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後一位閩浙總督,革命打響後,深知清廷氣數已盡,自殺殉職

清朝最後一位閩浙總督,革命打響後,深知清廷氣數已盡,自殺殉職

昨天小編介紹了清朝最後一位兩江總督張勳,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對清廷最忠心的晚清官員,因為他在清廷覆滅之後,拒絕剪掉辮子,以示對清廷的忠心,後來還親自策劃扶植溥儀復辟,但以失敗告終,甚至直到他臨死那天還叮囑家人絕對不能剪掉他的辮子,對清廷忠心到這樣極端的晚清官員除了張勳,找不出第二個。今天小編繼續來介紹末代總督,今天要介紹的是末代閩浙總督松壽,他是九位末代總督當中唯一自殺殉職的總督,因為當辛亥革命的槍聲打響後,他深知清廷氣數已盡,最終選擇自殺殉職。

松壽的畫像

松壽生於咸豐九年(1859年),清朝九位末代總督唯一的滿人,屬於滿洲正白旗人,還出身在正白旗中的貴族家庭,因為父輩的原因直接被舉薦入朝為官,在地方他擔任過布政使、巡撫、都統等官職,在京城他擔任過侍郎、尚書等官職,直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被清廷任命為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的正式官名為「總督福建、浙江二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其他總督的正式官名亦然。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正式設立了台灣省,歸閩浙總督管轄,但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清廷被迫割讓台灣等給日本,因此到了松壽上任閩浙總督,仍然是管轄福建和浙江。

松壽與前面介紹的末代直隸總督張鎮芳、末代兩江總督張勳一樣,對清廷非常忠心耿耿,雖然他調任閩浙總督時,離清廷滅亡僅僅只有四年,但他仍然恪盡職守,盡心儘力維護閩浙一帶的穩定。對於一切反清活動,松壽是一定要撲滅到底,但他不濫用武力,儘可能減少傷亡,所以閩浙一帶的百姓都很尊敬和愛戴這位總督。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如期打響,全國各省陸續爆發反清起義,同年11月8日,福建福州爆發了「福州起義」,因為松壽深受百姓愛戴,所以革命軍沒有一開始就動用武力,而是勸告松壽放棄抵抗,但對清廷忠心耿耿的松壽堅決拒絕,當天夜裡,雙方談判破裂後發生激戰。

松壽率領僅存的清軍與革命軍作戰,雙方激戰了一個夜晚,清軍被革命軍擊潰,松壽退回總督府。面對如此嚴峻的國家形勢,松壽深知清廷氣數已盡,滅亡已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於是他趁革命軍還沒攻進總督府時,在總督府內身穿正二品總督官服,叩謝天地後吞金自殺,以死殉職,死時52歲。

清廷得知松壽自殺殉職的消息,感其忠義,上謚號「忠節」,當地百姓為紀念松壽在任總督期間,在閩浙一帶做的好事和實事,為他建立了祠堂供奉和紀念。

松壽是清朝最後一位閩浙總督,他深知清廷氣數已盡,在面對革命回天無力之下,選擇自殺殉職,不得不說值得佩服,他是清朝九位末代總督當中唯一自殺殉職的,值得後世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人與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冊封到去世只有一天,生前做了十年妃子
中國末代皇妃,為表明愛國與溥儀離婚,抗戰勝利後以掃街為生

TAG:歷史的人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