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記】修行者們

【日記】修行者們

【按】分享一些我的QQ空間里過去的日記。

修行者們

文/陳景展

前看過一個紀錄片,DISCOVERY頻道的節目,講述的是喜馬拉雅山的地理和氣候。大約是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解說詞說這裡空氣稀薄、植物呈現明顯特有性,由於各種資源缺乏,已經沒有什麼哺乳類動物可以生存。但之後,拍攝組遇到了一隊羊群,從「杳無人煙」的喜馬拉雅山走過,隨後是一個衣服樸素的山民。於是探索頻道的攝製組開始驚嘆,他們以為最多只有不畏高度的候鳥和他們這些勇敢的科學工作者在這裡呼吸、站立過。這個地方——叫「達拉克」。

於是節目繼續介紹這裡的植物和特殊氣候。鏡頭到了一處河流邊,他們無意中拍到了更為驚奇的鏡頭:河流的中央,坐著一個人,他蓬頭垢面,頭髮約有三尺,手上的指甲也彎彎曲曲十分修長。另一個人在他的旁邊,正在為河流中的人洗浴、剪髮和修理指甲。

這位服侍者使用的是當地方言。經過翻譯,編導們知道:這是一位修行者,剛從山洞閉關出來。這位服侍者,撫弄著修行者的頭髮,一縷一縷地剪斷,朦朦朧朧,觀眾看到修行者的面龐,因為污垢太多,詳細的面部無法觀察清楚。服侍者又開始修剪修行者的指甲,那修長的指甲令人驚異。而整個過程中,修行者一直閉目,雙腿呈打坐姿勢,不言不動,任憑擺布。

我不知道他悟道了什麼。只是想知道。我也不知道那位修行者的現在和他的名字,或者,他從哪裡來。從此之後,喜馬拉雅山成了我心中的聖地,還有一個神聖的名字——「拉達克」。

之後,我讀到一本書。《中道》。是古印度著名修行者希瓦和他妻子在喜馬拉雅山居住時候,自己的修道心得。這本書和《法句經》,一直是我認為的書中上品,與《道德經》、《陰符經》、《金剛經》、《五十奧義書》一併是我的書中珍藏。

我在一期節目里,又聽到這麼一位修行者,名字我已經忘記,他捨棄了富貴和物質,在印度的沙漠里悟道,獨自生活了十年。最後,他得到一個真諦,那就是:忍耐。這個「忍耐」,就是老子講的「三寶」:「慈」、「儉」和「不敢為天下先」,而絕非常人以為的「忍耐」。我以為這是和《古蘭經》中真主安拉悟到的也十分接近。

2005年,我去往武當山,遇到了著名的道醫祝華英道長。所謂「道醫」,是全憑自己的實踐悟出的濟世醫人的「道」。不是一般的沒有實踐,因文治病。祝道長自稱「通愚道人」,很多功法都是他自創的,並有幾本著述已有居士捐資付印,免費傳播。在與他的交談中,他教授了我他自創的「陰陰陽」呼吸法、沉肩走路等。步伐看似隨機,卻奧妙無窮。如同他說的:「內丹就是走路,除自己心知,外人是看不出來的。」

2007年,在一次雲遊中,遇到了終南山深山住草棚修行的道友。

2008年,遇到了半山崖依石而建、上下無門、與獸為伴、自給自足的兩位在終南山隱居的道友。

我想起在遠古的時代,堯舜禹時代那位擊壤而歌的雅士和那首流傳的《擊壤歌》,想起《詩經》和《山海經》,想起許由、麻衣等修行者。現代人認為堯舜禹是華夏文明的開始,而許由和麻衣等修行者卻警告:國度和法制是衰亡的開始,如果不讓百姓返回先天樸實、自然的生活,人民的災難將會從此開始無法終結。他們沒有當帝王,而堯舜禹之後,如這些遠古的修行者所警告的那樣,第一個王朝——夏——誕生了。而後,直至如今的新華。

老子留《道德經》的時候,天下已經失去了先天的樸素,進入戰亂。

伏羲、倉頡、女媧、華胥氏、黃帝,不知道在他們之前,人類經歷的是什麼時代。在我認為的「神人」眼裡,他們那時的天下已經衰亡了。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而定八卦。神農嘗百草而有醫。現代的人,有這樣的根基和先天智慧嗎?有這樣的胸懷嗎?有這樣的膽識嗎?有這樣的氣魄嗎?萬戶做了人類歷史的第一次航天試驗,西方人知道萬戶,一個中國道士;而中國人不知道他。葛洪,西方認為的最早的化學家,也是道士。中國人,也忽略了他。張三丰、薩祖、孫思邈、彭祖、張道陵、王重陽、「八仙」、「七真」、李白……無數的修行者,難以計數。

我相信撥開書籍的迷霧,是無數聖人留下的教化。而撥開古今中外的聖人,是更多、宛如繁星的修行者。他們無名無姓。我們知道名字的,老子、莊子、耶穌、釋迦、安拉等等,只是他們中的一部分,也是他們,那些遠古真人們的代言人。道教認為太上老君無所不在,隨方設教、歷劫度人,而太上老君,是更大的、無上存在的使者而已。就像宗教徒是神的羊,他們擁有更無上、唯一的牧羊人。道教叫「三清」,佛教叫「佛」,天主教叫「天主」,穆斯林們叫「真主」。

遠離城市,來到荒草鋪地的野外,看著星斗。我知道,我還在找。並最終可以撥開一切迷霧,找到最終的回家之路。

2009年2月7日

——————

歡迎關注道學苑(waytao6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學苑 的精彩文章:

訪九龍聖母洞
越來越老的人

TAG:道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