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輪椅上的天才」霍金身後的財富、名聲、質疑和利用

「輪椅上的天才」霍金身後的財富、名聲、質疑和利用

霍金 圖/視覺中國

當我們紀念霍金時,我們在紀念些什麼?霍金輻射?奇性定理?還是《生活大爆炸》?

文 崔一凡 語冰

編輯 張慧

人們不願相信霍金已經離開,在他逝世後的幾天里,幾乎所有悼文都將他的死亡形容成「飛向群星」。頗富哲理的語錄被翻出來,破折號後加上霍金二字。人們吹去《時間簡史》上的灰塵拍照上傳,以此證明自己有悼念的權利。商人迅速把他瘦小而畸形的形象印在文化衫上,作為「紀念版」銷售,表達某種不同凡俗的精神意向。

在這場熱鬧和喧嘩中,他的科學成就只被人們籠統的提及——畢竟真正明白其含義的人並不多。

一顆恆星正在滅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向內收縮、坍塌,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的所有物質都變為中子,恆星成為一顆極度密實的星體。空間和時間扭曲,向宇宙維度的漩渦中心疾馳。

這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的奇點,它的周圍是空空如也的天區。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理論,這顆垂死的恆星將成為黑洞。

1974年,斯蒂芬·霍金坐在輪椅上向世界宣告,黑洞比人們想像中更加壯麗。不斷坍縮的過程中,黑洞會發出耀眼的光芒,爆炸,向宇宙噴射物體。當然,人類無法觀察到這場宇宙中最壯麗的焰火。它將自己藏在扭曲時空的暗影中。隨機出現的蟲洞是唯一入口。

2012年2月25日,英國倫敦,霍金在科學博物館看「黑洞燈」 圖/視覺中國

44年後,霍金去世。

他對黑洞的闡述,成為對他本人公眾形象的最佳預言。

他的漸凍症,他的探索精神,他的怪癖以及他的輪椅,都能為其傳奇性賦予強力的論據。正如他一生所致力的黑洞研究一樣,霍金連同他的肖像一起坍縮為一個剖面和幾個關鍵詞。

這場坍縮已經持續數十年,在他去世之際達到高潮。

1

作為人的霍金已經死去,作為文化符號的霍金一直存在。它存在於暢銷書、影視劇、搖滾唱片、雞湯文甚至玩具手辦里。

幾十年來,霍金本人和周遭世界將他打造成科學界的切·格瓦拉。沒人知道,當人們大規模地紀念霍金時,紀念的是霍金輻射,奇性定理,還是《生活大爆炸》?

《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播出,霍金客串出演他本人 圖/視覺中國

若霍金自己決定,總歸不會是《時間簡史》。將科普讀物作為科學家一生最大的成就,彷彿黑色幽默。這本為賺錢寫就的科普讀物,為他帶來巨大聲望,也出其不意地點燃了公眾對傳奇故事的渴求。

但霍金的符號化,恰恰是從《時間簡史》開始的。

一個野心勃勃的紐約文化經紀人接手了《時間簡史》的出版發行。他負責去各處兜售霍金以及他的寫作計劃,他敏銳的鼻子聞出了其中有利可圖,胸有成竹地和各個出版社說:「宇宙學以及霍金與疾病奮鬥的故事,是這本書暢銷的兩大保障。」

在他的推銷下,美國矮腳雞出版社買走了霍金的故事。等待霍金的,是25萬美金的預付款和豐厚的稿酬。

霍金坐在輪椅上的照片,被特地選用在封面上。一個說法是,這可以幫助書的銷量增加至少一倍。

人們指責出版社利用疾病,也同時責備輪椅上的那個人,覺得他是同謀,居然同意把照片印到封面上。

霍金無奈,「我曾鼓動過矮腳雞出版社在英國版中用一張好的照片,把美國版的那張凄慘的過時照片換下來。但他們堅持原封不動,據說,美國公眾已經把它和我的書划了等號。」

斯蒂芬·霍金編著的《時間簡史》(普及版)圖/視覺中國

霍金有時會抱怨,人們過分強調他身體的殘疾。實際上,他覺得那隻不過是給他提供了一個可以坐著思考的機會,沒必要用力解讀。

去世10天前,霍金還提交了一份科學論文,提供了一種檢測其他宇宙是否真實存在的方法。他暗示,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技術找到平行時空。失去語言能力的霍金,努力保持著正常進行科學研究成果的產出量,他向秘書口述論文,一天一頁。

但他早在1984年就明確表示,「我的殘疾並不會對我的理論物理學研究造成障礙,」「事實上,還有幫助。因為可以幫助我躲開健康教授必須參與的教學和行政事務。」

人們聽而不聞。外界談論他的成就時,總不忘捎上他的身體狀況。有人分析,「一個充分發達的大腦加上一具迅速衰敗的軀體,正好符合人類對種群中那種名叫『科學家』的異類同胞的想像」。

霍金對此心知肚明。

在早年的訪問中,他坦言,「我敢肯定我能出名和我的病有很大關係。」「人們感興趣這樣的強烈對比:我非常有限的肢體能力和以及我研究的巨大的宇宙。」

《時間簡史》誕生之前,霍金雖然已在物理領域聲名大噪,但社會影響力幾乎為零。彼時,霍金最重要的科學成果「黑洞輻射」已經公布,他的論文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具深度的十篇論文之一。但當他向英國政府申請一台電動輪椅,得到的回復是,只能給他一台電動三輪車。

2017年3月6日,霍金在倫敦市政廳接受倫敦市榮譽市民稱號

成名之後,霍金獲得了完全不一樣的待遇。

他和第二任妻子伊蓮住在劍橋紐納姆價值360萬美元的寬敞住宅中,大房子外面是一輛褐色克萊斯勒麵包車,專為容納輪椅而設計。電動門在霍金電腦的觸摸下打開。客廳里放滿了Wagner和Angela Gheorghiu的CD,滑動玻璃門朝向一個可愛的花園。

他出行有頭等艙機票,住在喬治五世酒店,在歌劇院度過美妙的夜晚,還能送給孩子們奢侈的禮物。

他是劍橋最大的財富,數學科學中心獲得的大部分捐贈要歸功於霍金的存在。比爾·蓋茨斥資2.1億美元在數學科學中心設立獎學金。據說,就連數學學院的牛頓研究所設立,也是拜霍金所賜。

2

某種意義上,霍金比身體健康的普通人有更強的生命活力。

他用好奇心解釋這一切,但似乎又不止於此。他下礦井,坐熱氣球,體驗零重力空間。這些體驗於霍金是旺盛精力的釋放,於其他人則是最佳的宣傳和噱頭。

2007年4月26日,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體驗零重力飛行 圖/視覺中國

1994年,52歲的霍金利用電子發聲器,參與錄製英國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新專輯《The Division Bell》(藩籬之鐘)。二十年後,他們再次合作,錄製《Talkin』 Hawkin》(滔滔不絕的霍金),這次他唱完了整首歌。

因為霍金的參與,這些歌曲在正式發行之前就受到外界關注。

此外,霍金還參與多個樂隊的唱片錄製,在Radiohead的專輯裡,霍金的聲音經過處理,製造出催眠般的音效。而在百老匯歌劇《 The Voyage》和音樂喜劇《 Jon Holmes》中,他以科學預言家的身份出現,揭示宇宙的奧秘和人類命運。

霍金從學術明星一躍成為時代符號。人們收集他的所有資料,建立以他命名的網站和論壇,組建粉絲俱樂部,大眾幫他完成從人到神的最後一步。

肉體囿於輪椅之上的霍金,從未放棄對俗世快樂的追求。1979-2009年,他是劍橋的盧卡斯數學教授,牛頓1669年也曾經任同樣的職位。他經常開玩笑:「他們老說這是牛頓的位子,很顯然以後得換個說法了。」

2009年,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在一棵假的「牛頓蘋果樹」下接受拍攝 圖/視覺中國

他位於劍橋西校區的辦公室,牆上掛滿他和仰慕者的合影,從教皇到蘇聯的人權活動家,他的朋友里有國王和總統,也有達拉斯牛仔隊的拉拉隊員。牆上還掛著一句標語,「是的,我是世界的中心」。

他心中的英雄是「伽利略,愛因斯坦,達爾文和瑪麗·蓮夢露」。其中夢露是他的最愛,他喜歡收集與她有關的海報和各種小玩意兒。

「我的女兒和秘書給了我瑪麗蓮·夢露的海報,我兒子給我一個瑪麗蓮·夢露手提包,我老婆給過我一條瑪麗蓮·夢露的毛巾。我覺得,她就是宇宙的典範。」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他最想見的人是夢露,伽利略和愛因斯坦還要往後排。在人類製造出光速飛行器之前,唯一可以滿足他願望的方式是照片合成,他讓人把自己和夢露的照片合成在一起,像是在約會。

2005年9月,霍金辦公室,他坐在偶像夢露的海報前 圖/視覺中國

外人認為他是無欲無求的老學究,實際上他是弗里登·艾克勒成人俱樂部的資深會員。在護士和助理的陪同下,霍金涉足了不少脫衣舞俱樂部,如果他心情不錯,還會邀請女郎們在他身邊大跳性感熱舞。俱樂部老闆問他,更願意談論宇宙還是俱樂部的美女,霍金回答,「美女」。

這則爆炸性的新聞曝光後,霍金本人不以為意,美女對男人的吸引力比黑洞還要大,在他幾次著名的賭約中,美女都是為故事增色的賭注。但霍金的商業代理人羅賓·摩根感到尷尬,他搪塞記者,「斯蒂芬具有絕妙的幽默感!」

他的確具有絕妙的幽默感。在《萬物理論》中扮演過霍金的埃迪·雷德梅恩認為,霍金是他見過的最有趣的人。他會因為好笑和不好笑的笑話而兩眼發亮,露出淘氣的笑容。

霍金在加州理工學院的老朋友、諾貝爾獎得主基普·索恩說,「當他費力地在用他的電腦開始說一句話的時候,我從來不知道它最後會是一句如深海珍珠般的智慧之語,還是一個稀奇古怪的笑話。」

身體全部癱瘓後,霍金說話要依靠眼鏡上的紅外感測器,配合屏幕上滾動的字母,感受他眼部肌肉的抽搐,停留在他想要表達的內容上。按照這套操作,他平均一分鐘最多能說15個單詞。與徹底失去聲音之前相比,有了電腦幫助的霍金,說話其實更加清晰了。他唯一的不滿是,他的電子音聽起來有加利福尼亞口音,因此他常常把「請原諒我的美國口音」掛在嘴邊上。

霍金的坍縮之路有大眾期待的助力,也與他自己的選擇密不可分。

《星際迷航》中,他和愛因斯坦在一張牌桌,籌碼散落,愛因斯坦和牛頓是對家,霍金扮演自己,吐槽兩位前輩的科學成果。

《星際迷航:下一代》電影中霍金扮演自己

《星際迷航》之後,《辛普森一家》《生活大爆炸》中都出現過霍金的形象。他對在熱播劇集中跑龍套,展現出極大的熱情。霍金在14部影視劇中扮演霍金,角色個性大抵相同,那張臉無法作出表情,正適合表現沉醉於智商碾壓的極客,極盡尖酸刻薄之能事。

他對這樣的形象塑造很配合,就連用輪椅軋別人的腳趾都成了他在各種電視節目中的招牌動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歪斜在輪椅上的身體更加枯瘦,唯一自由的大腦並不只為宇宙的未來殫精竭慮,除了黑洞和瑪麗蓮·夢露,霍金還對如何讓人發笑頗感興趣。他在YouTube上傳自己琢磨出的冷笑話:「如何快速找到黑洞?往你的黑襪子裡面看」。

3

有人不滿霍金的刻薄,另一些人對他頻繁涉足娛樂和商業心懷鄙夷。隨著霍金的公眾形象被建構得越來越崇高,他背後的暗影也越來越深。霍金被高估的論調此起彼伏。美國化學家弗里茨·謝弗批評霍金:「物理學是質子、中子和電子,大眾話題則是人、事、美女、希望,這兩者是無法兼容的……霍金在利用他的物理學家身份滿足虛榮、獲取名利。」

他的同僚在等待接受電視系列片《霍金的宇宙》採訪時,輕聲嘟囔「宇宙並不是霍金的……」還有人指責霍金「故意塑造了自己神秘的形象,他研究的內容遠離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人們因此認為他對宇宙有深入的看法,並對他能理解宇宙而驚嘆。因為多數人對此一無所知。」

2016年4月12日,斯蒂芬·霍金出席一個新太空探索計劃的發布會 圖/視覺中國

NASA在霍金逝世後,稱他「科學界的大使」。更誇張的頭銜在他生前就出現了——「第二個愛因斯坦」。

霍金表示,他是「第二個愛因斯坦」的說法來自媒體的過度炒作。他1990年就清醒地告訴《洛杉磯時報》,「我符合一個殘疾天才的形象。至少,我是個殘疾人,雖然我根本不像愛因斯坦那麼天才。……公眾需要英雄,他們讓愛因斯坦成為了英雄,現在他們就把我造成了英雄,儘管我遠遠不夠格。」

儘管如此,霍金仍然很享受自己的名聲,他顯然不是科學的衛道士。

寫成《時間簡史》之後,霍金與一家商業出版社合作,明確表示「要讓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種書」。《時間簡史》一經出版便引發物理學風潮,霍金的一位博士後開玩笑說,《時間簡史》「比麥當娜談性的書還好賣」。

商人們認識到霍金的價值。他逐漸跨界,以知名物理學家的身份做了許多與物理學無關的事。1997年,BBC邀請霍金錄製短片。他駕駛輪椅穿越自然景觀,通過電子音講述環保故事。節目大受好評。

他曾經為輪椅品牌、眼鏡公司、英國國民儲蓄和投資機構、英國電信等錄製廣告。2005年,他將自己的名字申請為註冊商標。

2016年,霍金開設新浪微博,一句寒暄之後,吸粉三百萬。第二天,他在微博上宣布「突破攝星」項目,要在一代人的時間裡,研發出「納米飛行器」,預計花費20年時間,抵達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圖/霍金微博

這個項目需要50億美元,且實現難度非常大。有人懷疑霍金在圈錢。而管理霍金微博賬號的,是社交媒體公司Stradella Road。作為營銷公司,它主要負責好萊塢電影在社交媒體的宣發,其中包括《悲慘世界》《被解救的姜戈》和《五十度灰》。

「突破攝星」還沒有任何進展,霍金的微博又發布了一條捷豹廣告,本人親自拍攝廣告片,捷豹立時登上熱搜榜。不過,粉絲們沒覺得絲毫不妥,對這位從課本里認識的偉大科學家,他們只希望通過評論送去祝福。

但這些情真意切的話語,很難讓霍金看到,霍金背後的商業團隊掌控了他科學之外的生活。傳聞霍金曾公開斥責團隊對他的利用,稱他們為「吸血鬼」。

美國《名利場》雜誌估計,霍金從《時間簡史》中獲得至少400萬英鎊收益,而英國《每日郵報》評估他在各類科學講座上至少獲得200萬英鎊,這還不包括其他書籍的版稅。出名之後,霍金每年參加電視節目或者推銷產品帶來200萬英鎊的年收入。

2012年,他從俄羅斯互聯網企業家尤里米爾納的基金會獲得300萬美元獎金,這是科學界獎金最高的獎項。霍金曾對媒體說,計劃用這筆錢幫助患自閉症的外孫,然後再買一棟度假屋。

2015年2月8日,英國倫敦,物理學家霍金出席英國學院獎頒獎典禮 圖/視覺中國

有英國媒體估計他的財富累積達到9000萬美元,即使相對保守的估計,也有2000萬美元。

名望給霍金帶來的苦惱逐漸發酵,美國探索頻道曾拍攝過紀錄片《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衛報》的評論是:這位物理學家孜孜不倦地探求著宇宙的未知,但真正使他興奮的是觀眾的掌聲。

這使人聯想到,霍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向人類發出的警告。「突破攝星」隸屬於一個更大的項目「突破聆聽」,旨在發現外星生命,但警告人類不要和外星人接觸的也是霍金。

他曾說,「在物理界之外獲得關注,這也許是一種不祥的兆頭。」他借朋友之口申明,「我不想讓任何人寫我的傳記,科學本身就是我想讓人了解的全部。」

外界對霍金的神化或不屑,他或許從來沒放在心上。斯人已逝,美麗或痛苦的故事化作塵泥,人們信仰或不屑的霍金,永遠停駐在單向度的認知里,不斷坍縮,不斷經典化。一切已與他無關。

斯蒂芬·霍金 圖/視覺中國

如果有緣,人類最終抵達2009年6月28日,別忘了去到劍橋大學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霍金正孤零零坐在布滿氣球和香檳的房間里,等待另一個維度的生命推開派對大門。

本 文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轉 載 或 商 務 合 作 請 留 言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試驗室 的精彩文章:

製造彈幕話題、發掘鬼畜文化,炒熱動漫遊戲,B站要在美國上市了
《偽裝者》《琅琊榜》讓他一夜爆紅,他卻感慨成名晚比成名早好

TAG:火星試驗室 |