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士與龍》:意識形態的發展是和平共贏的必要條件,兒童意識形態的建設離不開閱讀

《武士與龍》:意識形態的發展是和平共贏的必要條件,兒童意識形態的建設離不開閱讀

作者簡介:

【美】湯米·狄波拉,1934年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畢業於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自1965年出版第一本圖畫書至今,已創作近300本作品,曾獲凱迪克大獎、紐伯瑞大獎及入圍國際著名的安徒生大獎,被公認為美國童書界的常青樹。其作品很多是取材於民俗故事,來自歐洲、義大利、南美、印第安、亞洲等等。他的畫風非常特殊,可以用「簡單大方」四個字來形容,線條簡單,色塊大方。

狄波拉的作品內容豐富,充滿童趣及溫情。第一本自寫自畫的繪本《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一經出版,即在童書界大放光彩。之後,他陸續創作了一系列自傳式的作品,例如《先左腳,再右腳》,描述與祖父間真摯的情感,傳遞了溫暖真誠的親情與隔代友誼;《湯姆》描寫了愛讀故事的外公,祖孫間發生的系列風趣、搞怪的故事;《美術課》將幼時上美術課的點點滴滴與逗趣的回憶,一筆一筆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繪本《武士與龍》從不同的深度、層面解讀,大概可以把故事分成三層:

第一層故事,即是故事本身。

從前有一座城堡,裡面住著一個從來沒有和龍比過武的武士,在城堡旁邊的山洞裡住著一隻從來沒有和武士比過武的龍。

武士從圖書館借來打造盔甲的書,龍在山洞裡研究祖先留下來的「武林秘籍」——甩尾巴的藝術。

武士打造了最精良的盔甲和武器,龍也終於練就了甩尾神功搭配最兇狠的表情。

他們還分別模擬對方的樣子進行實戰演習,終於雙方都在各自的演習中大獲全勝。

武士和龍各自演習的場景,被城堡里的圖書管理員看在眼裡。

終於雙方有禮有節地交換了戰書,商議好比武的時間地點。

比武開始了,雙方交戰三次,前兩次都是打了平手,第三次則雙雙失利,龍跌進了河裡噴出的火把樹枝都燃燒了、武士的長矛都斷掉了,自己也掛在了樹上!

這時,路過的圖書管理員拿出兩本書,分別送給了武士和龍,武士拿到的是《如何打造烤肉架》,龍拿到的是《戶外烹飪食譜》。

於是,武士和龍不再比武爭高下,而是選擇合作共贏,一起開起了武士與龍烤肉餐廳,從此世界和平、財源滾滾。

故事的第二層,是成人喜歡對繪本進行主題中心思想的總結和概括,即「這個繪本講了一個戰爭與和平的故事」。

武士和龍原本是爭鬥的、矛盾的、衝突的,但最後他們選擇了放下武器、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繪本強調了和平、合作的重要意義,上至國與國、家與家、下至小朋友之間的相處,都需要從小讓孩子明白與別人融洽相處、共同合作的道理。

(在這一層的故事中,我大膽開個鬧洞。武士文化象徵著日本,龍圖騰象徵著中國,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一度到達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繪本的作者是美國人,美國人希望中國和日本和平相處,從作者這樣一個文人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全人類和平相處的,但就是不知道美國政府會不會這樣想了。這個觀點純屬個人鬧洞,請大家不要國度解讀。^_^)

故事的第三層,意識形態、文化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是和平共贏的必要條件。

故事講了一個武士和龍比武的故事,但卻在關鍵節點出現了三次借書、讀書的畫面。在我們的印象里,武士是重「武」輕「文」的,龍也是張牙舞爪彰顯自己強勢體力的,但兩者比武前都選擇了鑽研書籍、從書籍中獲取經驗和知識;而在雙方紛紛失利後,圖書管理員再次送上相應的圖書,這一次他們從書中讀到了合作,然後才有了和平。看起來,人類要想和平相處,都要在意識形態上有發展,最後讓共贏合作成為雙方共同的訴求。

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利益紛爭的存在,絕對的和平恐怕不容易出現。

【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歡迎關注豆文繪本中心」——孩子的掌上移動繪本館。每周一至周五,我在這裡,不見不散。(本文僅作繪本推薦,建議家長為孩子選擇紙質繪本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文繪本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豆文繪本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