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衛黃河碼頭的變遷

中衛黃河碼頭的變遷

黃河帆船

中衛縣城地處黃河之濱,河水流至縣境沙坡頭,水勢平緩下來,河道漸次開闊。

中衛縣方圓4700多平方公里,南部有香岩山作屏障,北臨浩瀚的騰格里沙漠,中間是一條狹長的黃土地帶,東西一百許里,南、北二、三十里,黃河從中經過,大地劈成了南、北兩面。

這裡,自元代就引水開渠,黃河兩岸,渠道縱橫,農業生產,年種的收,從不憂旱,深得黃河灌溉之種,向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自清代起,黃河自青海經甘肅而寧夏,再達內蒙包頭,千餘里河道中,中衛以西,舟船絕難行駛,只有皮筏和木筏可順流下行。

但寧夏中衛以東至內蒙包頭,船、筏卻能並行其間。而中衛地區的黃河碼頭,恰處在數千里黃河水運的要津位置。凡順流而下的皮筏、木筏到中衛後,傍河停靠,卸售部分貨物,而中衛土特產,也借航運之利由水運轉銷包、綏、京、津。

這種水路向外運輸的方式,促成了中衛沿河一帶商品經濟的發生和發展。

由此,中衛地方除深得黃河灌溉之利外,又有黃河航運之便,堪稱「得天獨厚」!

中衛縣境的沿河碼頭或渡口,見之史岫的,明代有常樂渡和永康渡。

後至今天,又有上(下)河沿渡、侯家碼頭、大坂灣渡(原常樂渡)、新墩碼頭、炭場子渡、莫家樓渡(原永康渡)、永康永豐渡、鎮羅李嘴渡、宣和一星灘、俞家灘、馬灘告示度。

其中炭場子、新墩、莫家樓三碼頭(或稱「渡」),距縣城都較近便,先後成為中衛南北陸路交通和東西運輸貨物的貿易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實的水旱碼頭。

歷史久遠的炭場子碼頭

炭場子在縣城正南3里處,瀕臨黃河北岸,以運銷貯放下河沿煤炭而得名,曾是中衛較早的沿河水陸碼頭。

炭場子碼頭早於新墩碼頭,而莫家樓碼頭的興起,則是清末光緒年間的事了。

炭場子地方,早時人們稱之為「康家碼頭」。但炭場子並無康姓人家,是原來「扛勁碼頭」之訛稱。

炭場子名稱中的「炭」,即中衛下河沿特產的煙煤。

這種煤,本地人除用作燒炕取暖之外,還是手工業產品燒制時的熱能。它易燃、火旺、溫度高,磚、瓦、石灰等建材窯中,是少不得的。

因此,歷史上中衛以東各縣、區,每年需要大量的中衛煙煤,再加上下河沿產坩泥與陶土燒制的沙鍋及日用陶瓷粗製品,這些都構成了中衛縣炭場子貿易與交換的大宗產品。

為了轉運和堆放的需求,炭場子有堆放煤的炭場若干個,堆放陶瓷製品的瓷場幾家,還有一個小的鹽場與木場。加上幾家飯館與車馬店、商店等,列在街道之上,成為一個行業齊全的農村小市鎮。

炭場子早期的航運活動,除在寧夏境內運載貨物和旅客外,向東運行可達包頭,並有為數不多的蘭州、青海西來的皮筏、木筏停靠。

用於航運的工具有木船和羊皮小筏。木船型體大,載物多(一般5-10噸),多用於遠航包頭。羊皮小筏多用於河上擺渡或短程航運,它方便、省時。

有時也可由兩個或三至四個連綴成較大的羊皮筏(載重2-5噸)航行於金、靈、石嘴山、後套,較之木船省時、省費,經濟合算。

通過所有水上運輸,自然形成了商品的貿易與交換。

炭場子從事煤炭與航運業的民人,主要有左、宋二家,至今有其後裔。

據說宋家在下河沿經營煤礦,僱傭勞力開採,發了家。

於是,專意供給兩個兒子讀書,雙雙肄業為貢員,其一名叫宋邦傑。因宋家子弟有功名,家資富有,成了炭場子地方的首富。

據宋家嫡傳子婦洪淑貞談,當時他家在炭場子街上開有商業字型大小,還有經營信貸業的當鋪一爿(下河沿、寧安堡及縣城亦各有一處)

而左姓之家,在炭場子專營航運業,後輩人也有為清末拔貢者。

當時他家木船最多時有一二十隻。據傳左家行船很有勢派,寧夏境內能夠暢行無阻。

左姓之外的中衛船隻,行至沿河關卡時,有冒充左家船而不受查驗就被放行的事。

左、宋二家主婦進城串親,行必乘坐兩套騾馬小轎車,其派頭與威風,赫赫於中衛城鄉。

炭場子就近的民人,從事農業耕作的較少,多在冰河開凍之後,長期從事航運業。有的拉船走後套;有的在碼頭擺渡或搞短途航運;還有些就地從事商品倒販。

於此種種,炭場子就形成了一個古老的小農經濟中特殊存在的小商品經濟的社會形態。

舊時的碼頭

在炭場子航運和貨物貿易興盛的年代裡,車馬駱駝和來往行人,川流不息地往返於由縣城至炭場子的道路之上。因而,縣城的「南關」地段,相慶地繁榮起來。

《朔方道志》中載,中衛縣市集七處,首列縣城。注文為「內外列肆,而南關尤盛」。南關曾有糧店兩處,中藥鋪一爿,酒坊、油坊及雜貨商鋪應有盡有,但這種繁榮景象為期不長,在炭場子碼頭轉移到新墩之後,中衛城的南關便蕭條、冷落,不成其為鬧市所在了。

炭場子瀕河建龍王廟,廟中有匾額一塊,上書「神庥廣被」四字,相傳是清朝某皇帝所頒賜。

廟的正門之上建有戲樓,為鄉紳宋家出資建造。

這裡民間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諺語。

宋鄉紳住地原在龍王廟前,後因河水暴漲,河道北移,堤岸坍塌,河水徑流龍王廟前,至今有傳說云:「炭場子廟的戲樓柱子能拾船哩!」

由此之故,宋鄉紳家住宅,隨遷到龍王廟北二里,新建了兩院完美的宅院,以迄於人民解放後的七十年代。

炭場子因連年河堤坍塌,泥沙淤積,吃水日淺,於是中衛縣水旱碼頭中心就由炭場子轉移到修建堅固的新墩碼頭遼個整體轉移時期,約在清代中葉。

四達要衝之地——新墩碼頭

新墩位於縣城西南五、六里的地方。

炭場子碼頭在未整體轉移到新墩之前,已是僅次於炭場子的輔助性水陸碼頭。

轉移後,中衛縣東、西水上運輸、南北陸路交通、商業經濟的重心,全都跟著到了新墩。

新墩碼頭的水工建築,較之他處不同,巨石堆砌如壁,堅固耐用。

堤岸為突堤式,突堤伸向河中,兩邊形成彎弓狀,減緩水勢的激流奔騰,上下堤均可停泊船筏。

至今猶存的一塊《重修新墩廟碑記》上寫著「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河之陽者猶渡,以奉香火,何論船、炭二行與河朔一帶之庄民也。」

又記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疫工時列敘費用來源,「……等議募船行、炭行,遠近善信,共布施……」。石碑刻立年代為道光二十四年。

由此可見,在清乾隆、道光年代,中衛西南庄的新墩,早就有了河上航運與商品外銷的船業、炭業兩大行業的存在。

這是脫離了自然農業,兼營手工業與商業的經濟組合,較炭場子碼頭在中衛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前進了一步。

新墩碼頭成為中衛縣中心碼頭後,蘭州到包頭的木筏、皮筏漸次多了起來,擴展了水上運輸的航程。

中衛的白鹽池和內蒙的察漢池青鹽開禁南運,新墩設立了鹽務榷運局,這裡的倉儲食鹽,向南轉運。

因此,新墩碼頭成為水陸交通的樞紐。

從蘭州到來的皮筏、木筏上,載有當時官商紳民喜歡吸用的水菸,還有畜產羊毛、皮革及一些馳名中外的中藥材。尤其大批木材源源不斷水運而來,一部分在新墩卸下。從而豐富了中衛的商品門類,也活躍了中衛縣的商品貿易。

中衛北境和內蒙有一些內陸天然湖泊,水質苦咸,有的乾涸成為天然鹽池。

中衛窮苦人民,自古就徒步到鹽湖背鹽(往返160里),自己食用或轉賣。

遠在清乾隆十二年(1748)史書上記載「奉文於渡口設場,抽收鹽稅,不禁土鹽過河,河南居民深便之。」但開禁兩年,復又禁止。

又至清咸豐八年(1858)陝甘總督樂斌奏准,阿拉善境內之吉蘭泰鹽池、察漢池均收歸官有,招商承辦,並在寧夏中衛縣、一條山設立鹽店收儲轉運,商家每歲納課銀一萬六千兩(《大清歷朝實錄》)。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甘肅省當局承租中衛察漢布魯克鹽池,年給租銀一萬兩。

在中衛、一條山兩地設官運局,所有該地之鹽,年定額為六萬馱,按中六、條四條,冬七春三,交運中、條兩局收倉儲存。各路鹽商再向中、條兩局批購,行銷各地」(《寧夏近代史紀年》)。中衛池鹽「承辦」前後有不同,但「設局收倉儲存、轉運」外地,則是共同的。

這說明自十八世紀中期,中衛沿河碼頭就設立官鹽局,開始從事食鹽的運營。

中衛官鹽局(或鹽店)設在新墩碼頭蔣家營子,直到民國初年,依然存在。

鹽局有一個緝私馬隊,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中,新墩碼頭的鹽務運營業,成了該地經濟生活的中心。

當時新墩自太平渠的大渠橋以南,直達河岸的二里多路的道路兩旁,形成了一個航運業、過載貿易業、鹽運和蒙漢貿易服務的市鎮。

街道兩側有私營鹽店(糧店)七、八家,它們是全興盛、尺盛魁、楚茂隆、裕泰和、恆興成以及姚家糧店等。

店裡有鹽房子倒鹽,有停歇駱駝的場子,有馱戶的住房,每家佔地面積十數畝不等。

他們分別做些山貨皮毛、雜糧收購以及糧食加工和釀酒的經濟活動,還有蘭州水、旱菸、藥材的批銷。糧店之外,有幾家小雜貨商鋪,為蒙民供銷茶、糖、布匹、綢緞、日用百貨。

1912年,設郵政信櫃1處,除為客商郵寄信件,還辦理匯銀、寄貨業務。

鹽業馱運,以蒙駝為主,兼有甘肅民勤、固原、陝西西安和寧夏同心以及中衛當地的駱駝。

每年夏季,天氣火熱,駱駝犧牲和放攔膘。

入冬後,起場馱運灌倉(灌倉是指駱駝自蒙地馱鹽至新墩鹽倉倒下存儲)

但到夏季,鹽商的車輛運來川、陝雜貨,平、固糧食、油料等,在新墩碼頭銷售後,又裝鹽運返。

因此渡口常年轉運,從不停歇。

舊時的碼頭

隨著津、滬沿海工業的興起,京綏鐵路建成通車,自蘭州下業的皮筏、木筏的停泊,一天比一在多,新墩碼頭的商業也日趨活躍。

有的卸筏換船,有的貨主和筏工上岸購買生活用品。

當地人自豪地誇口說:「縣城裡沒有的(指商品)新墩有」。

由於新墩碼頭的繁榮,縣城西關也繁榮起來,開設了幾家貨棧,最有名的叫「永昌店」。

因航運和馱運貨物過境,收納過境稅,地方稅收數額,逐年都有增加,新墩地方成了中衛縣財稅來源主要點。

中衛不產松、杉、柏等木材,當地需用這類木材,都由蘭州聯成木筏航運中衛。

1942年,中衛縣重修高廟所需300多立方米木材,就是由洮、岷經蘭州從河上發運的。

為此,碼頭有長期固定的木場,有著木材的交易活動。經營木場的場主多系回民,如民國時期的王大漢(名王福成),因其身材高大而得名。

由青海及蘭州到中了的皮筏、木筏筏工,絕大多數為回民,他們都是幾代祖傳,善測風雲,熟悉黃河航道沿途的峽谷及險要地段,有與驚濤駭浪作鬥爭的經驗。

同時,中衛信鹽運銷平涼、固原,鹽商、馱戶中也有不少回民。

回、漢人民習俗不同,於是在新墩為回民生活服務的各行各業應運而生。

有的回民在這裡定居下來,開設清真飯館、車馬店及糧店,計有李天蘭、馬占武、周進升、楊成福、狼八嘴(馬姓)等。

後來回民繁衍生息,人口增多,新墩就成了中衛縣回民最早聚居的村鎮,民國20年間由駐軍馬鴻賓部的馬旅長(回民)倡議,修建的新墩回民清真寺,至今猶在。

新墩對岸的倪、馬兩灘地方,因常年不歇的鹽運,也有回民開設的飯館、車馬店、饃鋪等。

繁榮的鹽運碼頭——莫家樓

清光緒末年,新墩官鹽局,每年收儲外運的鹽,日益增多,擴大友誼運業務,需再建鹽倉、辦公用房以及駱駝場子,需佔用不少耕地。

當時,新墩人民在狹隘小農經濟思想支配下,有的雖然身在船、炭、商、貿行列之中,但仍依附於農業,在「民以食為天」的思想支配下,缺乏遠見,看不到商業經濟帶來的好處,不願讓地給鹽局擴建,於是新墩鹽局不得不另選新址而搬遷了。

新墩經營鹽業及馱運的「盡盛魁」店主劉盡善,得悉鹽局急需搬遷另尋適用新碼頭時,自己帶頭並聯絡莫家樓地方的民人,讓出耕地,歡迎西北鹽務局中衛鹽場公署搬遷莫家樓渡。從此,莫家樓碼頭就取代新墩碼頭,成為中衛縣位居經濟首位的轉運碼頭了。

劉盡善是本縣鎮靖堡人,有卓識遠見。鹽局搬莫樓事。鹽局未建成前,先在鎮靖堡劉盡善家的耕地上,圍起倒鹽場子,暫代鹽倉,人稱「劉家鹽房子」,開始了鹽運的營業。

鹽場公署設場工一人,下設財務、產銷兩科,配有武裝緝私隊。整個機構的規模比新墩的官鹽局大得多,佔地100餘畝。

倉庫管理及司秤人員共60多名。鹽場工資待遇較寧夏省屬人員優厚,按月發放。因而鹽場工作人員一職,很為一些人所注目。有一教師,報名考取了鹽場錄士。

莫家樓鹽場公署建成後,原在新墩的全興盛(王明德、王恩鴻經營)等各家鹽店、糧店,也隨之搬遷到莫家樓。

以後又新增鄉紳劉端甫家的「餘慶恭」,趙鴻典(河北人)開設的「鴻泰店」,莫樓人李自明的「春新永」及一家回民開設的糧店。

一時間,中衛城鄉豪紳、富戶的資金,都投向莫家樓的鹽運業,以獲得商業上的巨額利潤。

民國時期的莫家樓

莫家樓碼頭的特點,是以鹽運為中心,河上航運業已退居其次。

特別是自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後,寧夏以東,華北諸省區相繼淪陷,海鹽、山西潞鹽、運城鹽停運。豫、陝、隴東等地民眾的食鹽,都仰賴中衛運鹽至平、固、西安、漢中等地。於是中衛鹽場公署鹽的轉運業務。就更加緊張而繁忙起來。

莫家樓各家糧店中,「盡盛魁」由於經營時間長,蒙漢貿易好,因而業務範圍廣,資金雄厚,生意做得活,發展較快。

在其經營高峰時期,本家用於馱鹽的駱駝,就有300多峰,有大小几個駱駝場子,其用人和佔地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蒙駝馱鹽到莫樓鹽場,鹽場將蒙駝鹽儲倉後,蒙民收據往盡盛魁憑票裝取糧、酒、煙、茶以及布匹、綢緞等物,並就此食宿,然後返回蒙地。而蒙民應辦的一切運鹽手續,統由盡盛魁出具憑證。馱戶到鹽場裝鹽(有些還要南運)、領款、手續簡便,不費時日(晚上,盡盛魁有專人到鹽場結清當日各馱戶的帳目)

盡盛魁似乎是鹽場公署的一個分理機構,其辦事抽傭金5%。

平涼、固原南路鹽商,用車、馱運來的百貨、雜貨、山貨以及各色糧食,也多在盡盛魁卸貨銷售,憑票到鹽場裝鹽運回。

為了方便馱戶,盡盛魁在省外終運地方——固原、寶雞(膠車運)、西安、漢中(駝運),都有專人駐留,似今之辦事處一般,清理起運時扣留的半數運費,並處理其他要辦的事項。

不僅如此,盡盛魁派人在蒙地大量收購畜產品皮毛,也是其營業中的大宗。

當時蒙民受通行貨幣貶值之害,均不收流行紙幣,無論收購皮毛,不定期是馱鹽運費都以實物相交換,雙方論價公平合理,彼此信賴,一切以盡盛魁的帳目為依據。

抗日戰爭後期,鹽的南運量逐年加多,莫家樓原有的勞動力,開始了新的組合,有的從事加工麵粉開了磨面房;有的用木輪大車或獨輪手推車,把鹽場里的鹽包,運至河沿碼頭船上;也有的在鹽場做了找鹽包的臨時性僱工。

莫家樓各家糧店除盡盛魁一家經營活躍外,其他10多家,經營狀況,多和盡盛魁彷彿,其中李子明家的「春新永」,臨近全國解放之際,已後來居上,超過了盡盛魁,成為當地之首富。

莫家樓鹽運最繁榮時期,每晝夜總有二、三千峰駱駝進出莫家樓。

冬季的夜靜更深時,在縣城尚未睡熟的人們,總會聽到節奏緩慢的駱鈴聲,由遠而近,由近而遠,響個不停,告訴人們,馱工來到莫樓或返回蒙地去了。

自從莫家樓鹽運大開,運輸工具也有了大的改進,膠輪大車在中衛出現了,來往於平、固、西安各地。

中衛客戶王鳳麟(河北人)家,情況最好時拴有6輛膠輪大車,每輛膠車4匹騾馬,運載量2噸多。而一些貧寒人家,為了求得生活出路,趕上毛驢,推上獨輪木車,裝上有限的鹽,奔走在六盤山崎嶇的道路上。

由於鹽場公署,在經濟方面處於中衛縣的重要位置,鹽場場長也就成為中衛縣的顯赫人物。

鹽場場長進城,一些豪紳、富商,鑽營奔走,以能結交場長為榮,並希得點好處。甚至中衛臨近角放時的幾任縣長,把鹽場看作致富的衙門,從場長處批出馱運官鹽的條子,轉手提價賣給馱戶,自己費務輕微,但得利多多。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誕生,全國大統一,前述一些地區的民人食鹽,不再仰賴中衛鹽運了。

於是位居中衛縣經濟貿易中心的莫家樓,逐漸改變了它的歷史作用,成為公路上南北來往的一個渡口,結束了它舊日發達興旺的歲月。

上世紀60年代的碼頭

王秉廉 李九齡 劉天聰 孫萬鎰 方興仁 整理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朔方風物 的精彩文章:

銀川「老城」街巷探源(6):湖濱街與新華街
歷史重鎮固原

TAG:朔方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