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橡膠彈也會打死人 威力多大 印度醫學工作者提議應重新分類

橡膠彈也會打死人 威力多大 印度醫學工作者提議應重新分類

長期以為,面對一些不想置人於死地的目標,通常武裝人員會使用所謂的非致命性武器來攻擊對方,以達到既可以使對方喪失戰鬥力又可以不將對面致死的目的。然而,這種所謂的非致命性武器真的不致命嗎?

近日一份美國的報道給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因橡膠彈而死亡的人占被擊中的人的百分之三,也就是一百個被橡膠彈擊中的人,有三個會死亡,顯然,這一調查完全推翻了前面的論斷。

非致命性武器不但可以置人於死地,而且,致死率相當高。由於這個原因,世界各個組織國家都或多或少的禁止使用橡膠彈等非致命性武器,而且,自從他誕生,就受到很多人權組織的譴責,認為其不符合人道主義原則。

那麼,這個所謂的橡膠彈是什麼呢?其實只是在普通子彈的外面包裹一層橡膠層,因為橡膠層的緩衝作用,因此相對於普通子彈殺傷力較小,理論上只能對目標造成較小傷害,並不會穿透目標。它常常用於警告和驅離,用以震懾目標,並非以射殺目標為目的。然而,由於必須保證其射程為100米以外,他具有相當大的動能,而且,他本身就是一顆子彈,不過是多加了橡膠層,因此,在近距離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傷害,甚至致人死亡。而經過專家研究,這種所謂的非致命性武器之所以會擊斃目標,其重要原因是在於射擊目標人的位置不同,有些部位可能會致人死亡,比如當射擊眼睛的時候,便會穿入大腦,造成人的死亡…

由於這種所謂非致命性武器的致死率相當高,新概念的非致命性武器也在逐漸發展中,比如美軍正在試驗的主動拒止系統這種所謂的新型非致命性武器,經過大量試驗,安全性比較高,應該屬於比較成功的非致命性武器。而渦流槍,激光致盲武器等等披著非致命的外衣,對人的傷害卻使人痛不欲生。這樣的武器,不違反人道主義原則?

作為一種處於人道主義原則而產生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應該更加規範化,必須要在其上面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以研究相對安全非致命性武器。以目前的狀況,這類非致命性武器依舊有著很高的致死率,並非百分百安全!早有印度醫學工作者建議,劃分到致命性武器行列。(利刃D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有魔咒的中東戰場 美國最先進坦克被打爆 豹2也沒能逃脫
96式不算三代坦克?中國急需新裝備替換 無人坦克成首選!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