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知武夷山大紅袍的身份證

探知武夷山大紅袍的身份證

我國是茶葉的原產地、茶葉的故鄉、及茶葉的生產大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世界各國飲茶技藝和生產技術都是直接或間接從我國傳入的。數千年來,我國在種茶、制茶、飲茶、茶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是世界上茶類和名茶品種最多的國家。

如何品鑒武夷岩茶

主要從外形(條索、色澤、整碎度)和內質(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幾個方面來鑒別,其中以香氣和滋味最為重要,是最重要的兩個指標。

香氣:香氣的香型、純度高低、長短及持久性:(品種香明顯,香氣愈強愈佳,且清新幽遠者為上品,香氣顯銳,揮發性好,純度高;香型(花果香)花果香是茶葉的各類香氣基質在合理的烏龍茶所特有的做青工藝中經一系列必要的生化反應所形成的似花香、似果香香氣,所以又叫工藝香。還須注重到品種不同,遺傳特性不同,則葉內香氣基質不同,以致成茶香型有別,稱之為品種香。如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蘭花香,但各品種之特有香型也須在合理的工藝條件下才能導出,否則,工藝不當,品種香不顯。此外,產地不同,生態氣候有別,土地狀況不一,自然影響到茶樹的新陳代謝,使茶葉內含物質也不同,成茶香型就各有特點,這種產地差異,稱為區域香(表現在名岩和丹岩,外山場)。區域香也同樣受到工藝的制約,工藝不當,區域香不明顯。一般來說,審評時能清晰地感受到花果香時,此時茶品質不俗,最理想和具品位的香型當屬在花果香的礎上輔之以恰好的火功技術所形成的花果蜜糖香。為上品,佳品。

湯色:是否橙黃,明亮,清澈,而且耐泡,五,六泡後仍然保持湯色不變。

茶湯滋味:根據"濃、醇(純)、甘、爽、潤"五個方面仔佃品比。茶湯滋味,舌感厚實,故稱為厚。濃厚成為茶湯濃度的最佳表現。甘甜是反映茶湯飲後回甘狀況的滋味指標,飲後回甘是茶葉糖類物質在口腔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為單體葡萄糧後產生的甜感。回甘越快越明顯,越持久,是茶葉品質高的重要味性特徵,中低檔烏龍回甘不強。

潤滑,指茶湯似漿液圓滾滑潤在喉腔輕順下滑,它是茶湯的張力和果膠物質作用共同影響於茶湯產生的效果。潤滑是優質茶湯的品質特徵之一,中低檔茶一般無此味感。

耐泡性,評審的是茶葉香味各因子在各泡次的分布表現情況。鮮葉原料好,內含物含量高的,在各泡次就都有良好的表現,稱其為耐泡。反之,制茶原料差,內含物少,泡次亦少,特別是在後泡次中香味低淡,徒然消失,謂之不耐泡。茶葉香味的耐泡性直接關係到茶葉的品飲價值和經濟價值。通常以能泡沖至六泡以上。

葉底:良好之茶葉,沖開水後,葉片易展開,且極柔軟,有彈性。紅邊較顯。這裡介紹個方法,把泡過的葉底放到水洗盆里,很容易觀察,主要觀察它的老嫩,色澤明暗,勻雜度。

武夷岩茶大紅袍的基本狀況

武夷茶和武夷岩茶大紅袍是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武夷茶是指從古至今所有生長在武夷山地區的茶葉的總稱,當今的武夷茶包括武夷岩茶大紅袍、正山小種、武夷綠茶、龍鬚茶等等。武夷岩茶大紅袍是指適宜的烏龍茶茶樹品種生長在武夷山地區並用當地傳統的烏龍茶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具有「岩骨花香」之品質特徵的烏龍茶,武夷岩茶大紅袍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武夷茶的一部分。

岩骨花香中的「岩骨」是一種醇而厚的岩石之味,沖泡五六次之後依然喉底回甘,令人傾倒。而「花香」則與普通的花茶之香不同,它是在特殊的製作工藝下形成的一種自然而馥郁的幽香,讓人聞之如臨仙界,心底頓入空靈,不覺徹底傾倒於此般清香之中。

碧水丹山之中峽谷縱橫,而武夷大紅袍岩茶正是因為生長在岩縫這樣特殊的的地理環境之中,才具有了獨一無二「岩韻」,有了「岩骨花香」之特徵。武夷大紅袍岩茶,沖泡五六次之後依然餘韻猶存,如同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經受風雨磨難,走過漫漫人生之後,用布滿皺紋和睿智的唇,緩緩地向你講述。這種講述雖輕柔,如清風,卻有著震撼身心的力量。這種講述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經得起歲月的推敲。

解武夷岩茶——討論岩韻:

岩韻是指烏龍茶優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內、經武夷岩茶傳統栽培製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

以上定義說明:

「岩韻」是武夷岩茶獨有的特徵;

「岩韻」的有無取決於茶樹生長環境;

「岩韻」的強弱還受到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製作工藝的影響。

岩韻是武夷岩茶的環境特徵(特定的地域特徵),應區別於茶葉的品種特徵和工藝特徵。也就是說,不要把工藝特徵和品種特徵當作岩韻特徵。

岩韻(特徵)的體現和感覺描述:滋味有特別的醇厚感、人說「水中有骨感」就這意思;飲後回甘快、餘味長;喉韻明顯;香氣不論高低都持久濃厚、冷聞還幽香明顯;茶葉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質穩定(茶葉耐儲藏)。

細品「岩韻」

「岩韻」是什麼? 「岩韻」一詞是從何時開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釋「岩韻」的含義現已無從查證,目前流行的說法不一,有人說是「岩骨花香」,有人說是「地土香」,有人說「岩韻」沒人能品透,也有人說「岩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連高明的茶師也只能解釋說湯水醇厚,杯底香濃,茶湯滋味中有骨頭等。武夷岩茶專家也承認「岩韻」難以捉摸,無法說透它的奧秘所在。

「花香」霸道

岩茶的常見香型,一是焦糖香,類似焦鍋巴及熬蔗糖或者奶油、豆乳的香味;二是花草香,類似蘭花、水仙花、桂花或者桂皮、莒浦、薑母的香味。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岩茶,是純香和蘭香。一、二水有明顯的焦糖香,三水後開始顯露花草香。

岩骨花香中的「花香」並不是像花茶那樣,以加花窖制而成的香,而是生長在武夷山上的鮮茶在獨有的加工工藝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種有各自特有的品種香。香氣銳則濃長、清則幽遠、馥郁具幽蘭之勝。

岩茶的花香還透著骨鯁,也有人形容為「霸氣」。這種香氣好像會滲透杯蓋,有沖頂的感覺,且香氣不散,它呈現為「一團」。感覺最好的是杯底留香,稱為「杯底香」或「冷香」。茶湯冷卻後。再聞杯底,那種感覺實在是妙極了。

「岩」骨錚錚

岩茶,顧名思義,與天工地斧而成的岩石峭壁有關。無端然地,便帶著一股得天獨厚的清傲氣質。岩茶主產自武夷山山脈的岩石峭壁問,是典型的山茶。

武夷岩茶有「岩骨」,俗稱「岩石味、青苔味、豆漿味」,茶湯頭三泡中夾帶著砂石氣,入口後有金石感,入喉後有沉澱感,品啜時有圭角,耐咀嚼,給人一種味感特別醇而厚、能長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長的感覺。品岩茶湯如仁人君子處世,慷慨激昂,忠勇好義,以思兼天下為己任,以沒世不朽為標榜,讓人欽羨不已。

岩韻中的「骨感」是一種不以鮮香見長,而是以醇厚沉著穩重取勝的味道,不讓你驚艷,但讓你沉醉的味道。茶湯里好像有「沙沙」的小顆粒,豐富了茶湯的質地,讓茶湯咽下去很久,茶的滋味還在口中回蕩。

喝岩茶一定有一股「沙沙」的感覺,這個感覺,你可以解釋為石灰石的粉質,也可以解釋為青苔的草香。也可以解釋為岩石在水中爆裂的感覺,這些感覺不外乎說明,岩茶茶湯中,給你以「細細的粉末」的感覺,是特殊的,也是很好接受的「沙質感」。

「地土」的味道

如何理解「岩韻」的含義?如果從武夷岩茶原產地的特殊生態環境來解釋,其結果是:岩韻≈岩骨花香≈地域香≈武夷地土香,即岩韻≈武夷地土香。

一起探知大紅袍的身份證

大紅袍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屬於武夷岩茶的一種,為烏龍茶類。其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具有綠茶的清香,紅茶的甘醇。大紅袍具有保護牙齒、提神益思、生津利尿、解暑殺菌、減肥美容、預防癌症、降脂降壓、抵抗衰老等功效。

大紅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種;按照發酵程度屬於半發酵茶,與安溪鐵觀音同屬於烏龍茶。大紅袍按照顏色分屬於青茶。

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內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岩罅,岩頂終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因而土壤較它處潤澤肥沃。茶樹兩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氣溫變化不大,再加上平時茶農精心管理,採制加工時,一定要調技術最好的茶師來主持,使用的也是特製的器具 ,因而大紅袍的成茶具有獨到的品質和特殊的藥效。大紅袍的製作方式與鐵觀音類似,其製作工藝包括萎凋、攤晾、搖青、做青、殺青、揉捻、烘乾、毛茶等工序。

大紅袍名稱由來:武夷大紅袍,因早春茶芽萌發時,遠望通樹艷紅似火,若紅袍披樹。從元明以來為歷代皇室貢品。大紅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姣姣者,傳說中在明朝年間一個趕考舉人路過武夷時,突然發病,腹痛難忍,當時有位來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長的茶泡給他喝,病痛即止,不藥而癒,舉人後來考取了狀元,為了答謝和尚,專程前來拜謝,並將身穿的狀元袍披在那株茶樹上,因而得名「大紅袍」。

大紅袍的品質特徵: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岩茶之顛的韻味。

三坑兩澗的大紅袍:了解大紅袍的人都知道三坑兩澗里產的茶,即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流香澗和悟源澗里的茶,如果有了一泡這幾個地方的茶,一定會興師動眾招呼朋友來品嘗。「三坑兩澗」是傳統對正岩大紅袍產區的統稱,這五個地方峭峰林立,深壑陡崖,幽澗流泉,迷霧沛雨,夏日陰涼,冬少寒風,溫差較小。所以產大紅袍茶青制優率極高。牛欄坑的肉桂茶品質極優,飲後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這就是現在被人們追捧的「牛肉」——牛欄坑的肉桂,與別的所有山場產的肉桂相比獨佔鰲頭,像慧苑坑的水仙一樣,別的山場茶的同類茶,很難逾越。

除去三坑兩澗,武夷山還有「九十九岩」的說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這九十九岩地方土壤通透性能好,鉀錳含量高,酸度適中,制出的大紅袍岩韻明顯。而現在經過國家頒布的統一標準,把武夷山風景區生產的大紅袍都稱作正岩大紅袍,這個區域包括天心岩、馬頭岩、大坑口、慧苑坑、觀音岩、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龍窠、御茶園、霞賓岩、玉花洞、水簾洞、佛國、桃花洞、桂林岩、三仰峰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裕茶村茶文化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裕茶村茶文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