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伯俊:高風亮節,百代楷模——論諸葛亮的人格魅力

沈伯俊:高風亮節,百代楷模——論諸葛亮的人格魅力

原標題:沈伯俊:高風亮節,百代楷模——論諸葛亮的人格魅力


漢末三國,群星燦爛。在眾多英雄賢才中,綜觀智慧之明澈、功業之完整、道德之高尚,諸葛亮無疑是眾望所歸的第一人。



郵票諸葛亮像


1

歷史上的諸葛亮(181~234),是漢末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生於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四歲時(虛歲,下同),黃巾起義爆發,其家鄉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正是青徐黃巾軍力量強大,與官軍反覆較量之地;九歲時,董卓進京,廢少帝,立獻帝,導致軍閥混戰,天下大亂;十四歲時,他隨叔父諸葛玄離開家鄉,前往豫章(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十五歲時,又隨叔父到荊州投奔劉表。


十七歲時,諸葛玄病卒。儘管此時諸葛亮年未弱冠,又與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蒯越家族和荊州名士領袖龐德公都有親戚關係(詳見後),但他胸有大志,襟懷高邁,既不願託庇於權勢,又不願依附於名門,而是帶著弟弟諸葛均,毅然隱居於隆中(漢代屬荊州南陽郡鄧縣,今屬湖北襄陽市),一面躬耕隴畝,一面關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國用兵之道,長達十年之久。



古隆中


建安十二年(207),當時依附劉表、屯兵新野的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諮詢天下大計,在劉備的懇切敦促下,諸葛亮出山輔佐,從此成為劉蜀集團的棟樑,在歷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圖,創造出非凡的業績。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親率大軍南征,劉表病卒,次子劉琮繼位,不戰而降,劉備敗走江夏。在此危難之際,諸葛亮主動要求出使江東,說服孫權,建立起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使劉備趁勢奪得荊州江南四郡,周瑜去世後又「借」得孫權佔據的南郡。


此後,他又協助劉備奪取益州,順利地實現了跨有荊、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第一步戰略目標,使劉蜀集團達到鼎盛時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冬,關羽丟失荊州,使劉蜀集團的地盤減少了將近一半;章武二年(222),劉備又在夷陵之戰中遭到慘敗,次年託孤於諸葛亮,在羞憤與悔恨中病逝。


趙孟頫繪諸葛亮像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諸葛亮以巨大的勇氣和高超的智慧,獨力承擔起維繫蜀漢國運的歷史使命。


他高瞻遠矚,勤政務實,勵精圖治,清正廉明,把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他堅持「和」「撫」方針和「攻心為上」的原則,迅速平定南中地區,較好地處理了民族關係;他不畏艱險,屢次北伐,始終對強大的曹魏保持了進攻的態勢;他善於治軍,賞罰嚴明,重視裝備的革新和戰術的改進,創製了令人稱奇的「木牛流馬」和「八陣圖」;他忠於職守,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西晉傑出的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篇末高度評價道: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明汲古閣刊本《三國志》


諸葛亮確實不愧為一代賢相,千古人傑。他不僅深受蜀漢民眾的尊崇,甚至還得到敵方的敬重;1800年來,人們總是深情地緬懷他,真誠地頌揚他,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能夠享有如此崇高地位者,極其罕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諸葛亮的人格魅力。


2


諸葛亮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學明志,心懷天下


建安二年(197),年僅十七歲的諸葛亮,帶著弟弟諸葛均,到襄陽隆中隱居,一面躬耕,一面學習,長達十年。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出山輔佐。


在隱居隆中的十年里,諸葛亮做了些什麼?一言以蔽之:「積學明志,心懷天下。」


在這漫長的十年中,他時時拜訪龐德公、司馬徽(字德操)這樣的名師,傾心結交崔州平、徐庶這樣的好友;一邊廣學博採,增長才幹,一邊觀察天下大勢,思考治世方略。天長日久,從量變到質變,終成一代偉器,得到師友們的高度評價。



剪紙諸葛亮


荊州名士領袖龐德公率先稱讚諸葛亮為「卧龍」①,可謂一錘定音。另一位重量級名士司馬徽完全認同這一評價,在劉備拜訪他時,鄭重提出:「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誰是伏龍、鳳雛,司馬徽回答道:「諸葛孔明、龐士元也。」②這直接激起了劉備三顧茅廬的熱情。


諸葛亮的朋友們也都贊同龐德公的評價,他最好的朋友徐庶先投奔劉備,受到器重後,就向劉備積極推薦諸葛亮:「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劉備開始還像對待一般才士那樣,對徐庶說:「君與俱來。」徐庶鄭重其事地提出:「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③這才促成了三顧茅廬的實現。


如果諸葛亮沒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品格,能夠得到師友們如此高的評價嗎?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氣浮心躁,見異思遷,跟風趨時,能夠在隆中堅持十年之久嗎?又怎能成為第一流的天下英才?


《諸葛亮集》


按照世俗的觀點,「三顧」之前的諸葛亮,只是一個「四無」青年:第一,沒有學歷;第二,沒有論著;第三,沒有戰功;第四,沒有仕宦經歷。而此時的劉備,儘管不得志,卻已擁有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的重要身份,已是名滿天下的大英雄,而且比諸葛亮整整大20歲,實為長輩,他憑什麼要不辭辛苦,一次又一次地從百里之外的新野前往隆中,拜訪這位「四無」青年?憑的就是他相信司馬徽的介紹和徐庶的推薦,相信諸葛亮不僅具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且具有超凡脫俗之德!


反過來說,按照世俗的觀點,「三顧」之前的諸葛亮,已經擁有令人羨慕的人脈:


首先,他的大姐,早已嫁給荊州最有權勢的家族——蒯氏家族的蒯祺;他的二姐,早已嫁給荊州名士領袖龐德公之子龐山民,使他有條件與荊州的一流人才交往。



天津年畫《諸葛亮招親》


其次,他在隱居隆中期間,已娶妻黃氏。黃氏之父,大家都知道是沔南名士黃承彥;黃氏之母,大多數人卻沒有注意,乃是蔡氏,即劉表後妻蔡夫人的親姐姐。這樣,荊州的最高統治者劉表就成了諸葛亮的姨夫,劉表的頭號大將蔡瑁成了他的舅舅,這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特殊關係。


其三,他的大哥諸葛瑾已經成為孫權的長史。


此外,「三顧」之後僅僅一年,即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便興兵南征,諸葛亮四個好友中的三個——徐庶、石廣元、孟公威,或被動、或主動地歸附了曹操。


因此,諸葛亮如果想出仕,至少有三個選擇:一是就近攀附劉表、蔡瑁,請他們安排一個好位置;二是通過大哥投奔孫權,也能得到重用;三是等待「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到來,發展前景也將不錯。

然而,諸葛亮對這三個選擇都毫不動心,因為他的理想是興復漢室,濟世安民。按照這樣的理想,胸無大志、擁兵自守的劉表顯然不足取,據有江東、欲自成王霸之業的孫權不同道,名為漢相卻心懷異志的曹操則不可信;唯有屢經挫折卻不懈奮鬥,「信義著於四海」(《隆中對》中語)的劉備才值得自己輔佐。



沈道鴻繪《隆中對》


因此,三顧茅廬的實質是:劉備千呼萬喚,終於找到了德才兼備的諸葛亮為輔佐;諸葛亮反覆選擇,終於選中劉備這個理想的明君。是興復漢室的共同目標,使他們走到一起。這是心靈的遇合,理想的選擇,堪稱千秋佳話。


(二)綜觀全局,英明決策


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虛心請教。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大勢,為劉備制定了先佔荊、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勢,外結孫權,內修政治,待時機成熟,再分兵兩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業的戰略方針。


這一精闢分析,高屋建瓴,為三分鼎立規划了藍圖,為劉備集團制定了最佳的戰略方針。


千百年來,人們對《隆中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現代有的學者因為《隆中對》提出的兩路北伐的目標最終未能實現,便懷疑諸葛亮的整個戰略規划行不通;有的學者認為「跨有荊、益」與「結好孫權」這兩大原則之間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只有等孫權奪得荊州,劉蜀方面承認既成事實,才能與孫權重新修好,因而《隆中對》的基本國策是錯誤的。



郵票《隆中對》

我認為,這些看法是片面的。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前,奮鬥半生而屢遭挫折,此後忠實執行《隆中對》,僅僅用了七年時間,即到建安十九年(214),便完成了由沒有立足之地到「跨有荊、益」的巨大轉折,形成了三分鼎立局面,實現了第一步戰略目標;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又奪取漢中,其勢力達到鼎盛。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證明《隆中對》完全符合當時的實際。至於第二步戰略目標未能實現,那是由於後來荊州失守,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能因此認為當初的規劃不對。古今中外,重大的戰略規劃,在執行過程中往往需要隨時調整,甚至發生重大改變,這是稍微熟悉歷史的人都應該懂得的,如果因後來情況的變化而否定當初的設想或規劃,其實是「馬後炮」式的看法。


誠然,奪取荊州,全據長江,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乃是孫吳集團的建國方略,這與劉蜀集團的利益確有衝突。但是,這種衝突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的。



李庚繪孫權


建安二十年(215),孫、劉兩家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已經形成了戰略平衡。這種平衡,既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期,也隨時可能被打破,就看三分鼎立的大局如何演變,孫劉雙方如何處置了。


如果關羽忠實執行「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方針,使曹操難以拉攏孫權而偷襲關羽之後;如果關羽善於安撫和激勵部下,使鎮守江陵的麋芳、鎮守公安的士仁(《三國演義》誤作「傅士仁」)忠於職守,不懷二心,堅決抵禦東吳的偷襲;如果劉備諸葛亮在關羽北伐襄陽時能夠及時配合和支援,那麼,荊州未必失守。


而在劉蜀集團牢牢控制自己那部分荊州的情況下,承認既成事實的就該是孫權了;面對曹操這個強敵,雙方既需要、也完全可能繼續聯手。由此可見,荊州之失系由多種因素導致,絕非命中注定,它恰恰從反面證明了《隆中對》戰略構想之正確。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這樣享譽千載的戰略規劃時,年僅二十七歲,實在令人驚嘆!貫穿其間的,不僅是高瞻遠矚,洞察歷史走勢的政治智慧,而且是高度自信,勇於擔當的人格力量。


台靜農書《隆中對》


(三)協調君臣,和衷共濟


在封建時代,一個政治家能否處理好君臣關係、同僚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往往直接影響其決策能否順利實施,甚至決定其成敗乃至存亡。在這方面,諸葛亮與劉備父子的關係,與同僚的關係都堪稱楷模。


諸葛亮與劉備——魚水相諧,推心置腹。諸葛亮一出山,就深受器重,與劉備「情好日密」。對此,劉備解釋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④


此後,在長達16年的時間裡,諸葛亮總是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赤壁之戰前夕,主動要求出使江東,促成孫劉聯盟的建立,成為戰勝曹操的保障;赤壁之戰後,任軍師中郎將,「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保障了劉備軍的供給;建安十六年(211)劉備入蜀,諸葛亮與關羽鎮守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在劉備奪取益州的緊要關頭,他與張飛、趙雲等入蜀增援;劉備平定益州後,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正式成為劉備的首席股肱之臣;每當劉備外出,諸葛亮都扮演楚漢相爭時蕭何的角色,鎮守成都,足食足兵;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以諸葛亮為丞相,名正言順地成為蜀漢百官之首。



吳湖帆繪蜀主劉備


憑著自己的智慧與忠貞,諸葛亮贏得了劉備越來越深的信任,這才有了劉備臨終前的「白帝託孤」。對此,後人大多予以盛讚,儘管偶爾也有猜疑之論,不過是妄相忖度而已。


縱觀兩千年皇權社會史,皇帝臨終前委任顧命大臣者固不少見;然而,有幾個皇帝願意或者敢於像劉備那樣託孤?

當然,劉備並非鼓勵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諸葛亮儘力輔之;但如此氣度胸襟,仍罕有其匹,真可謂推心置腹,肝膽相照。正如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末公允評價的:「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諸葛亮與劉禪——君臣相得,善始善終。劉備逝世後,太子劉禪即位,諸葛亮又輔佐劉禪,長達12年。


此時的諸葛亮,既是百官之首,又是軍隊統帥,還兼領益州牧,蜀漢軍政大權,盡在其手。他一直恪守「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的諾言,忠心耿耿地輔佐劉禪。


劉禪則謹遵父親「事之如父」的遺命,對諸葛亮極為敬重,充分信任:諸葛亮親自南征,幾度北伐,他總是予以支持,從不掣肘。如此放手讓輔政大臣行使職權,不疑心,不橫加干涉,在整個封建時代實不多見。



郵票《秋風五丈原》


當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時,劉禪特地派尚書僕射李福前去探望,並諮詢國家大計;諸葛亮推薦蔣琬、費禕為接班人,他完全照辦。不僅如此,劉禪還對諸葛亮追思不已,對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重點培養,使之成為蜀漢後期執政大臣之一,後來還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今陝西勉縣定軍山前)。


這證明他確實是真心誠意地崇敬諸葛亮。可謂君臣相得,善始善終。正如裴松之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引《袁子》云:「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⑤


諸葛亮與同僚——開誠相見,和衷共濟。這方面例證甚多。


例如龐統,年輕時與諸葛亮,並稱「卧龍」「鳳雛」。赤壁之戰後,龐統初歸劉備,未得重用,諸葛亮向劉備積極推薦,加上魯肅的大力褒揚,促使劉備召見龐統,「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⑥兩位奇才共輔劉備,堪稱美談。


龐統塑像


又如諸葛亮最看重的同僚蕫和,為人坦誠,辦事勤勉,敢於直諫,深得諸葛亮稱讚。「先主定蜀,徵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亮後為丞相,教與群下曰:『……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⑦


再如劉備最賞識的謀士法正,為劉備奪取益州立下大功,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權傾一時;但他胸襟狹隘,做事往往不守規則。對此,諸葛亮自然不以為然;但為顧全大局,仍予包容,「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而對法正的智謀,諸葛亮頗為佩服,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後,諸葛亮還「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⑧


對於屬下官員,諸葛亮一方面督率嚴格,賞罰分明;另一方面又要求他們「勤攻吾之闕」,對敢於批評者屢加表彰,從而形成和衷共濟的良好政風。


諸葛亮的崇高人格,不僅充分取信於蜀漢兩代國君,而且使他在蜀漢官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真是忠貞昭日月,精誠貫金石!



《諸葛亮集校注》


(四)善於治理,造福一方


當代史學大師範文瀾先生充分肯定諸葛亮治國理政的功績:「凡是封建剝削階級可能做到的較好措施,他幾乎都做,因之……他所治理的漢國,在三國中卻是最有條理的一國。」⑨


諸葛亮在治國上,突出表現為勤政務實,安民為本。他明確提出:「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又稱蔣琬》)因此,他十分愛惜民力,各種治國措施都貫穿務實精神,堅決不搞華而不實、徒耗人力物力財力的花架子。這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嚴格控制宮城、陵墓的規模和皇室的開支。歷代王朝,都把宮城的修造、陵墓的營建視為頭等大事。


三國時期,魏、吳兩國皇帝都曾大規模地擴建宮城,營建陵墓。而在諸葛亮執政的蜀漢,宮城是三國中最小的,而且多年沒有擴建;劉備的陵墓「惠陵」,則是歷代皇帝陵墓中規模最小者之一。



戴敦邦繪諸葛亮


對於後主劉禪,諸葛亮一再提醒他「親賢臣,遠小人」,「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師表》)。與魏、吳兩國皇帝相比,劉禪在位的大部分時間,都基本上能守君道,很少外出田獵遊玩,更沒有肆意揮霍享樂,這表明諸葛亮對他的教育和約束是有效的⑩。


其二,努力發展經濟,安定民生。


建興元年(223)劉禪即位後,諸葛亮一方面與孫吳恢復同盟關係,迅速擺脫了一度兩面受敵的不利局面,重新形成共同抗曹的戰略格局;另一方面則「務農殖穀,閉關息民」(《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大力恢復因荊州之失和夷陵之敗而嚴重虧損的國力。


此後,他始終把發展經濟,安定民生置於極端重要的地位。為此,他在興修水利、提高鹽鐵生產技術、擴大蜀錦生產規模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例如,為了維護中外聞名的都江堰,諸葛亮設置了專門的「堰官」,並徵調一支1200人的隊伍,常年負責疏通河道,修築堤壩,形成定製。這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夠長期滋潤天府沃野,開創者李冰居功至偉,維護者諸葛亮也功不可沒。



諸葛亮塑像


其三,南征北戰,見機而作,量力而行。


南征北戰,是諸葛亮執政期間最引人注目的舉措,後人對此時有訾議。其實,南征是為了穩定蜀漢的大後方,北伐則是為了實現國家的重新統一,都是非做不可的頭等大事。但是,無論是南征還是北伐,諸葛亮都始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見機而作,量力而行,從來沒有隻顧一廂情願,盲動蠻幹,浪費民力。


請看:劉禪即位後,經過兩年的恢復經濟,建興三年(225)三月,諸葛亮親自率軍南征。由於他堅持「攻心為上」的正確方針,戰術運用得當,避免強攻硬打,短短几個月就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經過兩年的休整,建興五年(227)春,上《出師表》,北駐漢中,伺機伐魏。又經過一年的準備,建興六年(228)春才首次北伐。


這年十二月,因曹魏在石亭之戰中被孫吳名將陸遜打敗,損失慘重,諸葛亮趁機第二次北伐,圍陳倉(今陝西寶雞東),糧盡而還。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陰平二郡,改善了蜀漢西北方的戰略態勢。



電視劇《三國演義》諸葛亮劇照


此後,又經過兩年的休整,建興九年(231)二月,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屢次擊敗司馬懿等,後因糧盡退兵。此後,諸葛亮「休士勸農」達三年之久,直到建興十二年(234)春才第五次北伐?;而且「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


上述這一切,真正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


正因為諸葛亮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又勤政務實,安民為本,其軍政決策得到民眾的衷心擁護,「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諸葛亮傳》注引《袁子》),從而形成「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陳壽《表上諸葛氏集目錄》)的良好社會風氣。


(五)克己奉公,清正廉潔



《諸葛亮集》


諸葛亮逝世前,曾經上表後主:「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集·臨終遺表》)


可以說,他是歷史上第一個主動自報家產的丞相。這份家產,僅相當於當時的一般地主;除此之外,他沒有從事任何經營活動,沒有謀取其他收入。直到他去世後,清點財產的結果,「如其所言」。對於一國丞相而言,真是極為難得。


應該說明的是,作為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收入是不低的。漢代丞相秩萬石,月俸谷360斛(1斛等於10斗,相當於1石),錢6萬;蜀漢承漢制,但疆域僅為東漢十三州之一,官員俸祿不詳,至少不會太低。


此外,諸葛亮得到的賞賜也不少。建安十九年(214),劉備平定益州,「賜諸葛亮、法正、(張)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諸葛亮在《答李嚴書》中也說自己「位極人臣,祿賜百億」?。



劉炳森書諸葛亮語


俸祿和賞賜這麼多,家產卻這麼少,原因何在?這是因為,諸葛亮把自己收入的絕大部分用於賞賜有功將士。他提倡「將不可吝」,指出:「吝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諸葛亮集·將苑》)這充分體現了他公忠體國的優秀品格,也是對古代良將身先士卒、愛兵如子的帶兵傳統的發揚光大。


諸葛亮不僅不貪財,不斂財,而且把自己的絕大部分財產用於治國治軍,因而能夠坦然自報家產,堪稱青史第一。


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積勞成疾,溘然長逝。臨終前,「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諸葛亮的墓,只相當於一般百姓。即使在普遍薄葬的時代,也是最儉樸的。若與當時某些顯赫的大臣相比,則反差極大。


例如,官至孫吳左大司馬的名將朱然,其墓葬於1984年發掘,墓室外側8.7米,寬3.54米,規模雖然比不上後世許多大官僚,但比諸葛亮墓大得多;墓內共出土青瓷器、漆木器、銅器、陶器等文物140多件,銅錢6000多枚(見《文物》1986年第3期),也是「不須器物」的諸葛亮墓遠遠無法比擬的。



劉旦宅繪諸葛亮


儘管諸葛亮的墓顯得似乎過於「寒酸」,但他的浩然正氣,卻如同那蒼翠的青山,與日月同輝,永不泯滅。


(六)嚴教子侄,清廉傳家


諸葛亮不僅以清正廉潔激勵帶動百官,而且以此嚴格教育子侄,把清廉作為傳家之寶。


在《誡外甥書》中,他提出了「志當存高遠」的名言,要求後輩樹立遠大志向,「慕先賢,絕情慾」,不為物慾所累,不為貪念所牽,從而培養高尚的情操。


在《誡子書》中,他提出了另一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經《三國演義》化用為「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更加深入人心。


對於一個正直的政治家來說,清廉是應有的品格,但還不是人生的最高目標和最後歸宿。有了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的情操,就應該報效國家,造福社會。諸葛亮以此要求子侄,子侄們努力付諸實踐,作出了無愧於父輩的業績。



冰心書諸葛亮誡子書句


由於諸葛亮婚後遲遲沒有子嗣,便與長兄諸葛瑾商量,要求將其次子諸葛喬過繼給自己;諸葛瑾徵得孫權同意,讓諸葛喬來到蜀漢。


諸葛亮以諸葛喬為嫡長子,並將其字由「仲慎」改為「伯松」,對其十分鐘愛。然而,諸葛亮並不是讓諸葛喬在丞相府中養尊處優,而是將他任命為駙馬都尉,隨自己進駐漢中。


在給諸葛瑾的信中,諸葛亮寫道:「喬本當還成都,今諸將子弟皆得傳運,思惟宜同榮辱。今使喬督五六百兵,與諸子弟傳於谷中。」在風餐露宿的艱苦勞作中,諸葛喬染上疾病,竟於建興六年(228)逝世,年僅二十五歲(虛歲)!


在諸葛喬逝世前一年(227),諸葛瞻出生。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給諸葛瑾寫信道:「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就在這年八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前線。


此後,諸葛瞻在劉禪的關照和民眾的愛護下,一直順利成長。儘管他的文才武略遠遠無法望父親之項背,卻繼承了父親的忠貞品格和清廉之風。



武侯祠


當鄧艾偷度陰平,蜀漢面臨亡國危局時,他率兵抵禦,不幸戰敗,斷然拒絕鄧艾的誘降,慷慨赴敵,以死殉國,時年三十七歲。其長子諸葛尚也一起戰死,在蜀漢歷史上寫下了悲壯的一頁。


諸葛亮子孫皆英烈,一門盡忠貞。清廉家風,代代相傳。


(七)舉賢任能,後繼有人


諸葛亮深知:「治國之道,務在舉賢。」(《舉措第七》)他不僅自己廉潔奉公,以身作則,而且重視表彰忠直為國、清正廉潔的同僚,培養德才兼備、品格高尚的官員,從而使清正廉潔蔚然成風。


趙雲(?-229),蜀漢大將,資歷僅次於關羽、張飛,又有兩次救護劉禪之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從不爭名奪利,而是謙虛謹慎,廉潔自律。


建興六年(228),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敗,趙雲與鄧芝率領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時,由於趙雲親自斷後,部伍不亂,「軍資什物,略無所棄」。



高誼長木浮雕畫趙雲


諸葛亮對此十分讚賞,要賞賜趙雲所部將士。這時趙雲毫無沾沾自喜之態,而是誠懇地推辭道:「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三國志·蜀書·趙雲傳》)


楊洪(?-228),諸葛亮賞識的蜀郡太守。才幹卓越,政績突出,而又「忠清款亮,憂公如家。」(《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蔣琬(?-246),諸葛亮培養的接班人。諸葛亮病逝後,後主劉禪任命他為尚書令,總統國事;此後,又由大將軍一直晉陞到大司馬。


他穩重沉靜,秉承諸葛亮的治國方針,把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在軍事上,他清醒地認識到魏強蜀弱的現實,珍惜國力,徐圖進取,決不輕舉妄動,從而舒緩了民力,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良好效果。他為人豁達開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胸襟博大,從善如流,與費禕、董允和衷共濟,使整個執政團隊保持了清正廉潔之風。((《三國志·蜀書·蔣琬傳》)



蔣琬塑像


費禕(?-253),諸葛亮培養的第二號接班人。諸葛亮病逝後,他由後軍師晉陞為尚書令,作為大將軍蔣琬的助手,負責處理日常政務。


他為人寬厚,才識過人,處事敏捷幹練,深受同僚敬佩。延熙六年(243)升任大將軍、錄尚書事,與大司馬蔣琬共同執政。延熙九年(245)蔣琬逝世後,他成為蜀漢的頭號大臣,繼續保持了蜀漢政權的穩定。他「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三國志·蜀書·費禕傳》注引《費禕別傳》)


董允(?-246),諸葛亮培養的接班人之一。他年輕時即與費禕齊名。諸葛亮北伐,留他與郭攸之、費禕總攝宮中之事;後遷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衛親兵。


他「處事為防制,甚盡匡救之理。……後主益嚴憚之。……後主漸長大,愛宦人黃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


延熙七年(244),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禕副貳,與蔣琬、費禕並為蜀漢重臣。蔣琬曾經上書,要求「宜賜爵土以褒勛勞」,他卻固辭不受(《三國志·蜀書·董允傳》)。《華陽國志·劉後主志》讚許道:「(董)允立朝,正色處中,上則匡主,下帥群司。於時蜀人以諸葛亮、蔣(琬)、費(禕)及允為『四相』,一號『四英』。」



《增像全圖三國演義》諸葛亮繡像


呂乂(?-251),歷任巴西、漢中、廣漢、蜀郡太守,尚書令。「歷職內外,治身儉約,謙靖少言,為政簡而不煩,號為清能。(《三國志·蜀書·呂乂傳》)


姜維(202-264),諸葛亮培養的主要將領,官至大將軍。「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三國志·蜀書·姜維傳》引郤正語)


鄧芝(?-251),因出使東吳,維護吳蜀聯盟,被孫權譽為「和合二國,唯有鄧芝」而聞名,後來成為蜀漢後期大將,官至車騎將軍。「芝為將軍二十餘年,賞罰明斷,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資仰於官,不苟素儉,然終不治私產,妻子不免饑寒,死之日家無餘財。」(《三國志·蜀書·鄧芝傳》)


張嶷(?-254),任越嶲太守,長期鎮守南方。他精明強幹,恩威並用,「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而又持身清廉,「家素貧匱」,深得各族民眾的尊崇。(《三國志·蜀書·張嶷傳》)


在古代傑出的政治家中,就選拔和培養德才兼備、清正廉潔的繼承人而言,諸葛亮所取得的成功,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林則徐書《出師表》


諸葛亮的以身作則,眾多官員的效法追隨,造就了一個廉政時代,使蜀漢成為三國時期公認為治理得最好的政權。


(八)和撫為上,敦睦各族


在古代政治家中,諸葛亮的民族思想是相當開明,相當進步的。早在《隆中對》中,他就提出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處理少數民族問題的原則。比之一再殘酷鎮壓西北羌族的東漢朝廷,這位27歲的年輕人實在高明得多。從此,「和撫為上」就成為他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


章武三年(即建興元年,223),蜀漢南中地區發生由少數地方豪強煽動的叛亂。由於正處於劉備逝世,劉禪繼位的重大變故期,諸葛亮未便出兵平叛。此後兩年,諸葛亮抓緊穩定政局,恢復吳蜀聯盟,務農殖穀,發展經濟。


到了建興三年(225)春,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出發時,馬謖為之送行,提出建議:「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諸葛亮欣然採納。所謂「攻心為上」,其實質就是「和撫為上」,本來就是諸葛亮的一貫思想。



年畫諸葛亮


在南征中,他堅持「和撫為上」的方針,短短几個月就平定了地域廣闊、地形複雜、風俗習慣和民族心理多樣的南中地區,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在此過程中,諸葛亮充分表現出對少數民族首領和廣大民眾的善意,「七擒孟獲」就是被人們廣泛傳頌的典型故事,從而收到了「但服其心」,敦睦各族的良好效果。


千百年來,各族民眾一直把諸葛亮視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把許多美好的事物與他聯繫在一起。直到今天,在四川攀西地區和雲南、貴州的各族民眾中,仍然流傳著大量有關諸葛亮的動人傳說,對諸葛亮的尊崇和熱愛,令人驚異和感動,在古代政治家中罕有其匹。這是諸葛亮人格魅力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祝允明書《出師表》


真正優秀的政治家,不僅勤政務實,建功立業,造福兆民;而且嚴以律己,率先垂範,以高風亮節遺愛千秋。可以說,建一時之功易,遺不世之愛難。歲月如流,人心如秤,歷史是公正的,民心是永恆的。以滿腔熱忱做實事,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仰不愧天,俯不怍民,真正贏得民眾的尊重愛戴,乃至遺愛千秋,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在這方面,諸葛亮堪稱難以企及的不朽典範。


諸葛亮逝世後,各地民眾紛紛要求為之立廟;朝廷因禮秩而不聽,於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


正如《三國志》作者陳壽泰始十年(274)編成《諸葛亮集》後上給晉武帝的表文所言:「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諸葛亮受到蜀漢人民歷久不衰的深切懷念,有力地表明他高尚的人格具有多麼強的感召力。真是遺愛百代,彪炳千秋!



劉澤棉製諸葛亮瓷


陳壽評價諸葛亮為「管、蕭之亞匹」,從功業建樹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不過,若論嚴以律己,始終如一,論人格魅力,我認為諸葛亮比管仲、蕭何都要高出一籌。


「諸葛大名垂宇宙」。他不僅是青少年立志成才的榜樣,知識分子獻身理想的典範,而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百代楷模!


注釋:


①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裴注引《襄陽記》:「諸葛孔明為卧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


② 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


③ 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④ 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⑤ 袁子,即袁准,西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以儒學知名,武帝泰始中,官至給 事中。


⑥ 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⑦ 見《三國志·蜀書·董和傳》。


⑧ 見《三國志·蜀書·法正傳》。


⑨ 范文瀾:《中國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冊,第268頁。


⑩ 參見拙文《三國劉蜀後期人物三論》,載《上海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 歷史上諸葛亮總共五次北伐,其中兩次兵出祁山。「六出祁山」乃小說家言。參見拙作《諸葛亮究竟幾齣祁山?》,收入拙著《三國漫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 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 古代「億」有兩義:一為萬萬,一為十萬。此處為後一義。「百億」為概數,略言其多。


? 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附《馬謖傳》注引《襄陽記》。


? ? 《甘棠》之詠召公:《甘棠》:《詩經·召南》中的一首,表達懷念召公之情。召公:西周宗室,燕國的始祖。周成王時,與周公共同執政,分陝而治,深得人心。


?? 鄭人之歌子產:據《史記·循吏列傳》載,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鄭人哀之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小說網 的精彩文章:

段江麗:作為父親的賈政
孫紹振:論林黛玉之死(論《紅樓夢》中八個美女死亡的譜系之五)

TAG:古代小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