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評價西遊·降魔篇?

如何評價西遊·降魔篇?

如果理解了下面這幾個辭彙的真實含義,你自然對降魔篇有一個不一樣的認識。

三魔

這個降魔故事中降了三個魔,分別是沙僧、豬八戒、孫悟空哥仨按照排行被唐僧倒序降伏的,這一點和原著中的順序相反。因為先來為大,小說中固然把大師兄安排在前,電影為了將高潮部分留在後面,讓大師兄壓陣,這樣編排也是非常好的——唯一不足是最初水怪吃人的情節,那水怪又是一個無須的帥哥,讓我以為是小白龍先出場了。所謂魔,即是心魔。西遊記原名古本西遊證道書,在原書中這哥仨依照佛教思想像徵人心中的三種心魔,佛家叫「三毒」,分別是貪、嗔、痴。按照佛家解釋,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就是貪,八戒是也;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就是嗔,悟空是也;一般情況下的心性遲鈍就叫做無明,就是痴,沙僧是也。大智度論中說:「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涅磐經說:「毒中之毒,無過三毒」。在電影降魔故事中,也正是降伏三種心魔。孫悟空的暴戾、八戒的痴情、沙僧的怨毒,都可以歸為心性受阻時的怨恨,可能從分類法上不如佛家明晰,但是也不妨礙表達:所謂魔都是內心的魔障。

降魔人

唐僧是故事中的降魔人,叫陳玄奘,其實玄奘是唐僧出家後的法名,用在出家前也倒沒什麼,片中說唐僧出家後法名三藏卻是不妥,因為三藏不是法號,是他的「學位」。佛經分為經、律、論三藏,精通其中一藏者,可獲得經師、律師、法師的稱號,若是三藏皆通,則為三藏法師。歷史上的三藏法師雖不多,也頗有人在。在西遊故事中,唐僧就是我們沉重的肉身和求解脫的意志,而他所依賴的,則是貪嗔痴三位弟子。這一路上,他只須堅持。磨難、痛苦和繁重的工作主要是弟子們的,這一路上,我們打磨著我們的貪嗔痴,九九八十一難都是為了這三者的磨洗。影片中的唐僧是有非凡潛質的,他不像其他的降魔人,致力於消滅惡魔,他理想的降魔是喚醒惡魔內心的真善美。但是他又總只差那麼一點點。就因為他過於迷信真善美了,貪嗔痴不能使人解脫的那部分,真善美其實一樣不能。就像師父手拿鴨腿做的比喻,無論你看到鴨腿掉口水還是犯噁心,鴨腿不曾改變,只是你的心在在乎、在執著。佛家講:煩惱即菩提。很多人蔘不透這最後一層,總是把佛家語當作反正話兒來聽。煩惱就是煩惱,心魔就是心魔,是因為你要執著於煩惱,被魔所障,愛與不愛都是糾結,若你放手,即是解脫與覺悟。

如來神掌

八戒、沙僧都被收服了,最厲害的悟空如何了結。當我看到如來神掌再次從天而降,覺得有點無厘頭。本來彼時,唐僧面對戀人之死,讀誦大日如來的真經,已經現出覺悟的莊嚴佛相,我期待唐僧能親自收服悟空。戀人之死,結束了唐僧對真善美的最後執著。大日如來經在影片中則是象徵真善美的兒歌三百首的重新排版。佛家有所謂三身佛的說法,如來佛即釋迦摩尼佛是佛的報身,而毗盧遮那佛則是佛的法身,即是大日如來,象徵著佛法的根本——毗盧遮那是日之別名,為除去一切黑暗之意。覺悟後的唐僧翻開大日如來真經,遍體散發光明,當是編導對此的正確領悟。原著中悟空是被如來神掌拍過一次,那是在五百年前,如來神掌化做了五行山將他壓在山下——無論多麼能耐,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其實如來佛的手掌,即五行山,這個名字就說明了,不是如來的手掌如何,而是世間的規律,五行之循環相生相剋象徵著這世上任何人都無法衝破的鐵律。我寧願相信,影片中的大佛就是唐僧覺悟後的力量顯現,而不是如來佛又來救場,我寧願如來神掌是對以前影片的美好致意,而不是再也沒招兒的最後一招。

金箍

從看見舒淇把一個金鐲使得神乎其神,我就猜它必有用處,只是無奈它沒有金箍那個雙曲的經典細節,不敢妄下論斷。後來,我也釋然了,既然它能大能小能一能多,變成金箍也不算意外吧。其實唐僧把它戴在手上和戴在悟空的頭上沒有什麼不同。在原著中孫悟空的另一個象徵是「心」,所謂「心猿」。而緊箍咒正是「心經」。當取經歸來,悟空要求師父取下金箍時,金箍已經不在了。因為覺悟的心已得自由。在片中,金箍是戀人的禮物,也是對心的約束,唐僧戴上它,完成了師父所說的差那麼一點點的覺悟。

男女之間

唐僧的師父有點無厘頭,兩次問唐僧:你對男女之間的事怎麼看。莫非他說的是愛情嗎。開始唐僧說,他要追求大愛,不需要小愛。他不明白大愛不是剔除小愛,而是不沉溺於小愛。堅決抵制小愛,說明他還在乎這點愛,這就是他差的那一點點。其實無論大愛小愛,都是我們對自身的期待與愛。我們期待從愛與愛的回報中肯定自身的存在。世間事,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所謂生死,即是存在問題。在我的生死之間,我的存在其實不是自明的。大愛或小愛,愛的回應讓我們得到存在的快樂。佛家不講愛,講慈悲,是真正的大愛,是為而不有的愛,不需要回應的愛。正如佛家不追求長久的存在,而追求涅槃,即是解脫,即是覺悟。不是存在,不是不存在,是超越存在。不是大愛,不是小愛,是超越愛。

男女之間的事就指的是愛情嗎。其實中國本沒有愛情這個概念。但是有相思這個概念。所謂「清風明月苦相思」,說的就是那個在風清月明之時,你思念那個能與你分享此情此景的人。也許在人的一生中,會在不同的美景中思念不同的人,這會是一種罪過嗎。我以為,相思本身就是美好的。如果因相思而痛苦,固然是離於中道,如果不敢相思,也還是差那麼一點點。人世美好,何妨相思。因為,一生所愛,往往「在白雲外」。

美麗與恐懼

有人說這個片子有恐怖片的氣氛。的確,三魔的造型很嚇人,有些情節的起承轉合也非常驚悚。不過我卻能接受。我也喜歡三魔平時的造型,三個演員真人出鏡,臉部沒有附加品的化妝。在我心中,其實痴情的八戒一直就應該是美男,沙僧的溫潤氣質也不錯,而黃渤放縱不羈的悟空則甚合我意。一句話,貪嗔痴完全可以是真善美。萬法唯心造。正因為如此,我深切同意作為魔時的恐怖凄厲,正如我同意他們作為人時的瀟洒帥氣。不如此,不能看到地獄與天堂的轉變,只在瞬息之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嘉搞笑匯 的精彩文章:

TAG:嘉嘉搞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