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路學佛的利與弊

網路學佛的利與弊

現代網路非常發達,對於學佛來說也提供了便利,想看什麼經典,上網一搜就有,手機成了藏經閣,裝幾部大藏經也不在話下。不像過去,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為了求法要吃盡千辛萬苦,跋涉千山萬水。唐代義凈三藏法師所作《取經詩》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惟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當年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為求半偈而捨身,二祖大師為求法跪雪斷臂,玄奘大師取經萬里西行,可見佛法的來之不易和古人求法的堅定決心。像六祖大師為了拜見五祖,要靠貴人資助,安頓老母,然後步行一個月,才到黃梅縣,簡單對話幾句,就被派去砍柴舂米,一干就是八個月時間。但也正是因為得之不易,才會格外珍惜,才能夠真正信受奉行,終生行持,所以才會有大成就,成為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一位禪宗祖師,他的《壇經》也是唯一一部被尊稱為「經」的祖師著作。

現在人根淺障重,心多討巧,因為得來的太容易了,所以就不肯珍惜,又由於沒有生起出離心,所以很多都是把佛法當成茶餘飯後消磨時間的方式,調侃吹牛的談資,很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對照佛法,修證自己的身口意,更別說為法忘軀了。還有的學到一些名相概念,就以為已經悟道,整天高談闊論,聽其言彷彿在佛祖之上,觀其行卻凡夫不如,這就是空談佛理,執理廢事,有解無行,增長邪見。就像慧律法師講的,「許多人對禪有興趣,但是最糟糕的就是把解當做證。他對禪、對即心即佛,有了一些了悟,對無念、無相、無住,懂了一些皮毛,就以為自己有證量,然後,不念佛也不持咒,也不用功,認為歇即是菩提,那麼,這個叫做執理廢事,這個是最可怕的,把解當做證,這個是非常可怕的」。

現在有各種QQ群、微信群,對於佛法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便利作用,但是有利就有弊,各種內容讓人眼花繚亂,各種邪說和附佛外道也大行其道,如果沒有一定智慧,很有可能就會被誤導。還有人熱衷於聊天,說長道短,很容易造下謗佛謗法的重罪,修行本來是要用佛法修正自己,卻把它用來批評別人;還有的發心是好的,但由於智慧有限,所學不圓,本想指點別人,卻變成了誤導別人,這也是要注意的。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道理好懂,習氣難除,明白點道理到事上一滾就迷了,這就是修行的難處所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冰融三尺,非一日之暖,多生歷劫的習氣不是輕易就能改掉的,懈怠容易精進難,所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凡事都往道上會,每天要有固定的功課,不可荒廢,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因為工作不忙,所以上班時間就是我的學習時間,學習之餘,每天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一下,拋磚引玉。對於自己也是一次沉澱和鍛煉,讀別人書容易,自己親自寫,才知道其中的難處,也才知道自己與先賢的差距。因為沒有修證功夫,所以所寫的文字只是理解,不一定準確,只能作為參考,一切以佛經及祖師大德言論為準,同時也希望得到明眼善知識的指正,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心語 的精彩文章:

學佛能不能吃肉,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TAG:平常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