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缺乏教育的熊孩子,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教育

缺乏教育的熊孩子,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教育

易燃易爆炸

如也

陳粒

00:00/

霞只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不禁感慨乖孩子是真的招人喜歡,因為熊孩子永遠超出想像的熊,那則新聞是:

一位妹子親眼目睹了一名四年級,身高1米4、體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婦……

當被問及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這個熊孩子還悠閑地吃著零食,不以為意地說:「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流產。」

聽到這話的妹子,當場就爆發了…

【如何對付一個熊孩子】

那位妹子對熊孩子的做法贏得網友的一片喝彩,對於熊孩子就要以暴制暴,你越讓他越放肆,不該放縱的就要管!

(來源:知乎@三倍氫二氧一)

以暴制暴是制服熊孩子最有效的辦法,可是又是不是最合適的方法呢?熊孩子熊,我們又暴力,那麼友好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在《放學別走》里,撒貝南曾和零零後討論過熊孩子的那些事

節目里說的那些事,有多可怕,有多恐怖,因為一個手機而潑100℃火鍋油到一個女生的臉上;

結伴出行把火材炮往全是沼氣的下水道井蓋里扔導致一條街的井蓋飛起來;

在高速公路上往天橋下扔石頭…………

「他還是個孩子,你就不能讓著點他嗎?」這句話幾乎成了現在所有熊孩子作惡的保護傘。

對,他還是個孩子,可是孩子不會長大嗎?你今天縱容他,明天就會害了他。

熊孩子分為兩種,一種算小打小鬧,儘管讓人心情不爽,但是無傷大雅,至少不會讓你家破人亡。還有一種是真的對社會及周圍人的安危造成一定的威脅。

【熊孩子的問題出在哪?】

撒貝南在節目說了那麼一句話,「未成年身上出現的問題,往往應該從成年人身上去找根源」

是啊,有多少熊孩子的出現是因為家長的不管教和寵愛

蘿蔔說:小孩子天生搗蛋是天性,但是後天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紀錄片《鏡子》里的一番話,讓兔姐記憶深刻: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所以生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

家庭的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首位,父母有教養,孩子自然會學習如何去禮貌,網上也有孩子在馬路上隨便從車窗扔牛奶盒,孩子的爸爸從駕駛座下來把牛仔盒撿回來放回車上,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的視頻。

父母教育的方式不一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會有乖和熊的區別。

回到熊孩子推孕婦事件上,熊孩子說了一句話: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

話說電視一類的網路媒體傳播的消息到底是對的還是不對的?

一直有人抱怨廣電審核太嚴格,太暴力太血腥的電視不能播,這樣子控制是否有他的道理?

每一件事做起來必定有他的道理,廣電有他的顧慮,而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去反思?

電視上播孕婦摔倒流產,熊孩子就模仿,那電視上播的內容太龐大,太複雜了,難道全都禁止播放?當某些片段出現時,家長或者周邊人是否可以提醒那種事不可以做呢?

最重要的是,那位孩子被打後,他的母親還覺得妹子下手腫了,這就是母親對自己孩子推孕婦行為的處理行為,讓人心寒。

現在的你,不管教自己的孩子。總有一天,社會會替你教育他,到時候社會可不會管輕重。

給那些父母的忠告:如果有機會,趁著孩子還可以塑造的時候,給他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他遠離熊孩子的模樣,社會的殘酷不會對每個人仁慈。

淺語日誌

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淺語日誌 的精彩文章:

TAG:淺語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