馬拉雅山從海底崛起;不止是喜馬拉雅山,我國許多地方都表現出地殼的活動增強了,特別是西部地區,隆起上升的現象很顯著,許多在燕山運動中已經形成的山嶽再次被抬升,這種變動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停止下來。

山嶽從地面凸起以後,如果穩定下來,不再上升,由於風、水、陽光、生物等自然力的破壞,時間久了,會逐漸被削低甚至被夷平,所以世界上有許多從古老的大山變來的低丘和平地,這種地方一般是地球歷史近期中地殼比較穩定的部分。而我國許多地區的情況恰恰相反,地殼的活動性在這個階段仍然很強,用地質的時間觀念來看,許多山嶽形成還不久,而且現在還在繼續升高,所以我國的山自然就特別高、特別多了。

地殼為什麼會運動呢?現今流行的說法是,地幔里具有塑性的物質因為各處冷熱不均而發生對流,帶動了上面的岩石圈層。現查明這個岩石圈層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許多被很深很大的裂縫分割開來的板狀塊體相互嵌合在一起,由於組成「板塊」的岩石比下邊的地慢里的物質輕,所以它們有點像冰山浮在水上一樣「浮」在地幔上,地幔里的物質動起來了,它們當然也要跟著動。按照這種說法,我國西南邊界一帶,正好是兩個板塊碰在一起的地方,它們互相擠壓,地殼褶皺隆起,這就形成了喜馬拉雅山,影響到我國群山崛起。

石花洞風景區內的古地貌形成於距今上億年的燕山運動晚期構造作用。幾千萬年的漫長曆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岩溶通過滲透、沉積等極其複雜的物理、化學作用,構成形態和大小各異的岩洞穴。

石花洞風景區內的主要岩溶洞穴有:石花洞、銀狐洞、孔水洞、清風洞等四大岩溶洞穴系統。此外還有雙鹿洞、朝陽洞、老道洞、西洞、宇洞等尚未開發的洞穴,並在石花洞、清風洞的外圍,賈峪口至萬佛堂的灰岩地層的條帶上,有一個大的隱伏洞群和一條地下暗河流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