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實力有名氣又受漢武帝重用,李廣為什麼難封侯?

有實力有名氣又受漢武帝重用,李廣為什麼難封侯?

提起李廣難封,總是令人無限感嘆,李廣這個人牛啊,有名氣有實力,卻受到漢武帝的壓制,終身未能封侯。其實並非如此,漢武帝對李廣還是看重的。

李廣

李廣是秦朝將領李信之後,家族世代傳習箭術,歷經文帝、景帝、武帝三個朝代,作戰勇猛,斬殺首級頗多。可惜,文帝和景帝時期,漢朝與匈奴主張和平政策,李廣沒有立功的機會,文帝曾感嘆說:可惜啊,你生不逢時,如果是高帝的時候,封個萬戶侯是不在話下。(史記: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後來漢武帝上位,改變了對匈奴的政策,按理說,李廣獲取戰功的機會來了。事實上也如此,漢武帝即位之初,就將李廣調任做未央宮的衛尉,這可是位高權重的職務,表示李廣受到漢武帝信賴。可是在對匈奴的多次戰爭中,李廣的運氣太差了,他參加了四次打仗,卻都不能封侯。(史記: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

李廣

第一次是雁門之戰,漢軍分四路出擊匈奴,李廣的部隊運氣不好,碰到匈奴主力,實力相差好幾倍,結果全軍覆沒,要不是匈奴想活抓李廣,他可能就在這場戰役中死掉了;第二次是漠南之戰,李廣只任後將軍,抵達戰場後都看不到匈奴了。

第三次是右北平之戰,以四千兵馬擋住了匈奴四萬人馬,表現可圈可點,可是同時與匈奴開戰的還有霍去病,他在這場戰役中殺了三萬多顆腦袋,再加上漢武帝對於戰功的標準是殺敵數,而李廣倒霉的是,他的四千人馬近乎死絕,核算一番後,李廣功過相當,不予封侯。

李廣

經過這三次戰役後,許多人都看出李廣這個人,運氣很背。這時漢武帝正在策劃和匈奴的最後一戰,在漢武帝的計劃中,原本沒有李廣的份。年過六十的李廣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於是再三請求漢武帝允許自己出征,漢武帝不好拒絕,只得答應,但是武帝非常迷信,私下又交代衛青,不要讓李廣與匈奴直接開戰。(史記: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

李廣出發前看到衛青給自己的任務,並不是直接與匈奴主力交鋒,而是繞到後面截殺匈奴退路,雖然不甘心,但軍令如山,只得執行。沒想到李廣迷路了,延誤了匯合期限,如果按預定計劃,李廣還真有可能截住逃跑的匈奴單于。歷朝歷代,延誤軍期都是大罪,李廣羞愧難當,自殺謝罪了。(史記: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李廣

縱觀始末,可以推斷出漢武帝開始是信任李廣的,李廣的能力也無需質疑,雖然大兵團作戰能力欠佳,但是統帥一支隊伍是合格的。之所以屢次不得封侯,只是運氣太背了。為什麼李廣難封成為千年來經久不息的話題?這就要說到太史公司馬遷了。

眾所皆知,司馬遷因為替李廣之孫李陵說情,被漢武帝閹了。還有一點許多人不知道,司馬遷曾是李廣的下屬。因此,司馬遷在寫《李將軍列傳》時,加入了許多個人感情。再加上後世文人的渲染,於是李廣難封漸漸成為懷才不遇的代名詞。

參考文獻:

1.《《史記·李將軍列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軼事:高平陵之變,曹爽為什麼相信司馬懿的承諾?
為什麼大年三十叫除夕?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