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中醫說「春」

中醫說「春」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人體感覺最愜意的季節,也是萬物瘋長的季節。中醫學認為,春天是陽氣升發的季節,在五行中屬木。春來之時,只有從飲食、起居、運動、情志多方面進行積極、合理的調節,才能適應這個季節的變化,使機體獲得健康的狀態。

中醫說「春」


「夜卧早起」養陽氣

兩千多年前成書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已總結出了「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的春季養陽法,指導著我國世代人民的春季防病和養生活動。它與現代人提出的晚上要早點上床——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清晨要早點起床——堅持到戶外去參加鍛煉,穿著要舒適——以使機體適應時令變化,飲食要講究——以為機體補充必需的營養,情緒要放鬆——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等認識,幾乎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省酸增甘」養脾氣

中醫說「春」

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如辛味入肺、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在肝氣當令的春天,養肝是必要的,譬如要調節情志,避免生氣動火;適當吃些酸味食物,以加強肝的功能等。按照五行學說,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肝旺可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要預防它,就要多吃些甜味飲食,以補益脾胃之氣。唐代名醫孫思邈說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這個意思。中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適當增加甜味食物,如大棗、山藥、地瓜、南瓜、桂圓、柿餅和一些水果等,一可防肝氣過於旺盛;二能直接入脾,補益脾氣。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還是要全面飲食,平衡營養。正確的吃法是柔肝健脾益肺,適酸重甘增辛。


多曬太陽去疾病

唐代有「百歲老翁不種田,惟知曝背樂殘年。有時捫虱獨搔首,目送歸鴻籬下眠」的詩,說的是老年人曬太陽的好處。缺乏陽光的禾苗是瘦弱的,光照不足的蔬菜是乏味的,母豬不曬不發情,母雞不見陽光產蛋少。太陽為人體增加了戰勝疾病的能力,為萬物提供了生長需要的動力,從人體到自然界,每一樣都傾注著太陽的關懷。

中醫說「春」

春天是美麗的,自古文人詠春者成風:李白的「昨夜東風入武昌,陌頭楊柳黃金色」、韓愈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岑參的「枕上片刻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王安石的「最是一年春好處,明朝有意抱琴來」、張栻的「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等,都是世代傳頌的詠春佳句。

面對春天,我們必須依照中醫「天人合一」的觀點,積極順應天時的變化,以保證在享受春光的同時獲得健康、保持健康。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專業醫師在線為您解答健康問題,首次免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97 歲老中醫李濟仁:中藥調理少病恙
附子中毒,為何中醫又用附子為其解毒?你知道原因嗎?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