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說新語:善良是純粹的溫厚

世說新語:善良是純粹的溫厚

善良,即和善、心地好、純真溫厚,善良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使人平和愉快。在我們身邊,善良一直存在。每年老百姓推薦出的那麼多「中國好人」、「安徽好人」、「安慶好人」和「宿松好人」就是這個群體的優秀代表。他(她)們,或默默無聞照顧弱勢群體;或向困難學子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或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救助他人;或用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默默照顧孤老病殘……。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毛澤東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以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故事就傳遍了神州大地,傳向了全世界。此後,每年的3月5日,我國就形成了學雷鋒高潮,五十多年以來,我們身邊就一直沒有缺乏過「活雷鋒」。善良,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湧現。看見老人過馬路不方便,上前攙扶一把,就是善良;看見人落淚悲傷,上前安慰幾句,也是善良。比起那些轟轟烈烈的壯舉,善良更多的是不動聲色,它不會讓你一夜成名,但可以讓你心安理得。有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一直悄悄資助一個大學生,雙方從未謀面,直到畢業那年,學校組織舉辦晚會,邀請愛心人士與受助學生見面,然而直到晚會結束,兩位老人卻一直沒有出現,只是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孩子,我們不同見面,是不願意你思想上有負擔,希望你無憂無慮健康成長,將來做一個善良的人!」這真是人世間不動聲色的善良!2001年夏天,廣西的一個小山村來了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夥子,中國名叫「盧克安」。他來到這個沒有公路、電話不通的窮山村,目的是支教。他自費辦學、講課,不收一分錢;還經常去一些留守學生家裡,幫他們做飯、幹家務,和孩子們一起爬樹、放牛,下雨時一起挖泥鰍,抱成一團在泥塘里打滾……,為留守兒童做了許多有益的事。後來有人推舉他為「感動中國」候選人,他堅決不答應,說:出名會影響我的工作,會傷害我的學生。盧克安用自身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最純粹、最本直、最無功利的善良。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善良之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當善良被私心掩蓋時,剩下的就只有冷漠了。2011年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就是明證:那年10月13日下午,2歲的小悅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輛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都視而不見、漠然離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8天後,小悅悅因搶救無效死亡!多麼令人寒心的冷漠!當然,法律不能將那18名路人怎麼樣,但事後他們的良心肯定會不安寧。不能不說,這種情形的造成與之前發生在南京的「彭宇案」有著很大的關聯,法院判決彭宇案後,社會上一度興起關於「老年人跌倒後該扶不該扶」的討論,有些人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選擇逃避,直接導致了善良的淪陷。去年備受世人矚目的「江歌案」就是人性冷漠的充分體現。江歌為救室友劉鑫,被其男友殺害;案件發生後劉鑫不但沒向江歌的媽媽懺悔,反而與其對峙,庭審時還謊話連篇……。

不過,人性總體還是向善的,社會主流還是向善的。為了傳播好人好事,激發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在我們周圍,道德模範、好人、鄉賢人物層出不窮,媒體也經常及時報道,湧現出了以「中國好人」孫長江、安徽好人趙書宏、安慶好人陽應國和扶貧路上「巾幗英雄」石彩紅等為代表的善良人物;各級各部門也紛紛建立宣傳欄、成立「鄉賢館」,利用多種方式宣傳好人、推崇好人、學習好人,呼喚善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鼓舞的開局之年,社會各界會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挖掘好人文化、善良文化,讓大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善良不再稀缺,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乘興走筆 的精彩文章:

唯美詩話:古韻悠悠的白茅愛情
青苔問紅葉 何物是斜陽

TAG:乘興走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