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尤今:知行合一

尤今:知行合一

與北京師範大學的李保初教授暢談教育,獲益匪淺。

他的獨子在美國首屈一指的麻省理工大學修讀博士學位,成熟、穩重、孝順、勤勞;他坦白地指出,這是他們夫婦刻意以完善的家庭教育配合嚴謹的學校教育而培育出來的美好成果。

他含笑憶述,孩子八歲時,有一天,對著老師分配的作業「看圖作文」發脾氣,嘟嘟囔囔地說:「一張圖畫,哪能寫上八百個字!誰能寫,誰便去寫!」牢騷發了千百回,筆桿卻不曾動一動。李教授不動聲色地取過了紙和筆,一揮而就;之後,把那篇作文放到孩子面前。孩子看到他居然能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完成使命,不甘示弱,立刻也提起筆來,振筆疾書,結果呢,足足寫了九百個字,得意揚揚地拿來給他看,同時還以平時耳濡目染吸收而得的文學理論來進行分析,說道:「爸爸,您以平鋪直敘的方式來寫,但是,我卻選擇了細筆描繪的方式,所以,您只能寫八百個字,我卻能比您多寫一百個字!」李教授因此慎重地向我表示,言教不如身教,如果當時他大聲叱罵孩子,孩子在涕淚滂沱中完成作業,也許從此便會把作文視為畏途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里,李教授曾經兩次責打他。那一年,他念小一,發成績冊那天,李教授正卧病在床,一看到語文科僅僅只有八十分,氣便往腦門子沖,翻身坐起,摑他耳光,妻子雖然心有不舍,但卻與他同聲譴責。後來,孩子走開了,妻子才狠狠批評他,說他因病心情欠佳,才把氣出在孩子身上。他自我反省,自認無理,從此不再重犯。李教授指出,夫妻倆縱有千百種不同的意見,卻萬萬不能在孩子面前顯露出來,免得孩子因此而喪失對其中一方的尊重。

另外一次打孩子,是因為他原本答應白天把作業做好,但是,自恃藝高膽子大,臨上床時,才匆匆趕做。李教授一檢查,發現錯誤處處,忍不住出手教訓。這一回,打得有理,母子二人,都無話可說;甚至多年之後,舊事重提,孩子依然認為爸爸「打得好」。正由於「打得少」而又「打得好」,孩子才會終生銘記!

一般父母,都偏重於感性的愛而忽略了理性的教誨,實際上,唯有雙管齊下,才能成功地把孩子教養成材。這個道理很簡單,可惜「知行合一」的人卻不多。

選自新浪網作者博客

輕思維,慢生活。感謝關注《思維與智慧》官方微信siwyzh,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責編:小思

部分文章及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維與智慧 的精彩文章:

長輩的一句話改變他們的人生命運

TAG:思維與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