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常勝將軍的深思變局:OPPO的漸變釋放了怎樣的行業信號?

常勝將軍的深思變局:OPPO的漸變釋放了怎樣的行業信號?

在經過了前幾年的狂飆突進後,當下手機行業已經步入了自身的「十年之癢」階段。利潤貼地飛行、T型格局已定且競爭者實力愈強、創新不明顯導致消費者換新驅動力降低、全球化競爭趨勢凸顯……

也正是在這個年代,眾多頭部廠商卻還是堅持以銷量為導向,喊出「X年重回第一」、「X年全球前三」等口號,似乎在全新市場急劇變化的形勢下無所適從。

而與此同時,OPPO卻與眾不同地選擇了「漸變」——以自身為標的,在自身的底蘊和基礎上進行漸變。那麼,OPPO究竟與其它廠商有何不同?

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OPPO在手機上做加減法

在手機市場不斷進化、沉浮的十年時間中,「變」是主旋律。若是不能敏銳地洞察、感知細微的變化,則有可能被市場所淘汰。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十年的OPPO,在應對變化上卻「自成一派」。

先看一個有趣的現象: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手機市場步入瓶頸期、銷量出現下滑的大背景下,OPPO卻銷售出1.118億部手機,同比增長12%,可以說在逆市上揚中鞏固了自身全球第四的品牌地位。

這種逆勢上揚,實際上也暗示了 OPPO在戰略打法上的不跟隨。而根本的秘訣,就在於對消費者需求的「較真」。

十年前OPPO正式進入手機領域,在那個設計沉悶、且還在比拼豪華或「耐摔性」的年代,OPPO就關注到自己目標消費者的一個差異化需求,年輕人對於時尚美感的要求,於是首款頗具設計特色的「笑臉手機」A103誕生了,而這「至美」戰略成成了OPPO接下來每個一款旗艦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演變到如今R15的漸變屏也是如此。

OPPO還有一個發力核心,就是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最常用的功能是什麼?比如,2009年,OPPO注意到年輕人對於手機聽音樂的需求,通過強化自身音樂屬性推出OPPOReal音樂手機,正式開闢了音樂手機新藍海這一細分市場;再後來OPPO發現拍照才是年輕人手機功能性需求的第一大頭,於是國內首款搭載1080P屏幕的手機Find5、搭載旋轉攝像頭的N系列應時而生;隨後,強化VOOC快充技術更是直接擊破了消費者使用的核心痛點,直接引領了手機續航變革。

在手機市場不斷爆發「核戰爭」且被參數、硬體籠罩的進程中,OPPO始終是一個「不跟隨者」,它始終以自身為標的、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也正因如此,這一特立獨行的戰略幫助OPPO進行了具有差異化的錯位競爭,避免了OPPO陷入同質化的桎梏。也正是這種堅持,讓OPPO成為了大盤波動下少有的倖存者。

能否在手機行業快速嬗變的過程中準確捕捉消費需求,是決定產品成敗的核心因素。純拼硬體的做法會陷入價格戰的僵局,消費者已不再為此買單,國內這樣的失敗案例並不少見。而OPPO特別的是,即便在旗艦機型上,也沒有盲目跟風去追求極致配置,而是堅持以用戶價值為導向,對目標消費者的核心需求進行深度市場化。為此,OPPO針對旗艦機型的配置進行了頗具深意的加減法。結合與消費者高度契合的功能為研發出發點,OPPO讓旗艦機型在功能、配置上有所側重。

從另一個角度看,為保持對消費者需求的專註,OPPO很早就放棄了機海戰術,強調產品的延續性,其中旗艦機型R系列就是延續性的代表作,這點我們還是以R15來看看。

比如在「至美」上,R15邀請全球極負盛名的色彩大師Karim Rashid來原創設計,以遵循自然美感的「漸變」色,打破了當下消費者對手機「千機一面」的乏味感,使OPPO再次成為手機圈中的時尚藝術品,看來消費者一看外形就喜歡上的事兒又會在這次OPPO旗艦機上發生。

而在拍照上,OPPO在此前攝像頭優勢、感應器逆向定製的基礎上,更通過採用最前沿的AI功能,在智能識別、場景處理,以及打光輔助上都提供了差異化的專業提升,可見在核心功能上花費的功夫之深。

當然注重消費者的OPPO也不會讓自己錯過下一個需求蝶變的核心技術,5G。就在前段時間,OPPO CEO陳明永指出,「OPPO三年前就開始布局5G,積累很深。接下來也會是第一批推出5G手機的終端廠商,但是打造高品質的手機產品還是OPPO最為看重的。」可見,在5G即將商用的前夕,OPPO已經提前完成布局,並依據消費者需求去打造相關產品。別以為OPPO以工匠精神做當下,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了,5G發力一事兒最能說明OPPO在未來技術研發上的選擇與專註。

看來,不論是面對當下需求還是未來技術,OPPO都是專註於一兩個核心,而不是採用大多數廠商慣用的「萬箭齊發,但求一中」。

滿大街店鋪」的另一面:體驗和服務「最後一公里

OPPO的另一個特立獨行,體現在「不跟隨」的線下策略。對於這點,業內一直探討普多,但往往把OPPO的線下當做是OPPO營銷的分支體系,但從我看來,這種線下渠道的鋪設,更多地還是遵從了目前國內市場發展不成熟度的階段現狀,務實地提供了一個服務與體驗雙保險的「最後一公里」。

當電商渠道養活很多中小手機廠商時,為了製造噱頭去吸引消費者,眾多手機廠商大打價格戰並在網上拚命吹噓。但單一的線上渠道也同時製造出諸多痛點問題:比如消費者失去手機反覆對比現場驗證的機會,渲染過的產品圖背後手機到手後究竟美不美?高大上的「數據」背後,這些核心賣點功能使用起來究竟管用嗎?除了購買環節,售後也是非常大的一個缺失點,消費者使用不暢無法現場諮詢解決,而大的質量問題更難以快速維修、退換手機,只能寄回廠家並忍受漫長等待時間等。

而OPPO卻在線下門店中構建了從購買前的專業講解、售中的貼心服務到後期無憂的售後保證在內的完善全套服務體系。在三級體系——工廠省代地/縣包中, OPPO確保了價格控制、竄貨控制、售後服務等管控體系能夠有效落地並得以實施。在不斷的摸索中,OPPO讓服務實現了始終如一,也正是這種長達十餘年時間不斷積累下的高粘性體系,讓每個終端店面都全力以赴,推動OPPO始終向前邁進。

OPPO多年來不斷在渠道上的深度耕耘,讓其觸達了更多層級的市場和消費者群體,能夠全面滿足不同地域消費者的多元訴求。據悉,通過不斷的拓展,OPPO線下有形象店4500家,體驗店加專賣店達到20萬家左右。OPPO在線下渠道下沉至鄉鎮、農村市場,而這些市場都是處於互聯網習慣發展中的市場,務實地為這些不成熟市場提供全套服務,也是OPPO讓消費者更加信賴的舉措之一。

如今,OPPO也在品牌上開啟了「漸變」,在消費者觸及上覆蓋更多差異化需求。比如在去年12月24日,位於上海淮海中路的OPPO全球首家超級旗艦店宣布正式開業。超級旗艦店的設立不是以銷售為導向,而是實現服務的升級,給消費者更輕鬆、更自然、更舒適的體驗環境,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

可以看到,OPPO始終在推動服務的優化升級,進而打造出「保姆式」終端服務。在每個店面中,消費者都能享受到OPPO帶來的全套服務,這些都是基於表面上看似簡單「滿大街店鋪」。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注重線下渠道,紛紛推出專賣店和體驗店等。這也在說明,它們已經意識到線下門店的重要性。只不過,鑒於在線下門店領域缺少運行經驗和底蘊,這些手機廠商的推進速度略慢。換句話說,現在才想到去關心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以為消費者提供價值為導向,OPPO形成務實商業邏輯

OPPO與其它廠商有何不同?關鍵就在於OPPO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去完成「產品打造」+「消費者觸及/服務」。在這雙重維度上完成積極嬗變的OPPO,也真正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務實商業邏輯。

而最重要的是,務實的商業邏輯不是一蹴而就,它是對於消費者需求進行深度理解後量變積累,並非只是工程學、實驗室里的技術突破。

相比看似熱鬧且容易打造的配置流、價格流,OPPO在洞悉消費者核心需求的基礎上去打造全新的產品及服務特性。憑藉更具感染力的特質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共鳴渠道,在不斷滿足著消費者的痛點訴求,進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任何浪潮下都有這樣一家踏實地將消費者需求做好的企業,也正是手機行業所需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原來外太空摩托車是這樣的,大家都被科幻片懵了!
科幻已來,挪威的無人船將這樣清理海岸線垃圾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