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線衛視新劇重播率為零

一線衛視新劇重播率為零

不難發現,經得起多輪播出的電視劇似乎年代都有一些「久遠」,《亮劍》《西遊記》《仙劍奇俠傳》,幾乎每個假期我們都會和它們「見面」。

但現在的情況確實,爆款易有,經典難現。一些所謂的大IP、大製作,一般在首播之後,熱度就已經被消耗殆盡,留給觀眾玩味的餘地少之又少,經典難成的現狀讓我們不禁發問,現在的電視劇常看常新怎麼就這麼難?

現象|量大質低,經典難現

每年拍攝劇集數量巨大,這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但能被我們看到的,其實只是質量過關的一部分。

著名導演鄭曉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年拍攝1.5萬多集電視劇,能播出去多少?只能播出8000多集,實際上一半的戲是播不出去的,那不就有一半的浪費嗎?」

即使經過質量篩選的8000多集,也很難經過重播的檢驗。以2017年為例,經過二輪播出的劇多為首輪收視冠軍劇,更多的電視劇經過首輪播出後就石沉大海了。

而「過氣」的二輪劇,基本也只能在三四線衛視「露露臉」。更誇張的是,三四線衛視幾乎到了無新劇播出的地步。

三四線衛視播出的二輪劇,基本都是從一線衛視首播後下沉而來。再反觀一線衛視,甚至已經出現了0重播率,新劇播出一輪就直接下線,這無疑是資源的極大浪費。

雖然三四線衛視由於資金不足、平台知名度低等原因,不得不選擇播出二輪劇,但它們並沒有「坐以待斃」,一些衛視甚至通過二輪劇的排兵布陣,達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大IP,大製作,大明星砸出來的玄幻劇、偶像劇,都市劇、諜戰劇更受二輪劇播出平台的歡迎。

根據數據顯示,家庭情感類、戰爭諜戰類在二輪劇播出中所佔比例最高,達到70%,而偶像言情類由於首輪發酵充分、購劇成本高等原因,在二輪劇中的佔比僅為18%。

(圖片來源於Vlinkage)

數量大,投入高,質量低,只能在流水線上生產「爆款」,卻不能製作出歷久彌新的「經典」,這樣的現狀早已成為電視劇行業發展的頑疾。

原因|急於回本,競爭加劇

著名導演關錦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被資本操縱的太厲害了。」可電視劇行業又何嘗不是呢?之前導演曹盾在接受採訪時就曾透露,原本四十集的劇,在投資方的要求下,「不得不往裡頭玩兒命地灌水」,撐到80集。

資本大量注入影視市場,影視被資本操縱,被放在第一位的不是劇集質量,而是變現能力。不良的市場導向,使大多數團隊都用流量加大IP的模式,追求回報速度。

這樣的模式下,影視公司紛紛追趕潮流,而不是引領潮流,同類型的劇扎堆出現,同質化嚴重。熱點往往來得快,去的也快,緊追熱點趕工而成的電視劇,自然和「良心劇」扯不上什麼關係。

求速不求質的現象,與一線衛視之間競爭的加劇不無關係。各大衛視紛紛斥巨資購入頭部資源,削尖了腦袋搶奪首播權,一部劇集的失敗就會拉開差距。

但大IP劇具有自帶話題的特性,成績好,帶來的是口碑,成績差,帶來的是流量,不管結果偏向天平的哪一端,對於播出平台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一方面是衛視平台的競爭加劇,另一方面,網路平台步步緊逼,可以說重塑了電視劇的觀看習慣。由於網路即點即看的特性,不存在幾輪播出的說法,這對於衛視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衛視進行二輪播出時,相當於用舊劇與新劇競爭,觀眾在選擇時自然會更傾向於選擇網路,這也側面佐證了二輪劇為何在以中老年為主要受眾的三四線衛視有深厚的土壤。

越來越多的劇集甚至選擇只在網路播出,《白夜追兇》《拜見宮主大人》等優質網劇相繼出現,這無疑更加劇了台網之間的競爭,各大頭部衛視頗有「騎虎難下」之感。

值得反思的是,大劇背後的影視公司並沒有看上去那般風光,其利潤並沒有那麼豐厚。

廣電總局張宏森透露,「中國的影視公司有14389家」,可盈利的公司不超過200家,不到總數的1.4%,一些大劇將70%以上的預算都用來請流量明星上,近六成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甚至還比不上旗下藝人的片酬,用在劇集本身的預算有多少可想而知。

其實撥開流量神話的表面,還是有很多良心劇等待被發掘,唯流量論並不是打造「爆款」的唯一選擇。

流量演員加盟的瑪麗蘇劇固然能吸引一時的目光,但代價卻有可能是整個平台的口碑,不迷信流量,潛心創作是一部經典誕生的前提,而打破大劇「一輪游」的現狀,讓每一部高投入的電視劇都有成為經典的資格,則需要整個行業跟著藝術創作走,而不是在市場中隨波逐流。

本文來自廣電獨家,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他曾造出國產智能機的No.1,如今卻跌落神壇
高通前CEO尋求將公司私有化 但他即將被踢出董事會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