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間奇聞傳說:你們不知道的歷史災難 1910年東北大瘟疫

民間奇聞傳說:你們不知道的歷史災難 1910年東北大瘟疫

1910年10月至1911年3月,清王朝最後一個冬季,異常寒冷。就在這個冬天,6萬條生命被一場數百年不遇的大鼠疫吞噬了。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疫,大廈將傾的清政府,既無主張,也無能力應對。清廷的無能,卻給了中國最早一批接觸現代科學的知識分子一片天空。他們用自己的果敢和才幹支撐危局,挽救了億萬同胞的生命,也使世界為之一震。

近百年後,當我們重新翻開這段塵封的歷史時,以伍連德博士為首的醫務人員,面對大疫表現出的人道主義精神,仍令人動容……

兩名從俄境逃回的礦工,暴斃邊陲小店;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瘟疫,正隨著南來的火車席捲整個東北。

當時正處於風雨飄搖中的中國,邊陲小城死了幾個人,並沒有引起更多的關注。在官府註冊後,屍體被草草收斂。但人們萬萬沒有想到,一場持續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吞噬了6萬多條生命的大鼠疫正濫觴於此。這一天是宣統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西曆1910年10月25日。例來被公認為東北大鼠疫的發端。

1910年10月29日察漢敖拉煤窯染疫,11月5日扎賚諾爾染疫,11月8日疫情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

就在十幾年前,哈爾濱還只是一個小漁村。隨著中東鐵路的開工,大批關內勞工湧入。此時,哈爾濱北部傅家甸已形成一個擁有24000人口的居住區。傅家甸民房低矮,街道骯髒,是個不折不扣的貧民窟。疫情就在這裡爆發了。

1910年11月14日,奉天出版的《盛京時報》,在角落裡登著一條短訊:「十三日滿洲里站共有病者二十一人。是日又病華人二十一名,死二十四人,尚餘十八人,扎來諾礦病二人,似病瘟者一人,哈爾濱有似病瘟者十四人,自瘟疫發現之日起至今,滿洲站共病一百八十四人。華人死一百六十六名,俄人四名……」

哈爾濱最高長官西北路兵備道於駟興會同俄國官員視察了傅家甸,下令租用一些房屋作為養病院,並責成當地巡警局,一旦發現染疫者一律送入養病院,以防傳染。

當時中國的醫療衛生體系近乎於零。1905年北京才開始在巡警總廳下設立專事清掃垃圾的衛生處。首都尚且如此,哈爾濱這個邊陲的新興城市情況就更加不堪了,甚至連一名華人西醫都沒有。儘管在大疫之初,官府也做了一些防疫工作,但設備落後、缺乏科學知識,使得這些努力在洶湧的疫情面前無異於杯水車薪。

疫情沿鐵路一路南下,一時「疫氣蔓延,人心危懼」,有如江河決堤,不可遏止。「死屍所在枕藉,形狀尤為慘然」。龍江、長春、呼蘭,甚至河北、山東……每天疫死者成倍增長。正如當時東三省總督錫良形容的那樣,疫情「如水瀉地,似火燎原。」

北京岌岌可危。死亡人數節節攀升,日俄以防疫之名覬覦東北主權,誰能支撐危局。1910年12月初,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收到了俄日兩國的照會,俄國和日本以清政府無力控制疫情為名,要求獨立主持北滿防疫事宜。

就在幾個月前,施肇基剛剛從吉林西北路兵備道任上卸職。對於東北的局勢,他可謂了如指掌。1895年中國在甲午海戰中慘敗給日本,日本的勢力大量湧入東北。為了能與俄國結盟達到抑制日本的目的,李鴻章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俄國在中國領土上建築和經理中東鐵路;而俄方則承諾與中國「共同防日」。

但清政府「以夷治夷」的打算落空了,很快就形成了俄日聯合侵佔東北的局面。早年曾赴美留學的施肇基深諳國際外交,他知道答應俄日兩國獨立主持東北防疫的要求,無異於把東三省的主權拱手送出。

為了揚我國威,清政府下撥十萬兩銀子專款,擬在奉天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屆時,清政府將邀請世界各地的名醫,匯聚一堂,研討鼠疫的防治工作。萬國鼠疫研究會是在中國舉行的第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專家們不但對東北鼠疫的成因、發展和防治方法做了研討;而且還肯定了伍連德「肺鼠疫」的理論。伍連德也因在東北大鼠疫防治中的傑出貢獻,被授予「鼠疫鬥士」的稱號。

一場數百年不遇的大瘟疫,被一支小小的防疫隊在四個月之內撲滅了。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這都是一個奇蹟。締造這個奇蹟的除了科學的防疫措施,還有一串長長的醫務人員殉職名單。雖然觀點不同,但卻為中國的防疫工作獻出生命的法國醫生邁斯尼;剛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便深入東北疫區的英國年輕醫生傑克森;為支援防疫而臨時上陣的中醫大夫徐世明……還有那些連名字也沒有留下,數以百計的士兵、警察、救護隊員、檢察員、雜役乃至廚師們。一個人倒下去,另一個人又頂上來,前赴後繼,連綿不絕。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支英勇的防疫隊伍,一場罕見的大瘟疫才得以撲滅;也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英雄兒女,中華民族才能歷百折而不倒,日久彌堅。

伍連德來到疫區後即進行了解剖屍體的工作。經過化驗,他在死者的血樣中發現了鼠疫桿菌。可以確定,流行在傅家甸的惡疾正是鼠疫,而且是能夠人際傳播的新型「肺鼠疫」,但這一發現遭到多方強烈質疑。主管俄國鐵路醫院的醫生哈夫肯可謂家學淵源,他的叔父曾主持過印度孟買的鼠疫防治工作,並研製出一種能夠預防鼠疫的疫苗。這位年輕的俄國醫生深得乃叔真傳。比日本醫生強的是,哈夫肯承認在哈爾濱流行的是鼠疫,但他也不認可伍連德肺鼠疫的理論。在他看來,控制疫情的唯一途徑是滅鼠。

哈爾濱上下一片惶恐。此前,人們對伍連德的種種輕視和懷疑,都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對於他的要求,沒有人再敢怠慢。伍連德成了人們抵抗這場大瘟疫的惟一指望。最終在伍連德的不懈努力,和清廷的大力協助下終於戰勝了這罕見的大瘟疫,在危難中挽救了中國。  肆虐哈爾濱半年之久的大鼠疫,完全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被遏制住了。在大瘟疫前,清政府態度之開明,行動之果斷,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而伍連德為首的中國醫務工作者在防疫中採取的措施之科學,又讓世界醫學界驚嘆。鴉片戰爭以來從未露過臉的清政府,這回可算在西方列強面前揚眉吐氣了一回。

微信公眾號:民間奇聞傳說

Hello,夥伴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逍遙大悠 的精彩文章:

泉州街巷地名的典故——孝感巷、曾井巷
十三陵的傳說之——康家墳

TAG:逍遙大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